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对接党中央提出的要求,把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纳入学术视野是一项现实任务。目前有关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研究正处于积极发展阶段,主要分为理论性和实务性研究,一是对组织力内涵、内容等理论建设和讨论,二是对如何提升党组织组织力的对策性建议。这两种研究的方式和思路是未来一个阶段开展相关研究的重要基础,然而,影响组织力的制约因素以及对其进行观察的方式尚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也就是说,连接二者之间的“桥梁”性研究可能是未来的重点之一。尽管组织力的研究热潮源自于十九大报告,但这一理论背后有着丰厚的思想渊源、理论论述和实践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等经典作家虽然没有直接提出组织力这一概念,也根本不可能为中国发展实际提供直接的思路,但他们的思想包含有无产阶级政党组织力理论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有关党的支部建设、组织建设、人民史观等等思想,是无产阶级政党加强组织力建设的思想指南,对中国共产党提高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新时代实践具有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就组织力建设发表过一系列的论述,为十九大形成组织力重大命题奠定了重要基础。党在对自身理论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上,总结出了“组织力”这一党“**力”体最新的话语表达,为指导实践提供了话语支撑。十九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组织力命题推向深入,为基层党组织建设指明了方向。在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重大战略部署的宏观背景下,全党开展了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一顶层设计与战略决策相结合的方式,为组织力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街道社区党组织建设历了初步探索、全面推进和新的起点三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基层党组织建设都在不断推进。党中央持续加强部署城市基层党组织各项建设,经过不断的理论创新和科学实践,街道社区党组织在队伍建设、组织架构、主要职责等方面的规定更加合理更加精准。上海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探索中形成了以“凝聚力工程”为抓手的特色党建形式,在此基础上逐渐构建起“1+2”街道社区党建工作体制、“三三制”社区党建管理模式,这些兼具创新性和实效性的实践方式,为党组织自身建设和党建引领城市治理提供了科学的保障,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本研究选择了上海几个社区进行调研,辅以官方文件等相关资料,深入社区中观察社区党组织在自身建设和引领社区建设的各项状况,探讨和分析制约当前城市社区党组织组织力的影响因素。上海市主要有三种类型的居民社区,它们有着各自的特点也有着普遍性,经过初步调研和比较,最终决定选取四个社区开展进一步观察,分别为:一个历经了由差向好“根本性”扭转的大型社区、一个市中心老公房社区、一个市中心的纯商品房社区和一个兼具前三个社区部分特色的近郊商品房社区。组织力在这四个社区中呈现出强弱各异且有两极分化等的趋势。结合理论与实际,社区党组织组织力的强弱主要与党组织自身组织建设、功能建设,以及在社区中传播政党文化和树立政党权威有关,这样的观察结果就构成了制约组织力提升因素的分析框架,不仅对应着现实,也与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内涵相互照应。从主体性因素来看,主要是组织建设和功能建设问题。组织建设是基层党组织各项建设的根本,其中带头人队伍和组织体系建设是首要因素。具有很强个人能力和党性原则的干部队伍,能够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的带头作用,具有科学合理和不断优化的组织结构能够为党组织开展各项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功能建设的弱化必然导致党组织整体上的逐步弱化。自建立以来,党就凭借自身的先进性和战斗力,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发挥各项功能,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来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在新时代,社区党组织提升组织力必须以更新的时代任务为契机,按照党中央的精神和人民群众的需要,大力拓展以服务为中心的各项政党功能建设,在实现政党功能中提升党员素质,在推动自身对社区的有效领导和有效服务中打造坚强战斗堡垒,提升自身的组织力。从政党文化因素的角度来看,主要是发挥其从内部支撑向外部传播的问题。党的先进文化是党组织各项建设的价值支撑,这为推动服务型党组织的构建以及向外科学的传播提供了坚实的精神力量。文化是党和国家建设的推动性因素。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现今,一些错误价值取向和腐朽文化不断冲击着党的先进文化体系,给党和国家事业带来危害。在城市社区,党组织必须不断传播优秀的政党文化,才能抵制各类错误价值取向和腐朽文化,形成以党的文化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形成推动整个社会发展的根本性力量。通过文化的传播,在社区形成政党文化与其他优秀文化的良性互动,推动党组织组织力的提升。从政党权威的角度来看,主要是构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社区共同体问题。