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博士论文 >

生命历程理论视域下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需求与供给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06 02:44

  本文关键词: 生命历程理论 新生代农民工 继续教育 需求与供给 出处:《西南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世界各国在其城市化发展进程中,都出现过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例如,在欧美等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城市化与城市发展也呈现“二元经济结构模型”,不过其剩余劳动力的迁移往往通过一步到位的模式完成身份的转变。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明显带有中国标签,具有中国特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渐进式改革的背景下,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方式明显不同于世界上其他国家,导致“农民工”这一特殊阶层的出现。所谓“农民工”,就是我国在快速现代化的进程中出现的一个跨越城乡的社会群体,他们是户籍在农村,但在城镇从事非农业生产、依靠工资生活的劳动人口。“农民工”从农村迁移到城市,在城市务工并不同程度地融入城市社会,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推动社会建设和发展,参与创造社会财富。“农民工”作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特殊阶层,他们“亦工亦农”而又“非工非农”,他们实现了职业转变,但是却没有同步实现身份转换。农民工群体因第二代的到来发生代际分化,改革开放之后出生的农民工被称为新生代农民工,他们日益成为该群体的中坚力量,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相比老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的成长环境、生活时代和自身特点有很大的不同,他们更愿意留在城市生活,市民化意愿更为强烈,然而在现实中他们市民化的进程却步履艰难,面临被城市边缘化的困境,这种困境给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带来不平不满,同时也给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一系列严重问题。无可置疑,无论是统筹城乡发展,亦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本研究将新生代农民工亟待市民化做为问题的起点,站在生命历程理论视角,将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放置在群体生命历程的整体脉络中,通过观察分析这一特殊群体生命历程的时空场域转换,从微观角度,从个体及一般,动态的观察该群体生命轨迹发展的历程,具体研究继续教育活动这一事件在该群体生命历程的重要影响。本研究涉及的重要概念是转折点(拐点)、关键事件和生命轨迹等。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法等。本研究追溯了国内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理论,揭示我国新生代农民工产生的根源主要在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特殊实际,这也让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不同于国外剩余劳动力的城市融入过程。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即是要求他们在综合素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等多个方面贴近或者达到市民标准。从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命历程来看,农民工从农村到城市,从劳作农民到产业工人,职业发生重大变化,是否愿意持续学习?是否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如何通过继续教育活动这一关键事件实现市民化?这些成为农民工市民化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本研究提出,继续教育是帮助新生代农民工获得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提升自身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突破市民化能力瓶颈的主要路径;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有效供给,就是要培养新生代农民工成为未来的城市市民,内容上加强意识形态和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和公民素养始终是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形式上应具有开放、轻量、个性、趣味等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向进一步有关部门提出政策保障和经费投入等建议,期望能从根本上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问题。论文分三部分,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论: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归纳综述论文的相关研究现状,介绍论文的理论框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创新观点等内容。第二部分正文。即主要研究观点,包括第一章到第八章的内容。第一章,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命轨迹和生命历程描述。按照人们对生命周期的常规理解和体验,具有市民化意愿的新生代农民工,他们的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农民阶段——农民工阶段——市民阶段”。农民阶段是生命历程的初始状态,农民工阶段是农民工生命历程的拐点,拐点的出现预示着农民工生命轨迹的方向发生改变,市民阶段是农民工生命历程的转折点,市民化的完成标志着农民工非农身份的彻底转变。从农民到农民工,再到市民的阶段,继续教育是关键事件,通过继续教育实现自我提升是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路径。第二章,城市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角色与阶层解析。本章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出生组特征、群体特点,在城市社会中的角色与困惑。第三章,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现状勘察与社会定位。本章通过问卷调查、个体访谈,从就业状况、岗位特征、职业能力等方面来考察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转型中的经济生活、政治参与、文化娱乐、社会交往等生存现状,这种现状亦决定了该群体在城市社会中的定位。第四章,新生代农民工的继续教育与自我成长。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特殊性在于,他们是生活在城市从事非农职业的农民,他们定居城市,具有成为市民的可能,却又没有得到正式市民的资格。农民工阶段是农民向市民转化的过渡阶段,充满希望而又长路漫漫。这一阶段,要求新生代农民工至少完成四个方面的蜕变:一是职业身份变化,从农民工变为产业工人,即从次属的、非正规劳动力市场上流动劳力转变为首属的、正规的劳动力市场上的有专业技术的工人;二是自身素质变化,即通过不断学习,实现文化知识和人文素养提升;三是社会身份变化,即由农民转变成潜在市民;四是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意识形态的变化。第五章,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需求调查分析。在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命历程中,继续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促进其市民化能力的发展。本章从新生代农民工自身需求(职业技能、文化知识、行为)、经济发展需求、社会需求和企业需求等角度出发,分析新生代农民对继续教育的应然需求状态。第六章,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供给现状剖析。现有继续教育的供给,从课程内容到学习模式,都与新生代农民工的应然需求有较大差距,现有继续教育供给只关注到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上岗等的短视利益;很难从长远上帮助他们实现非农职业身份的根本转换。站在新生代农民工生命历程角度,市民化是根本目标,人文素质教育才是关键因素。第七章,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有效供给路径探析。继续教育的有效供给:第一,搭建政府、社会、企业和新生代农民工四位一体的工作平台,实现需求与供给的有效对接;第二,供给内容应充分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人文素质教育是促使新生代农民工改变生命轨迹的重要手段;第三,学习方式上应向着开放化、个性化、轻量化、趣味化、协作化等基于信息网络,更以人为本的模式发展。第八章,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有效供给的社会路线保障。时代背景与社会变革的力量大于个人奋斗,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进程的有效推进更需要国家宏观指导、统筹规划、制度创新和制度保障。结论部分对论文做了简短的总结和展望。本研究站在生命历程理论视角,从微观入手,强调个体主观能动性,激励个人成长与蜕变,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提供了新的视角;新生代农民工从农村到城市的变迁,使他们的生命历程失去可参照的社会标准时间,通过继续教育有效供给模式的构建,帮助他们建立起社会标准时间表,明确社会活动参与的时间节点,这也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不仅仅是教育问题,更是社会、政治、经济问题,政府的主导能更行之有效地帮助该群体实现城市融入。
[Abstract]: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gradual reform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 China ' s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is obviously different from other countries in the world . In this paper ,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peasant workers in the new generation is not only the special reality of the rural migrant workers , but als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easant workers in the new generation . This paper gives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ersonality , interest and so on ,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policy support and fund input to the further concerned departments . It is expected that the social integration of the new generation migrant workers can be fundamentally solved . The thesis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 introduction , text and conclusion : the first part of the introduction . This chapter analyzes the social historical background ,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 cultural entertainment , social interaction and so on of the peasant workers in the new generation . The paper makes a brief summary and prospect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from the countryside to the city .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725


本文编号:14933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14933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4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