知识获得及其标准研究
本文关键词:知识获得及其标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知识 知识的教育价值 知识获得 知识获得标准
【摘要】:知识学习,是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学生为什么要学习知识?知识对学生的人生发展有何价值?如何有效地促进学生进行知识学习?学生真正获得知识的标准是什么?……这些看似很平常的问题,实质上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深思的,一些习以为常的回答反映了人们不同价值取向的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与评价观。知识问题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课程的核心、教学的核心、学习的核心、评价的核心,本世纪初我国开展的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际上是一场关于知识及知识价值的论争与改革。而近些年来,我国基础教育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如学生课业负担重、能力发展欠缺、自我意识淡薄、人生意义迷茫……都与学生的知识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对以上一些问题的反思与追问促使着我们回到知识本身,从教育的立场、人的立场出发去探求知识,探求知识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方式,去探求学生真正获得知识的标准,去探求促进知识教育价值实现的教学和评价变革。基于此,笔者尝试着从知识本身出发,从知识所具有的教育价值出发,去探求学校教育中学生获得知识的标准及相关的教学与评价问题。整体而言,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七个章节分别展开论述。论文第一部分(绪论)是对当前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中知识学习的反思,从学生知识学习的发展性价值失落和学生知识获得标准的困境两个方面进行了剖析与反思。从学生知识学习发展性价值失落来说,学生的知识学习存在过程迷失与结果单一的现象;从学生知识获得标准的困境来说,当前对学生知识获得的价值取向窄化,仅仅关注学生知识学习的“深度”和“难度”,同时,对学生的知识获得也仅仅追求单一的结果性标准和忽视过程性标准,追求单一显性标准而忽视隐性的标准。此外,本部分还吸收借鉴了与本研究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明确了本研究的意义、思路和方法。论文第二部分(第一章)是对教育中知识的本源性思考。通过对历史上有代表性的知识观进行梳理,进而提出从教育的立场来探求知识本身,从教育的立场对知识进行了界定,并分析了教育中知识的性质与结构。在此基础上,本研究界定了知识的教育价值,分析了知识为何具有教育价值,确认了知识具有三个维度的教育价值,即认知性教育价值、自我意识性教育价值和实践性教育价值,并对知识每一个维度教育价值的内涵进行了解析。论文第三部分(第二章)是对学生的知识学习活动进行的多维分析,从学生知识学习的属性、内容、方式和层次四个方面深入剖析了学生知识学习的过程和特点。从属性上说,学生的知识学习具有过程属性和实践属性,学生的知识学习不仅要关注其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其学习过程,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学习的实践价值;从内容上说,学生的知识学习是公共知识与个人知识之间的互动与转化,只有实现了从公共知识向个人知识的转化,学生个体学习的知识才真正是自己获得的知识:从方式上说,学生的知识学习是信息加工和主观建构之间的交替与融合,基于对象认知的主观建构是个体学习知识、获得知识的必经之路;从层次上说,学生的知识学习是符号表征与意义创生之间的相互促进,学生的知识学习需要实现从符号表征到意义创生的升华,知识的多维教育价值才能得以真正实现。论文第四部分(第三、四章)界定了学生知识获得的内涵,论述了学生知识获得的多维标准。通过对哲学、心理学领域中关于知识获得界定的讨论和对知识获得概念的历史考察,本文从知识教育价值实现的角度界定了何谓知识获得,对知识获得与知识学习、知识获得与知识掌握的概念进行了辨析,并从人的生存、人的生活和人知关系的角度进一步对知识获得进行了解析。既然知识具有多维教育价值,学生的知识学习又具有多种属性,而学生的知识获得是指知识多维教育价值的全面实现,那么,我们就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判断学生通过知识学习是否真正获得了知识。学生是否真正获得知识,需要从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来判断,评价学生的知识获得既需要过程性标准,也需要结果性标准,而具体到结果性标准,则有内在性结果标准与外在性结果标准之分,这与知识的教育价值中既有外在性价值,也有内在隐性价值是具有内在一致性的。论文第五部分(第六、七章)从教学和评价两个方面讨论了促进学生知识获得的教学革新与评价实施。通过对当前在基础教育中开展得轰轰烈烈的“高效教学”的反思,从学生知识获得标准的视角下重新对“高效”进行了解释,即能够实现知识多维教育价值的教学才是真正的高效教学。分析了知识获得标准与“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可以说知识的教育价值是三维目标的知识论基础,知识获得的标准与三维目标之间实质上是内在统一的。为帮助学生真正获得知识,实现知识的多维教育价值,本文提出了促进知识获得的三大教学策略:为认知而教——理解性教学,为自我意识而教——自我导向教学,为实践而教——实践性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知识获得的另一重要因素,评价要发挥促进学生知识学习的功能,科学的评价应该是“为了学习的评价”而不是“对学习的评价”,学生知识获得标准规定了学生知识学习的期望目标,同时也提供了评价的维度框架。学习与评价之间需要具有一致性,而学生知识获得标准则为“学习—评价”之间的一致性提供了前提与条件。基于学生知识获得标准对学生的知识学习进行评价,本部分分析了知识的认知性教育价值与事实判断、自我意识性教育价值与价值判断、实践性教育价值与问题解决之间的关系,提出对学生的知识获得进行评价,需要综合运用量化评价、质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三种评价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42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必华;教育评价范式:变革与冲突[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10期
2 刘敏岚;论自信心的发展及影响因素[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 杨富斌;怀特海过程哲学思想述评[J];国外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4 葛剑雄;人要不要精神生活[J];复旦教育论坛;2005年03期
5 唐德海,马勇;理解性教学理论的发生根源与逻辑起点[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郭晓明;知识与教化:课程知识观的重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2期
7 潘斌;;论教育回归生活世界[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8 刘铁芳;;自我认识的提升与个体价值精神的超越——论当代教育中的价值引导[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12期
9 何先友,莫雷;奥苏伯尔论认知结构、知识获得与课堂教学模式[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10 辛继湘;论科学课程的审美教育价值[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姚林群;课堂中的价值观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燕良轼;教学的生命视野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维国;论知识的公共性维度[D];南开大学;2002年
4 阎亚军;知识教学与学生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丽;追寻学习的生存论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董小平;课程知识的认识发生过程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周志平;个人知识与知识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朱承;在知识和价值之间[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屠锦红;论语文知识[D];扬州大学;2006年
4 钟厚涛;文本的敞开与意义的转换[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颖;语文教学意义生成观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323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1232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