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博士论文 >

生态学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2 02:13

  本文关键词:生态学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社会多元化和文化融通化趋势的不断深入,全员育人成为必然之势。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从政策层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合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理论研究和实践建设的不断创新。虽然不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根本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但是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围绕各自的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工作目标,践行着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责任失衡、合作程度不高,却是不争的事实。这种“各自为政”的局面造成高校思想政治主体生态链的“断裂”,全员育人的实效性大打折扣。在学科交叉研究日益突出的背景下,本论文试图在生态学跨学科分析框架下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研究,期望能进一步明确和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内在规律的认识,进而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高理论依据和现实参考。全文共分为六章,其逻辑结构和基本内容如下: 导论。本部分对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等方面进行了介绍。此外,本部分还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为主题词从多个相关领域进行了文献综述,认为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研究,宏观叙事取向明显,主体互动和衔接的协同理论研究完整性不足,尤其从生态学方面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研究更是鲜有涉及,这给后人在跨学科性视域下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研究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具体来看,现有文献在规范性研究、学理性研究、对策性研究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第一章,本文的相关理论基础。本部分运用文献研究法,旨在掌握和明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研究的理论基础。根据研究的目的和任务,通过大量查阅、搜集、鉴别、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对马克思主义主体理论、基础理论(主要包括系统科学理论、生态学理论)、具体理论(主要包括主体教育论、教育生态学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理论)的核心思想和主要观点进行了系统性的归纳和分析,形成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研究的科学认识,特别是构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研究的生态学理论基础。 第二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体系生态性建构。本部分旨在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研究纳入生态学分析框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进行全面地建构性研究。本文尝试性地从生态学角度界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概念并阐释了其基本内涵,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中,为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个人和组织机构交互作用、协同进化而形成的纵横交错、有机统一的生态系统”;接着本文高度概括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共生性、交互性、层次性、动态性、成长性等生态特征。在主体要素构成的生态原则指导下,本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结构进行了纵向主体和横向主体的划分、空间构造的分析并剖析了相应的生态功能。 第三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生态问题分析。本部分旨在全面揭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发展现状、现实困境及其深层原因,进而深入把握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环节和核心要素。近年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发展的政策环境不断优化,主体系统不断完善,全员育人模式不断丰富,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理论研究和实践建设的发展和创新。但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本身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本部分运用生态学理论,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纵向主体衔接失效、横向主体互动不足、主体生态环境“雾霾化”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从生态学的视角反思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价值理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能力水平的不足和缺陷。 第四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纵向主体衔接的生态机理。本部分旨在尝试用生态学话语体系来表述或刻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衔接机理,有效地描述与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衔接的复杂性现象及其内在关系。针对主体衔接机理问题,本部分阐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纵向主体内在的介体循环传递机理、主体生态链运行机理、主体系统稳态机理、主体界面生态机理,以生态学视角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系统在空间上展开的各组成部分相互联系、作用方式和时间上存在和发展的形态与关系,明确了纵向主体间各个环节、各个层次之间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第五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横向主体互动的生态机理。本部分旨在借用生态学理论体系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横向主体之间相互作用、耦合联动的规律做出探索性解释。根据生态学研究方法,可以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实践作为生态行为过程。在此基础上,本文并不限于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横向主体互动问题的原则性讨论,而是在生态学跨学科分析框架下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序差互动、竞争合作、群体动力的基本机理。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横向主体互动的协同机理主要表现在主体共生态理念整合、主体相互支撑和渗透、利益是主体协同的纽带等三个方面。上述分析进一步明确和深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内在规律的认识,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奠定了学理基础。 第六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生态优化对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生态优化对策是本文研究的最终归属和落脚点,理论研究与问题分析均以其为服务目标。本部分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衔接和互动的生态机理,根据生态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和分析方法,构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的有效机制和配套制度。根据生态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协作实效性问题,本部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生态性评价体系。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借用生态学语言、运用生态学原理以及生态学方法,有效地描述与探索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系统复杂性现象及其主体衔接和互动的生态机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新的逻辑和新的方法;本论文提出的研究理念有助于转变全员育人理念;相关对策研究有助于更好地指导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的具体实践,既能避免和纠正以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片面性,又能充分调动一切主体资源,有效地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主体 生态学 生态系统 有效衔接 良性互动 生态优化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641
【目录】:
  • 内容摘要4-7
  • ABSTRACT7-16
  • 0. 导论16-44
  • 0.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6-18
