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流动对中国工业集聚的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劳动力流动对中国工业集聚的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劳动力流动 中国工业集聚 作用关系 影响因素
【摘要】:制度变迁和经济转轨是中国30多年来的一个大的社会背景,很多地区的发展也是以此为契机的。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沿海地区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获得了资本和政策向该地区的倾斜,占据了工业经济发展的先机。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沿海地区凭借经济集聚的初始优势,将中西部内陆不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进一步吸引向该地区,进一步强化了其优势地位。与此同时,中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与东部的差距不断扩大,形成了中国的沿海为中心,内陆为外围的经济发展格局。同时,在中国人口流动障碍逐渐减少基础上,地区经济差距不断扩大的刺激下,劳动力流动规模的迅猛发展,形成大量的中西部劳动力流向东南沿海地区的“孔雀东南飞”的现象。根据传统经济理论,劳动力流动有助于提高落后地区的收入水平,从而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然而,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间的发展明显表现出与理论不符的状况,对此进行原因探究成为了学术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也基于对这一状况的关注,对中国劳动力流动究竟具有怎样的规律和特征?劳动力流动与产业集聚之间是怎样的相互作用关系?中国劳动力流动对中国工业集聚影响如何?等这些问题,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本文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 首先,本文梳理了劳动力迁移原因理论、产业集聚主要理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产业集聚与劳动力流动的相互作用关系。产业集聚是生产活动的集中,在产业集聚的动态发展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与集中。同时,产业集聚提高了地区的工资水平、生活水平,成为劳动力迁移的“拉力”,吸引生产要素的流入。而劳动力作为生产与消费的基本因素,其流动与集中是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变化的重要作用机制。在不同的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流动对地区产业的发展存在两种效应,一是,随着生产要素的流动与集中,结合当地工业企业的规模报酬递增、外部经济以及产业的前后向关联效应,积极推动了工业在本地的集中,形成区域产业集聚;二是,随着要素流入、产业流入,产业集聚规模超出了本地不可移动要素的承载能力,导致集聚规模不经济,产生拥挤效应,促使产业转移和扩散。 其次,我们全面、深入的分析了中国劳动力流动状况,探究中国劳动力流动过程中体现出的规律和特征。通过中国劳动力流动的经验数据分析发现,中国的劳动力流动具有明显的体制性、阶段性和区域性。在计划经济时代,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管理体制严格限制了人口流动,导致劳动力流动规模非常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对人口流动障碍的消除,人口流动规模不断扩大。但人口流动也存在阶段性特点,改革开放之初到20世纪90年代初,人口流动以就近迁移、省内迁移为主;20世纪90代初以后,省际迁移人口逐渐增多;随着户籍制度等制度政策的改革,人口流动自由性增大,人口流动迅猛增长,人口流动成为社会常态。中国人口流动区域性特征明显,主要是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人口迁入地和流出地一直相对集中。 再次,我们依据“劳动力流动决策是通过收益与成本权衡后的抉择”这一理论逻辑基础,结合中国省际层面的经验数据,构建了中国劳动力流动因素分析的多区域计量模型。在模型中,我们以劳动力的工资收入为主要收益,流动成本主要包括三类,一是非毗邻省份迁移成本;二是毗邻省份迁移成本;三是省内迁移成本。实证分析发现,收入水平是劳动力流动的主要经济因素,而劳动力流动成本影响劳动力的迁移规模和方式,省际迁移成本过高是劳动力就近迁移的主要原因。迁入地就业的可能性、贸易自由度、市场开放程度以及直辖市等因素对劳动力流动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 其四,我们在新经济地理等产业集聚理论基础上,构建产业集聚与劳动力流动相关性的计量模型。我们选取1998-2011年鉴中国30个省市经济数据,从动态角度检验中国劳动力流动对产业集聚的影响。在模型中,我们以城镇常住人口规模替代流入人口规模,为了模型的稳定性,我们还加入了FDI、进出口贸易、地理区位、人均收入、非公经济、受教育程度、公路基础设施等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劳动力流动虽然对产业集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远没有FDI、进出贸易以及地理区位的作用显著。其他因素也对产业集聚存在不同影响,但效果也没有FDI等突出。我们研究成果表明,中国沿海经济集聚优势主要来源接近国际市场的区位形成的对FDI吸引以及进行进出贸易的优势,劳动力流入以及集中所带来集聚效应相对较小。 最后,基于本文的研究成果以及结合中国的区域差距扩大的经济实际,我们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第一,对户籍制度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完善劳动力尤其是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人口的空间集聚。第二,从区域协调发展出发,中国政府应该加大对内陆地区的支持,推动中西部的城市化进程,尤其是提高中部地区的经济集聚水平,实现中部崛起。第三,完善地区间的运输和信息网络建设,强化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纽带,推动沿海和内陆地区的联动发展。第四,进一步消除国内地区间的贸易障碍,减少地方保护,鼓励国内地区间的经济技术合作,尤其是加强沿海与内地的经济联系,巩固和加深国内市场一体化程度。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249.2;F42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文卿;刘庆;;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与地区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杨云彦;八十年代中国人口迁移的转变[J];人口与经济;1992年05期
3 李树茁;中国80年代的区域经济发展和人口迁移研究[J];人口与经济;1994年03期
4 段平忠;;我国人口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效应的影响[J];人口与经济;2008年04期
5 胡荣才;刘晓岚;李伟;;劳动力流动、工业化进程对区域经济影响研究——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视角[J];人口与经济;2011年02期
6 赵儒煜;刘畅;;日本都道府县劳动力流动与区域经济集聚——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实证研究[J];人口学刊;2012年02期
7 王桂新,黄颖钰;中国省际人口迁移与东部地带的经济发展:1995~2000[J];人口研究;2005年01期
8 段成荣;孙玉晶;;我国流动人口统计口径的历史变动[J];人口研究;2006年04期
9 段成荣;杨舸;张斐;卢雪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动的九大趋势[J];人口研究;2008年06期
10 马忠东;王建平;;区域竞争下流动人口的规模及分布[J];人口研究;2010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晗斌;FDI对中国工业集聚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张文武;劳动力流动与产业空间结构[D];南京大学;2011年
3 张祺;中国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739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1273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