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博士论文 >

中学教师课堂教学言语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04 02:33

  本文选题:课堂教学言语行为 切入点:告知 出处:《吉林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本文主要站位于语用学的立场,从交际意图的角度出发,以对中学课堂教学的实地观察及对课堂实录的事实分析为基础,全面描述并系统阐释中学教师课堂教学言语行为的实现过程,即告知交际意图的实现过程。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中学教师如何通过语言的形式来实现“告知学生特定意向内容”的交际意图。全文由8个章节构成。第0章是引言。这一章主要阐明研究缘起、研究意义、研究立场与思路、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第1章是相关研究综述。这一章对国内外教师教学语言的研究情况进行梳理和总结。前人的研究思路与成果为本文奠定了基础,开阔了视角,提供了借鉴。第2章是中学教师课堂教学言语行为的性质、结构。这一章是本文的研究基础。教师课堂教学言语是一种机构性话语,是以告知为核心交际意图的言语交际行为。在吕明臣(2005)言语交际行为结构的基础上,概括出中学教师课堂教学言语行为结构,其构成要素包括:告知交际主体、告知交际意图、告知交际形式、告知交际语境。告知交际意图是核心要素,课堂教学言语交际围绕着告知交际意图的实现而进行。第3章是课堂告知交际主体分析。这一章详细分析并阐述了主体的需要与意愿、主体交际角色、主体间交际关系对交际效果的影响。主体话语角色与其他社会类身份角色共同构成交际角色。显性角色体现为社会类角色和家庭类角色,隐性角色包括客观因素角色和主观因素角色。主体间交际关系指被主体认知到进入交际语境中发挥作用的主体间关系,主要表现为社会关系和情感关系。主体通过对交际角色、交际关系的选择与调节促成告知效果的实现。第4章是课堂告知语言形式分析。这一章着重分析了中学课堂教学言语交际中具有突出特点的语言形式。根据语料,课堂告知话语形式映射模式包括SIM模式、M模式、IM模式、SM模式、S1IM模式、S2IM模式,SIM模式是典型映射模式。告知意向标记形式主要表现为程式化的告知意向标记语,包括师主位型、生主位型、师生主位型三种类型,其位置可以前置、居中、后置,具有标识功能、凸显提示功能和情感功能。第5章是教学语篇构建形式分析。这一章着重分析了典型而富有特点的教学语篇构建形式。教学语篇对话形式有三种表现:教师独白形式、教师\学生对话形式和综合形式,综合形式是典型教学语篇对话形式。教学语篇话题引入形式有三种:直接引入、链接引入、转换引入。教学语篇话语进程形式表现为明确的话语进程标记提示,主要包括话题排序标记、话题开启标记、话题推进标记、话题结束标记。第6章是中学教师课堂教学言语行为的实现。本章系统阐述了告知交际意图的实现过程,即教学语篇的生成过程。告知实现结构和告知事件结构共同构成了告知交际意图的实现结构,是判定中学教师课堂教学言语行为实施效果的根本标准。SXTJ1-5是告知交际意图的实现条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告知交际意图实现条件模型,概括出告知交际意图实现条件图式,这是判定某一话语形式能否实现告知交际意图的根本标准。“标识——激活”是告知交际意图的实现机制,教师的话语形式通过标识某一实现条件,激活告知交际意图实现条件图式,建立话语形式与告知交际意图的连接。师生双方的话语选择与理解必须遵守相关实现原则,目的性原则、适应性原则在中学课堂教学言语交际中具有突出作用。告知交际意图的实现过程可以概括如下:具备实现结构,标识实现条件,激活实现条件图式,遵守实现原则,实现交际意图,生成教学语篇。由此构建出“告知交际意图——告知实现结构——告知实现条件——告知实现机制——告知实现原则——告知话语形式”六位一体的告知交际意图的实现模型。第7章是结语。本章对全文的内容进行概括总结,提出不足之处与未来的研究方向。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632.4


本文编号:15637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15637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5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