面对逐渐形成的原子化社会,党组织需要通过树立权威的形象,将持续分化的基层社会弥合起来。缺乏认同的社区难以跟上党组织各项建设的脚步,党组织的发展也缺乏强有力的支撑,这就形成了边缘化的态势。因此,无论是党员还是群众,增强其认同感是树立政党权威的根本。从社区角度出发,需要通过物理空间、组织空间和关系空间的建构,形成以党组织权威和核心的共同体,才能实现党组织组织力的有效提升。组织力的提升需要有效地破解思路。第一,增强队伍建设和组织结构优化是组织建设的主体内容,也是其他几项思路的基本前提。只有选优配强党组织的带头人队伍,才能为不断扩大的党组织工作覆盖面提供充足的人力支撑,才能不断满足来自党中央和社区两个方向上的合理期待。第二,强化功能建设是党组织开展有效服务的基本方式,对内的监督管理和规范方面、对外的服务整合和动员方面是社区党组织功能建设的重点,也是组织力提升的重要内容。第三,政党文化具有影响社区的持久性力量,厚植政党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和科学的传播将为凝聚社区,特别是为构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提供根本的精神依托。第四,在政党权威的建构下,党组织组织力将实现主动式和协同式的有效提升。尽管破解组织力难题的思路还有许多,但这几种思路是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城市社区党组织提升组织力较为主要的优化路径。
【学位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20
【中图分类】:D267.7
【部分图文】: 运用“citespace”软件(5.3.R4版本),在知网上以“社区党建”为关键词,主要搜索“核心期刊”和“CSSCI”类期刊,时间为2010年到2019年,以“keyword”为结点,分析近10年社区党建的研究状况,并做适当调整,可得下图(0-2)。可以看出,与社区党建研究相关的关键词中,“基层组织”“基层工作”“区域化党建”“城市社区”“社区治理”等都是研究的重点。上述关于城市社区党建的研究成果,主要分为时代背景、基本内涵、主要功能、现实困境和路径选择等几个方面:
在中国知网学术趋势中,对“组织力”进行搜索,可绘制图(0-3)。从中可以看出,组织力是在2017年之后才逐渐进入学者视野的,并在短短2年时间,对组织力的研究就呈现出明显上涨的趋势。很明显,这种趋势的直接原因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组织力”这一党的话语表达提出,随后,很多学者都加入了组织力的研究行列。其实,早在革命和建设年代,党和国家领导人们就从组织建设和社会动员等角度,提出了“政治组织力”(2)和“组织起来”(3)等概念。这些都是当前研究党的组织力问题依据的思想和理论资源。
运用“citespace”软件(5.3.R4版本),在知网上以“组织力”为关键词,主要搜索“核心期刊”和“CSSCI”类期刊,时间为2009年到2018年,以“keyword”为结点,分析近10年组织力研究状况,并做适当调整,如图(0-4)。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与组织力相关的研究大多围绕着基层党组织展开,以“基层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等为研究的重点。下面做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为桂;;“组织起来”: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基层治理变迁[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5年06期
2 刘可;;社区党组织对社区有效治理的实践与反思[J];甘肃社会科学;2015年05期
3 梁波;金桥;;城市社区治理中的社会参与问题调查与分析——以上海宝山社区共治与自治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5年05期
4 严宏;;城市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思路[J];理论探索;2015年01期
5 兰斯·戈尔;张超;;市场化和城市化中党的基层组织转型的大趋势[J];国外理论动态;2014年09期
6 齐卫平;;思维与技术:党的建设方法科学化的两个维度[J];江西社会科学;2014年06期
7 齐卫平;;党的建设科学化与党建学科化建设[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4年03期
8 秦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文化蕴含[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4年02期
9 何艳玲;钟佩;;熟悉的陌生人:行动精英间关系与业主共同行动[J];社会学研究;2013年06期
10 齐卫平;姜裕富;;服务型政党建设与党的组织功能创新——基于政党功能的政治学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震;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9年
2 张克兵;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组织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9年
3 张大维;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4 汪丹;形式组织的权变性建构[D];上海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吕媛;杭州市城市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探索和实践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2 张佳佳;城市社区党组织建设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
2870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