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现状及策略
本文关键词:指向理解的小学“数与运算”内容的教材编写策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发表 > 新课标下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现状及策略
新课标下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现状及策略
发布日期: 2016-05-18 发布:
2016年3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 要: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它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占的比例很大。对于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随着新课标的培养计划,教师在面对21世纪的小学生时,数学的教学方法与策略也要与时俱进,尤其是在计算教学方面,也要寻求创新,争取有崭新的突破。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计算;培养;策略
一、培养现状
小学生是充满好奇的,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最初对外部的学习活动都很感兴趣,在对待学科上,起初是没有分化的。随着学习的深入,他们的爱好就变得越来越明显。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要求学生算得正确、迅速,同时还要注意所使用的计算方法的合理性与灵活性。但是,又有一些新的问题出现,虽然在教学过程中重视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以及实际计算能力,其中包含口算与笔算能力。所以,我们还需要采取更多的策略来培养并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培养策略
小学生是单纯善良的,他们没有经历太多的事情,心理意志薄弱,容易受到教师语言和心理暗示的影响,而且他们做事具有强烈的被动性和依赖性,不善于反复思考。所以,,在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时一定要注重教师的作用。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小学生由于心智还不成熟,在计算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错误,或是算不明白。这时教师就要发挥引路人的作用,引导学生向正确的道路发展。在讲课中,教师应尽量把课本上的知识转化成小学生熟悉的生活,比如,在学习加法运算律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一种情境:“有一天,孙悟空和猪八戒在花果山比赛计算15+9+11+5,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八戒还在掰着手指脚趾,孙悟空就马上说出了答案。八戒问孙悟空:‘猴哥,你为什么算得那么快啊?’孙悟空于是就向八戒解释了加法结合律和加法交换律。”在听过了这样的一个小故事后,学生的心情自然都很兴奋,他们都巴不得赶快学习加法运算律的知识,学习的成效自然不低。
2.合作探究,算法多样
小学生大部分都争强好胜,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要让他们在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中,学到别人的长处。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集思广益,才能共同进步。在学习混合运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成小组的形式,让每个人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然后选出大家公认为最快速的解题方法,当然,对于那种不拘一格的解题思路也要予以肯定和表扬。在经过了思考、讨论、交流与分享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更高了,掌握的计算能力也更牢了。
3.重视评价,关注发展
俗话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在向小学生讲授计算题的同时,教师一定不要吝啬自己赞美的言辞,还要考虑到学生的能力,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在学习过程中,小学生最需要的就是肯定和夸赞。在上课时,教师可以适时适当地给予暗示,抬高他们的能力,让他们觉得自己能够做得更好,进而朝着那方面去努力。
4.科学训练,形成技能
数学是具有逻辑性与科学性的一门学科,而计算算法虽然多样,却仍然遵循一定的规律。小学生脑子灵活,教师可以对他们进行科学合理的训练,讲解典型题,特征题,学生即使做不到举一反三,也仍然能够快速地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在面对众多的计算题时,他们会在脑海中迅速搜寻,找到适合这道题的快速准确的解法。在摸清了计算题的门路后,再多再复杂的计算,只要一步步来,就一定会算出正确的结果。
总之,在新课标的教学指导下,要培养并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一定要先激发他们学习计算的兴趣,然后结合他们的性格特点,配以适合的教学方式,让他们在掌握计算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计算能力,一举两得。
参考文献:
朱黎生.指向理解的小学“数与运算”内容的教材编写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3.
编辑 王团兰
本文关键词:指向理解的小学“数与运算”内容的教材编写策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66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176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