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博士论文 >

中国高校研发活动的知识溢出机制和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22 19:12

  本文关键词: 高校 研发活动 知识溢出 技术创新 区域发展 出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兴起以来,国际竞争的核心逐渐从传统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军事领域转移到科学技术领域,各国纷纷出台科技振兴计划,加大对创新研发活动的投入力度。创新居于中国五大新发展理念之首,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必须要依靠创新,不断增加创新含量,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知识、技术以及科技成果等的生产研发源地,更是区域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基础生力军,其科研活动已成为一国发展科研事业不可忽视的力量。随着国内外逐渐加大对高校及其科研活动的重视和支持力度,社会各界对高校研发活动的知识溢出路径、范围和溢出效应等的关注和研究也日益增多。在此国际和国内新形势下,本文深入系统地探究中国高校研发活动的知识溢出机制和效应,进一步刻画出中国高校研发活动投入的溢出与企业和区域技术创新发展之间的关系,以期为科学配置研发资源、有效提升区域和国家创新力等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借鉴意义。本文以中国高校研发活动的知识溢出机制和效应为研究核心,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技术创新经济学以及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指导下,在对中国高校研发活动现状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试图构建出高校研发活动的知识溢出到企业的具体机制和路径框架,并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中的一些工具和方法来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分别对高校研发活动的知识溢出对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区域的技术进步所产生的作用等进行量化分析和实证研究。以下六点是对论文主要内容的大致概括:一是梳理并评述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和基础理论,为本文研究提供有益借鉴和理论指导:二是描述分析中国高校研发活动的投入产出情况,并与企业和研发机构的研发活动展开比较研究,还测度了高校研发活动的空间非均衡性;三是基于技术创新视角,从地理邻近性和关系邻近性两大维度出发,尝试构建高校研发活动的知识溢出机制和具体路径,并对溢出的有效实现条件进行分析:四是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相关工具对高校研发对企业的知识溢出效应进行实证测度:五是从区域创新系统出发,通过传统和空间计量工具和模型的综合运用来尝试从整体上量化分析高校研发活动的溢出对区域技术进步的具体影响:最后,在现状和机制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需优化研发活动的经费配置和管理,在实证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需加强区域内的政产学研用体系、区域间研发合作以及基础研究等建议,以期为有关决策部门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突出高校是区域创新体系中重要的创新主体,并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这三类不同的研发活动为研究对象出发,来分别考量高校研发对企业创新绩效和区域技术进步的知识溢出效应。在学者们的现有创新研究中,大多会忽略高校的研发活动对区域内其他主体,以及区域整体创新增长的溢出作用,较多都是将企业作为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主体来研究其技术创新。只是,就中国实际情况而言,虽然企业逐渐对研发和核心技术能力等加大了重视和支持力度,但还是依旧未能成为区域系统内真正意义上的研发和创新主体。与之相比,作为科技创新的基础和源泉的高校,加之自身丰富的创新资源以及政策的扶持,这一主体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同时其在推动科技发展和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出来的意义也越来越重大。因而,对中国高校的研发活动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型活动在区域和区际间的知识溢出机制和效应展开具体探究必要和有意义的。第二,丰富高校研发活动知识溢出机制和效应研究的分析框架。本文站在从理论到实证的角度,通过对已有文献和理论知识的学习总结,试图构建出一个面向企业的高校研发活动的知识溢出机制的概念框架,接着在此基础上,分别对中国高校研发尤其是三类研发活动对企业创新增长的溢出效应,以及对区域技术进步的溢出作用展开了详细的实证测度。与此同时,本文又基于部分到整体或系统的研究维度,首先量化分析了高校研发溢出对区域创新系统内另一重要主体企业的影响,然后从系统层面研究了高校研发对整个区域的技术进步的溢出效应,这些都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一种较为全面的分析思路与研究框架。第三,拓展了高校研发活动知识溢出机制和效应研究的工具和方法。各区域间在经济文化互动的过程中免不了会有人才、知识、和技术等的交流和转移,每个区域创新系统的研发活动既能在区域内部产生影响,也会与其他创新系统产生互动和相关性,这时运用最小二乘法等传统的计量工具和方法来进行分析就不能准确地将关系探究出来。因而,在衡量出中国高校研发活动具有空间非均衡性的前提下,本文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相关模型和方法,来对高校知识和技术在区域层面的溢出进行实证测度,可以规避传统回归方法的不足。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and comparing the knowledge spillover mechanism and the effect of R & D activiti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 this paper attempts to build up the knowledge spillover mechanism and the concrete path of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ctiviti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 First , it is an important innovation subject in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 and the spillover effect of R & D activities o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nd regional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studied .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秀利;论企业技术创新及主要思路[J];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08期

2 曹泽华;关于技术创新理论与实践的几个问题[J];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12期

3 隋伟峰,王艳玲;企业技术创新与企业生存发展[J];学术交流;2000年02期

4 杨忠泰;1999年全国企业技术创新运作研讨会述评[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5 朱枝富,张健,孙环保;加入世贸必须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J];东疆学刊;2000年02期

6 刘建一;企业技术创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湖北社会科学;2000年01期

7 杨振侠;实现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同步推进[J];湖北社会科学;2000年01期

8 滕光耀;强化技术创新 推动企业发展[J];湖北社会科学;2000年09期

9 ;推进技术创新重在培养创新人才[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0年01期

10 ;从6方面推动技术创新[J];管理科学文摘;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方文;;技术创新的意义、内涵和环境[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2 聂忠良;;坚定不移地依靠技术创新 推动企业持续快速发展[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3 陈坤木;;论制度创新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4 杜跃平;王开盛;;创新文化与技术创新[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5 王世章;冀红玲;;技术创新是企业永恒的主题[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6 马成才;;构建生产力促进发展的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7 胡文效;;依靠技术创新 推动公司发展[A];2000年中国香料香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王晶晶;;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探讨[A];中国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9 夏保华;;关于工程技术创新的若干思考[A];“工程科技论坛”暨首届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哲学委员会学术年会工程哲学与科学发展观论文集[C];2004年

10 赵建芳;;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难点和思路[A];陕西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知识管理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2 任华哲 郑鸣;论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法律体系的重构[N];光明日报;2003年

3 景柱 曾广波 彭福扬;把生态追求纳入技术创新的目标体系[N];人民日报;2003年

4 本报评论员;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N];人民日报;2005年

5 杜小娟;技术创新,,主导医药的明天[N];中国医药报;2000年

6 辛酉;让制度创新为技术创新助推[N];中国医药报;2000年

7 张峰;技术创新:企业发展的动力[N];中国交通报;2007年

8 万丹;技术创新问题研究述评[N];人民日报;2006年

9 李士;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的联系与区别[N];学习时报;2006年

10 余鹏;攀冶机电分公司技术创新重实效[N];中国冶金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怀伏;技术创新溢出的制度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2 陈仲伯;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技术创新体系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3 边云岗;企业技术创新错误系统分析与消错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5年

4 杨唯一;农户技术创新采纳决策行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李靖;企业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及其匹配状态的测度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国丽娜;中国政府间接资助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7 党国英;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创新效应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8 罗明新;企业高管政治关联影响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9 任劭U

本文编号:14555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14555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3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