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博士论文 >

现代教育技术的嵌入:人类学视域下梭戛长角苗文化多维传承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04 12:06

  本文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的嵌入:人类学视域下梭戛长角苗文化多维传承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南大学》 2014年

现代教育技术的嵌入:人类学视域下梭戛长角苗文化多维传承研究

余晓光  

【摘要】:当前,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民族文化的传承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长久以来,我们所依赖的家庭、社区传承在现代性语境中显得苍白无力,而新兴的学校、政策力量传承也在运行中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功能障碍。如何在当前全球化场景下进行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与保护,是我们始终无法回避的问题。 本研究以梭戛长角苗社区为例,力图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切入点,运用人类学的相关研究范式,对民族地区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方式进行全面深入的路径探索。梭戛长角苗作为苗族的一个重要分支,因头上绑扎着一尺五到两尺的木制长角而得名。梭戛长角苗社区民风民俗保持完整、民族文化深厚,具备了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典型性,堪称人类民族的活化石。梭戛长角苗生态博物馆的特性对于西南地区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生态传承有着特殊的研究价值。概言之,对于梭戛长角苗文化的传承个案研究必须解决如下问题:梭戛长角苗文化如何源生?其民族文化采取了何种传承途径?梭戛长角苗文化的传承机制经历了何种演进和变迁?如今之梭戛长角苗文化有何传承困境?其民族文化究竟应如何科学合理地传承?此外,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寻求以现代教育技术支持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合理路径?。 基于以上问题,本研究首先对长角苗文化进行了溯源,包括苗族的起源、迁徙历史,梭戛长角苗的起源神话传说、迁徙历史等内容进行了梳理,绘制了长角苗人久远的历史轨迹,为深入解读长角苗文化提供了完整线索。接着通过田野调查的相关数据和史料对梭戛长角苗整体的文化形貌进行呈现,包括其自然地理环境、社会文化事象的各项内容,全面而真实地展现了梭戛长角苗社区文化的独特风貌。 据田野调查显示,梭戛长角苗社区由于具有鲜明的生态博物馆特性,其传统文化形貌确实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社区内的民族成员也在生态博物馆以及地区旅游开发的影响下,对自身文化有了一定的认知,但意识依旧比较模糊且多集中在对民族传统文化经济效益的认知上。面对当前梭戛长角苗文化传承发展的困境,本研究对梭戛长角苗文化的多维传承机制展开了全面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当前梭戛长角苗文化的传承、保护尚处于一种外部力量主导的状态。其中家庭、社区作为传统传承机制,由来已久。学校、政策力量则以更多的现代构成元素而成为新兴的现代传承机制。这四种传承机制在长角苗人民族文化传承皆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且在各自运行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不同的困境。基于此,本研究对各项传承机制进行了系统的横向剖析及纵向演绎,深入而清晰地揭示了各项传承机制的特征、运行方式、传承内容、传承现状、面临的困境、呈现的功能障碍、发展的误区、前进的方向等。在此基础上,面对当前传承发展的瓶颈,本研究认为,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现代教育技术的科学运用是化解上述传承危机的希望。各项看似相互区别、疏离的传承机制,可以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联结,实现多维传承机制的整合建构,弥补各项传承机制单一传承的缺陷,同时突破传统传承机制在现代视域下的瓶颈,引导梭戛长角苗文化走出难以持续发展的困境,并且在这一整合建构的过程中,深入发掘民族文化传承的核心机制——内部原生动力,也即文化自觉。进而更加清晰地指出民族文化生态传承、保护的路径和方向。 总的来看,本研究基本完成了预设的研究目标,其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本研究将人类学的文化视野与教育技术学的理论方法进行了有机结合,不仅开拓了教育技术学的研究路径,而且使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呈现出更加新颖、广阔的视野。其次,本研究超越了以教育技术本身为研究对象的传统研究范式,而将教育技术放在整体性的社会文化场域中进行人类学田野调查,这是一种研究方法的创新。最后,本研究中探寻了教育技术与民族文化传承基因的内在联系,从而深入、有效地整合了教育技术学和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知识,这一创新点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本研究的一个难点,需要在将来的研究中不断完善。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40-057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治·亨利·里维埃;;生态博物馆——一个进化的定义[J];中国博物馆;1986年04期

2 胡朝相;生态博物馆理论在贵州的实践[J];中国博物馆;2000年02期

3 阿兰·茹贝尔,张晋平;法国的生态博物馆[J];中国博物馆;2005年03期

4 张应华;贵州梭戛“长角苗”民间音乐的分类及其特点[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2年03期

5 张福三;论民间文化传承场[J];民族艺术研究;2004年02期

6 宗晓莲;西方旅游人类学研究述评[J];民族研究;2001年03期

7 于珍彦;;文化的传承发展规律探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1期

8 王德清;论苗族家庭教育的内容——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干塘寨个案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05期

