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课程现代化”的科学主义内核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5 14:37
本文关键词:美国“课程现代化”的科学主义内核研究
【摘要】:本世纪初,我国开展了系统化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是对一种新型教育文化形态的追求,必将涉及器物、制度和思想层面的全方位变革。改革能否达此目标,当观其是否在上述文化层面特别是在思想文化层面有自觉理性之认识。故尔,汲取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经验就成了一个关键。 20世纪的世界基础教育发展史是一幅波澜壮阔的持续改革史。很难说持续一个世纪的大改革发端于哪里,但可以肯定的是,美国在20世纪中叶的“课程内容现代化”是改革的巨响。一方面,它对美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影响深远,甚至至今余脉清晰;另一方面,它对世界各国的改革所发挥的引领作用世所罕见,其波涛所到之外,无不掀起改革的浪潮。 对于美国20世纪中叶的这次课程现代化改革,国内外的史学研究、比较研究之成果已经汗牛充栋。但,放在一个世纪的长河中,放在现代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中,这次改革的核心理念或价值取向应该如何认识?至今是一个等待回答的问题。 作为研究之对象,任何一次系统的改革,都可以从思想、制度等层面加以分析。不过,在面对美国课程现代化这一历史事件时,至少有两大因素导致人们对改革背后的价值理念的发展脉络存在忽视或误读:其一,二战以前美国人就对进步主义教育有了普遍诟病让战后对进步主义教育价值取向的回拨变得顺理成章,故尔很多人只看到了“现代化”对进步主义教育价值理念的背弃而忽视了其内在价值的联系;其二,冷战政治气氛的形成和卫星事件的偶然触拨让“现代化”的价值理念和内在驱动力变得模糊和可疑。因此,人们在面对改革的史实时,认识的兴趣更多地投入到了对制度变革的析离,而对变革背后的“价值理念”及其历史发展轨迹,特别是对本次改革在美国教育的“现代性”价值确立中的地位缺乏系统分析和总结。历史的误读不会影响历史,却会影响未来,假如我们有意借鉴别国的经验来校对自己的改革方向的话。 本研究是一种新视角的选择,其“新”或许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解释:其一,选择把“课程现代化”放在美国教育发展的历史中,从历史的脉络中寻找美国教育“现代性”之统一性;其二,把“课程现代化”放在“价值理念”的透视镜下,查验其内在驱动力之现代性;其三,把“课程现代化”放在世界现代教育的背景中,看世界教育的“现代性”之所在。 基于此,本研究选择了从价值理念角度对美国的“课程现代化”加以重新认识,谋求析离其核心理念及内在驱动力,并放置于整个20世纪的教育发展大框架中,透视美国现代教育的脉动规律。 本研究采用历史研究法着力于资料的全面把握和占有,以及对历史发展脉络的系统瞻顾;同时采用比较研究法,着力于对现代基础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的全方位认识及解读,同时让本研究之于我国课程改革的借鉴意义有附着处。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贡献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1.基于科技革命对科学主义教育思想形成过程之影响的考察,分析了促动美国课程现代化的核心因素之所在,,并从五个层面分析了科学主义作为课程现代化内核的表现:“科技生活”是改革的基本取向或关注、国家主义是科学主义的外衣、科学家充当教育改革的发动者和主持者、学科结构是改革关注的核心、课程编制的科学化。 2.简略而系统地分析了科学主义内核驱动下“学科中心课程”改革,主要是数学、物理、生物、化学等科学课程的改革,并透过制度层面的变革观察其科学主义的内核。与此同时,客观地对美国科学主义主导的课程改革进行了反思和批判,认识到科学主义构成课改的内核是国家意志不断强化的体现、实用主义孕育了科学主义课程改革的内核、科学主义带来了“平衡性”问题,反映了国家本位和个人本位之间的矛盾。 3.从美国科学主义课程改革及其世界影响的视角,分析了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特点和局限性,如:我们倾向于问题应对式改革,科学教育并非改革关注的焦点,在课程评价机制上产生“跛脚效应”,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缺乏制衡性和规范性等等。 本研究是对20世纪中叶世界范围内的“课程现代化”研究的一个补充,对于全面审视和设计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571.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春光,孙启林;全球化与本土化视野下的比较教育研究范式的再思考[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2 钟媚;高凌飚;;西方小学科学课程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展望[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3 王义高;美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科技取向[J];比较教育研究;1994年04期
4 罗杰·L·盖格;刘红燕;;美国高等教育的十个时代[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2期
5 何珊云;;课程史研究的经典范式与学术意义——试析《1893~1958年的美国课程斗争》[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01期
6 张斌贤;西方主智主义教育原理述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7 洪晓楠;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的三次转向[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8 毛亚庆;论科学主义教育的方法论及其教育图景[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年01期
9 高鉴国;;略论现代美国社会文化价值的流变[J];长白论丛;1997年01期
10 蔡春;易凌云;;论20世纪教育的三大价值取向[J];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文礼;20世纪美国中学科学教育的发展与变革[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551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1255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