  • 0.1.1 研究背景16-17
  • 0.1.2 研究意义17-18
  • 0.2 文献综述18-39
  • 0.2.1 国外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相关研究综述18-21
  • 0.2.2 国内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相关研究综述21-29
  • 0.2.3 教育生态及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研究述评29-37
  • 0.2.4 对既有理论研究的综合评价37-39
  • 0.3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39-42
  • 0.3.1 研究思路39-40
  • 0.3.2 主要内容40-41
  • 0.3.3 研究方法41-42
  • 0.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42-44
  • 0.4.1 本文的创新42-43
  • 0.4.2 本文的不足43-44
  • 1. 本文的相关理论基础44-60
  • 1.1 马克思主义主体理论44-46
  • 1.1.1 主体的本质论44-45
  • 1.1.2 主体的实践论45
  • 1.1.3 主体的能动论45-46
  • 1.1.4 主体客体对立统一论46
  • 1.2 基础理论46-52
  • 1.2.1 系统科学理论46-49
  • 1.2.2 生态学理论49-52
  • 1.3 具体理论52-59
  • 1.3.1 主体教育理论52-54
  • 1.3.2 教育生态学理论54-56
  • 1.3.3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理论56-59
  • 小结59-60
  •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体系生态性建构60-76
  • 2.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生态论引入60-61
  • 2.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生态性内涵61-65
  • 2.2.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生态性界定61-63
  • 2.2.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生态特征63-65
  • 2.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生态结构分析65-69
  • 2.3.1 主体要素构成的生态原则65-67
  • 2.3.2 纵向主体与横向主体的划分67-69
  • 2.3.3 主体生态结构的基本构成69
  • 2.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生态功能分析69-74
  • 2.4.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纵向主体生态功能70-73
  • 2.4.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横向主体生态功能73-74
  • 小结74-76
  •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生态问题分析76-90
  • 3.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生态进展76-82
  • 3.1.1 政策环境不断改善76-78
  • 3.1.2 主体系统不断完善78-79
  • 3.1.3 全员育人模式不断丰富79-82
  • 3.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生态困境82-89
  • 3.2.1 纵向主体衔接失效82-85
  • 3.2.2 横向主体互动不足85-87
  • 3.2.3 主体生态环境“雾霾化”,制度生态优化能力欠缺87-89
  • 小结89-90
  • 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纵向主体衔接的生态机理90-102
  • 4.1 介体循环传递机理91-94
  • 4.1.1 信息流的势差或者不对称91-92
  • 4.1.2 资金流降衰92-93
  • 4.1.3 问题流的富集93-94
  • 4.2 主体生态链运行机理94-96
  • 4.2.1 主体生态链的构成94
  • 4.2.2 主体生态链的演化94-95
  • 4.2.3 主体生态链的协同95-96
  • 4.2.4 主体生态链的竞争96
  • 4.3 主体系统稳态机理96-99
  • 4.3.1 主体系统的自组织性97
  • 4.3.2 主体系统的生态调适97-99
  • 4.4 主体界面生态机理99-101
  • 4.4.1 界面的等级性100
  • 4.4.2 界面的边缘性100-101
  • 小结101-102
  • 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横向主体互动的生态机理102-113
  • 5.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横向主体互动的基本机理102-109
  • 5.1.1 序差互动103-105
  • 5.1.2 主体竞合105-107
  • 5.1.3 群体动力107-109
  • 5.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横向主体互动的协同机理109-111
  • 5.2.1 主体共生态理念整合109-110
  • 5.2.2 主体相互支撑和渗透110-111
  • 5.2.3 利益是主体协同的纽带111
  • 小结111-113
  • 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生态优化对策113-150
  • 6.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有效衔接机制113-121
  • 6.1.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流程再造机制113-115
  • 6.1.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生态链联动机制115-116
  • 6.1.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生态稳态机制116-119
  • 6.1.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界面生态管理机制119-121
  • 6.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良性互动机制121-131
  • 6.2.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教学互动机制121-124
  • 6.2.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科研合作机制124-125
  • 6.2.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社会实践参与机制125-127
  • 6.2.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生态型学习机制127-131
  • 6.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生态优化的制度建构131-144
  • 6.3.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生态132-133
  • 6.3.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生态优化的制度体系建设133-144
  • 6.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协作实效性生态评价体系建构144-148
  • 6.4.1 生态性评价问题的引入144-145
  • 6.4.2 生态性评价的价值145
  • 6.4.3 生态性评价机制的构建145-147
  • 6.4.4 主体协作的AQI评价147-148
  • 小结148-150
  • 参考文献150-157
  • 后记157-159
  • 致谢159-161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161-1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建义;;序差互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关系的实践形态[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袁志超,马瑞;体验经济背景下的品牌战略与管理研究初探[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3 梁德友;;近年来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J];兰州学刊;2008年04期

4 王颖;试析思政教育主体的三重形态及其特征[J];思想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5 林伯海;周至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及其主体性的要素构成新探[J];思想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6 骆郁廷;;马克思主义主体性理论的三个维度[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01期

7 刘成波;商树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系统的构建与优化[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8 侯俊;张学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互动链的构建[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9 曹建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平衡路径的建构[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10 何祥林;;美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观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09期


  本文关键词:生态学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17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2817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6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