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博士论文 >

摄入社会不公信息与大中学生道德发展的关系及德育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3 11:41

  本文关键词:摄入社会不公信息与大中学生道德发展的关系及德育对策研究 出处:《南昌大学》2013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不公信息 大中学生 道德发展 媒介传播


【摘要】:几乎所有的道德发展理论都认为环境是影响个体道德发展的外在变量。当代大中学生道德发展处在一个方便、快捷、易于获取的信息环境中,尤其社会不公信息容易从信息海洋中凸显出来,成为影响大中学生道德发展的因素。我国正处于社会深刻转型时期,客观上存在较多社会不公的信息源,加上媒介传播的扩大化,使得大中学生容易、经常甚至大量接触社会不公信息。 本次实证研究发现,摄入社会不公信息与大中学生的道德发展存在显著相关,并且这种关系是复杂的、双向的影响过程。复杂表现在不同的社会不公信息对大中学生的影响不同,相同的社会不公信息对不同的大中学生个体的影响也不同。一般意义上,大中学生亲身经历或亲人经历的社会不公信息以及大中学生非常关注的社会不公信息对他们的影响较大。由于大中学生个体本身所处的具体情境、个体的人格特质、公平敏感性、家庭和学校环境等因素的差异,相同的社会不公信息对不同的大中学生个体的影响也会存在差异。另外,复杂性还表现在社会不公信息对大中学生道德发展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即对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以及道德行为都会产生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包括正向影响和负向影响。双向的关系主要是说,一方面摄入社会不公信息会影响大中学生的道德发展,另一方面大中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以及道德行为也会影响道德发展的信息环境。前者比较好理解,在本文中也有重点论述,后者是指个体是社会总体的分子,社会环境归根到底是人构成的环境,理论上每个人都可能影响环境。大中学生个体的道德认知、道德情绪以及道德行为通过人际关系影响他人,通过多种渠道(比如同学朋友之间的人际传播)传递给外部相关的信息从而作用于信息环境。同时,大中学生个体具有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也会促使其对社会不公信息采取相应的态度,从而使客观的外在信息环境相对于不同个体打上了主观烙印。本次研究发现摄入社会不公信息可能对大中学生个体道德发展产生消极或积极的影响,消极影响包括消极的道德认知、消极的道德情绪以及消极的道德行为,积极的影响同样也表现在上述三方面。这反映出社会不公信息对大中学生个体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对于心理弹性能力强的学生,摄入社会不公信息不仅不会对其产生消极影响,反而激发其争做好人、争取公正的积极的道德心理和行为。相反,对于心理弹性弱,缺乏支持性资源的学生,摄入社会不公信息更容易引发不公的道德认知、消极的道德情绪甚至反道德的行为。本次实证研究还揭示,“走后门”现象和教师不公行为对大中学生道德发展的影响很大,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些社会不公信息就在学生够得着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中,他们容易接触甚至亲身经历,另一方面是这些信息可能与他们的关系密切,令他们格外关注。 人们为什么在意或关注社会公正?可以从多个角度解释。首先关注和追求公正体现人们对人类尊严及价值怀有的一种基本的尊敬。其次,公正通常与人们的利益相关,关注公正就是关注自己的利益。最后,公正能够满足人们多种心理需要,比如归属的需要、控制的需要、自尊的需要等。 基于实证研究及理论分析,本文认为可以采取多层次的教育对策帮助大中学生应对社会不公信息的消极影响,在当代复杂的信息环境中促进其道德发展。首先是社会教育,这是一种广义上的教育,主要通过各种环境对个体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大教育层面一是要改善社会信息环境,包括减少社会不公信息源,规范信息传播环境避免虚假社会不公信息的传播;二是要强化个体道德发展的社会实践,社会与学校相结合,建立利于学生道德发展的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三是营造个体道德发展的社会人际环境,它不仅是一种理解、宽容的社会人际环境,还要是一种人人可以成为道德榜样,人人愿意做道德榜样的文化环境。其次是学校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要强调教师行为公正,采用适合的教育内容、方法,以帮助学生形成恰当的公正观和培养学生独立的道德思考和批判能力,帮助他们构建道德品质。家庭教育是帮助子女有效应对社会不公信息,形成健康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和深厚的道德情感,促进他们的道德发展的重要环节。最后是自我教育。一切外在的教育对策都要经过大中学生自己内在起作用,自我教育在应对社会不公信息的消极影响,达到道德的健康发展是不可或缺的。自我教育主要包括提升自我道德认知水平、情绪的自我调节以及道德行为的养成。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进;;论道德行为形成的四要素、四阶段模式[J];道德与文明;2009年02期

2 张康之;论社会治理活动中的道德行为选择[J];河北学刊;2004年04期

3 何安明;;大学生移情能力与利他行为的相关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02期

4 李永鑫;黄宏强;;卡尼曼的心理学思想述评[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5 许超;;正义与公正、公平、平等之关系辨析[J];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02期

6 刘海涛;;科尔伯格“公正团体法”对我国当前高校德育的现实意义[J];思想教育研究;2009年10期

7 陈红娟;;态度改变理论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J];探索;2007年02期

8 杜建政;祝振兵;;公正世界信念:概念、测量、及研究热点[J];心理科学进展;2007年02期

9 张松;戴春林;李茂平;;组织公正研究:回顾与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07期

10 李文静;郑全全;姚乃琳;;信息呈现顺序对公平判断形成的影响[J];应用心理学;2009年02期



本文编号:13237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13237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d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