9 陈德顺;;民族地区村落家族的特性分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杨军红;西方多元文化教育探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钟经纬;中国民族地区生态博物馆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白红梅;文化传承与教育视野中的蒙古族那达慕[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3 李纯;多元文化视域中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秦中应;当代湘西苗族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承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光琳;;班主任对学生的心理惩罚及其避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2 曹月如;;人类学视野下的宗教研究路径探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3 万代吉;;人类学研究方法在艺术研究中的运用——以拉萨市堆龙德庆县加热村觉木龙藏戏调查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4 高晓波;;近十年来明清时期安多、康区藏族史研究综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5 吴亚平;;论自然的属性及环境法的理念[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6 黄忠晶;社会问题刍议[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7 姚德薇;郑杭生;;社会学如何想象——有关社会学基础的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王守恒;关于教育社会学研究本土化若干问题的思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9 殷世东;教师专业化的困惑及其对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10 查啸虎,陈玉梅;走向两性平等——教育公平性别视角的分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晓东;;“择校”行为与义务教育公共利益空间的“重构”[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段从学;;《同情》:一种被忽略的现代性体验[A];“辛亥百年与四川小说创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当代文坛》2011年增刊)[C];2011年

3 刘虹利;孟繁华;;感悟与发现——李一清的“乡村中国”[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4 郭云忠;;法学实证研究的种类及其地点选择[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尚保华;孙锴;;论检察机关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依法妥善处理[A];第六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杨冬红;;社会工作在贵州民族地区农村建设中的运用[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黄凯南;;秩序扩展与停滞:社会结构与个体能动的交互作用[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吴有能;;当代台湾人间佛教全球化论述的一个侧面[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窦亚平;;从全球化理论看太虚法师佛教改革[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赵文龙;王夏峥;;社会信任与社会交往的研究初探——基于“2009年社会网络与求职过程调查”西安数据分析[A];陕西省社会学会(2010)学术年会——“关—天经济区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学森;我国毛南族聚居区传统体育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实证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齐伟钧;终身教育框架下成人外语教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王传友;北京奥运会社会价值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张广才;大河家镇周家村家庭经济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7 丁鹏;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8 张洁;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陈敏华;高中教学领导力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焕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吕远芳;运用认知方法网络结构图对高三立体几何复习课的研究与实践[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丽影;幼儿教师课程权力个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董玲;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艳龙;高考语文全国卷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贾丽颖;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占民;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赵青梅;和谐社会视域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自我调适[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范娟;对初中主观学业弱势学生进行期望教育的个案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世林;论民族文化传承的本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郑金洲;美国批判教育学之批判——吉鲁的批判教育观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1997年05期

3 张华;“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论范型和实践模式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1998年03期

4 李本书;善待自然:少数民族伦理的生态意蕴[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5 陈忠勇;王波;;苗、汉杂居地区苗族学生低学业成就的原因分析——以毕节市观音桥办事处苗族教育为例[J];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年02期

6 张冠生;;“人们现在有一种需要”——费孝通教授近读访谈[J];博览群书;1998年03期

7 曾煜;;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师培训的理念[J];成人教育;2007年04期

8 郭世偲;;湘西苗族舞蹈的形成及其审美艺术的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9 王艳霞;;中国课程现代化及其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影响[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10 田辰山;;“一”与“多”,人文奥运哲学基础——从古希腊奥林匹亚到北京[J];东方论坛;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龙玉良;;苗族服饰美刍议[A];苗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乔晓光;[N];中国教育报;2002年

2 见习记者  钱丽花;[N];中国民族报;2006年

3 胡朝相;[N];中国文物报;2005年

4 曹兵武;[N];中国文物报;2006年

5 傅斌;[N];中国文物报;2006年

6 胡朝相;[N];中国文物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赵昌木;教师成长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刘正发(阿里瓦萨);凉山彝族家支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张志泉;论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性道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春光;反思型教师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陶红;蚕丝文化传承中教育功能分析[D];西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慧;村落视野中的民族教育嬗变与区域文化适应[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2 谭忠秀;布依族社会变迁与家庭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3 童绍英;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学校教育结合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程福蒙;关怀伦理学视野下的教师专业发展[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建国;;试析楚、苗文化的亲缘关系[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2 苏世同;论苗文化与苗族主体心理的建构[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4期

3 李炳海;论三苗文化[J];中州学刊;1992年05期

4 沙■;;首届《楚辞》与苗文化学术讨论会在重庆召开[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6期

5 文启宇;苗文化与楚辞关系管见[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6 伍宗玉,朱家芬;屈原赋与苗文化初探[J];理论月刊;1998年03期

7 肖伟胜;游移于汉、苗文化罅隙之间的歌者——论苗族诗人何小竹的区域文化特质[J];唐都学刊;2005年03期

8 王万荣;楚苗文化关系略论[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9 ;“支那”源自三苗文化?[J];中学生百科;2003年12期

10 陆永品;关于“苗裔”释义的商兑[J];云梦学刊;1997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隆立新;[N];团结报;2008年

2 本报评论员;[N];海南日报;2012年

3 本报评论员;[N];海南日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于伟慧 李科洲;[N];海南日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李科洲 于伟慧 邵长春;[N];海南日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林容宇 刘袭 特约记者 黎大辉 通讯员 朱德权 秦海灵;[N];海南日报;2014年

7 侯丽;[N];中国文化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吴清雄 李科洲 于伟慧 邵长春;[N];海南日报;2012年

9 吴清雄 李科洲 于伟慧 邵长春;[N];中国民族报;2012年

10 陈志强;[N];新农村商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余晓光;现代教育技术的嵌入:人类学视域下梭戛长角苗文化多维传承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中华;旅游化背景下湘西苗寨文化的审美嬗变[D];西南大学;2014年

相关机构

>西南大学

相关作者

>吴中华 >余晓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的嵌入:人类学视域下梭戛长角苗文化多维传承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41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2041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f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