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管理法治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9 14:44
大学生管理法治化是近些年来伴随国内法治研究而兴起的研究课题。辅导员为代表的大学生管理者在大学生管理法治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理论思考、系统研究和实践调研,以大学生管理法治化为主题,以探讨大学生管理中的现存问题为出发点,从理念、制度、行为三个层面系统全面构建应对策略为目的,以期形成一个体系性认识,为高校学生工作发展与依法治校提供参考。核心概念与法律关系等范畴的阐述是大学生管理法治化研究的法律基础与逻辑前提,学界对此达成共识,但基于视角不同在具体的指向上略有差异。大学生管理是思想教育、规范管理、人性服务的融合。大学管理权源于大学依法享有的办学自主权和自主管理权。辅导员本质在于多维角度培养大学生,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辅导员具有思想引导、发展辅导、生活指导和心理疏导的功能,享有代表学校行使一定的行政权和内部管理权。辅导员工作具有政治、精神、管理、服务多重维度。大学生具有学习权、公正评价权、参与权、程序与救济权。高校与大学生的法律关系体现为行政兼民事的法律关系。学术在意识形态、大学制度、学术规范这三个宏观、中观、微观限度内追求自由,不受外界不合理干预。政府监督大学,政府与大学关系体现为以利...
【文章来源】: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19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的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一)研究方法
(二)框架结构
四、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注释
第二章 大学生管理法治化基本理论问题
一、大学生管理基本概念
(一)大学生管理内涵与内容
(二)辅导员学生管理内容
(三)大学管理权正当性基础
(四)辅导员的本质与功能
(五)辅导员学生管理权性质
(六)辅导员工作的多重维度
二、大学生管理基本法律问题
(一)大学生权利界说
(二)高校的法律地位
(三)高校与学生法律关系
(四)学术自由
(五)大学与政府关系
(六)学校、辅导员与学生教育法律责任
三、大学生管理法治化当代诠释
(一)大学生管理法治化释义
(二)依据良法管理大学生
(三)大学生权利救济保障
(四)法律秩序的有效建立
注释
第三章 大学生管理法治化的时代背景与理论依据
一、大学生管理法治化的时代背景
(一)市场经济的发展吁求契约观念的生成
(二)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的必然要求
二、大学生管理法治化的理论依据
(一)党的依法治国与依法行政方略
(二)德治与法治相结合辩证关系理论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奋斗目标
注释
第四章 大学生管理法治化现状
一、我国大学生管理法治化的进程与成就
(一)我国大学生管理法治化的进程
(二)我国大学生管理法治化的成就
二、大学生管理法治化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管理制度有缺陷
(二)正当程序缺失与不足
(三)保护大学生权利不到位
三、大学生管理法治化问题的成因
(一)观念偏差能力不足
(二)法规校规不够健全
(三)学校管理机制不佳
(四)辅导员专业化欠佳
(五)学生参与管理不够
(六)学生群体特征的挑战
四、大学生管理法治化案例分析
(一)考试作弊引起学位纠纷案例与分析研究
(二)大学生纪律处分纠纷解决途径研究
(三)大学生伤害事故案例与分析研究
注释
第五章 树立大学生管理法治化理念
一、树立法治化正确观念
(一)树立学生为本观念
(二)树立主体性观念
(三)树立权利本位观念
二、强化法律意识、素质与教育
(一)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
(二)提升大学生法律素质
(三)注重大学生法律教育
三、注重管理程序正当性
(一)正当程序释义
(二)程序正当保障正义
四、追求管理的公平正义
(一)公平正义的解读
(二)权利确认与保护
注释
第六章 完善大学生管理法治化制度
一、健全大学生管理法规
二、完善高校管理制度
(一)高校管理制度概说
(二)高校管理制度制定程序科学民主
(三)高校管理制度具合法性与操作性
(四)注重管理制度的适时修订与汇编
三、规范学生管理制度执行
(一)执行主体范围与思维方式
(二)学生管理制度的执行程序
四、完善权利救济途径
(一)建立法律服务机构
(二)健全完善申诉制度
(三)完善行政诉讼制度
注释
第七章 实施大学生管理法治化行为
一、合理运用大学生管理权
(一)辅导员依法定职权履职
(二)相关管理者履职受监督
二、提高大学生管理法治水平
(一)遵循平等、比例与信赖保护原则
(二)大学生就业权益内容及其保护
(三)指导服务法治化融于工作之中
三、拓展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
(一)学生参与民主管理
(二)完善自治组织建设
(三)微信工作运用研究
四、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法治化相结合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法治化的联系与区别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法治化相结合必然性
(三)全球化背景下建构二者相结合的工作机制
注释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方全球化研究中的若干争论问题探析[J]. 王福兴,韩忠全. 北方论丛. 2017(01)
[2]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J]. 韩忠全. 艺术教育. 2015(11)
[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信陪伴”策略研究——基于上海13所高校官方微信的调研[J]. 宋欣阳. 思想理论教育. 2015(07)
[4]采纳、接触和依赖:大学生微信使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王玲宁. 新闻大学. 2014(06)
[5]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法哲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 夏永梅.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14(05)
[6]大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处置规范及警示意义[J]. 郝占辉. 学理论. 2014(26)
[7]大学生学位纠纷的教育政策分析[J]. 张良驯.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4(05)
[8]中外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内容的比较分析与启示——以中美英三国为例[J]. 张晓艳. 教育教学论坛. 2014(15)
[9]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德治”与“法治”[J]. 练琪,李延.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4(06)
[10]考试作弊处分与学位授予关系的调研与思考——兼谈美国高校对学生作弊的处理方式[J]. 刘洁,曹玉珍. 高等理科教育. 2013(02)
博士论文
[1]法治理念下大学生教育管理创新研究[D]. 夏民.南京师范大学 2014
[2]我国大学生法治教育研究[D]. 陈洁.复旦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089748
【文章来源】: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19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的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一)研究方法
(二)框架结构
四、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注释
第二章 大学生管理法治化基本理论问题
一、大学生管理基本概念
(一)大学生管理内涵与内容
(二)辅导员学生管理内容
(三)大学管理权正当性基础
(四)辅导员的本质与功能
(五)辅导员学生管理权性质
(六)辅导员工作的多重维度
二、大学生管理基本法律问题
(一)大学生权利界说
(二)高校的法律地位
(三)高校与学生法律关系
(四)学术自由
(五)大学与政府关系
(六)学校、辅导员与学生教育法律责任
三、大学生管理法治化当代诠释
(一)大学生管理法治化释义
(二)依据良法管理大学生
(三)大学生权利救济保障
(四)法律秩序的有效建立
注释
第三章 大学生管理法治化的时代背景与理论依据
一、大学生管理法治化的时代背景
(一)市场经济的发展吁求契约观念的生成
(二)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的必然要求
二、大学生管理法治化的理论依据
(一)党的依法治国与依法行政方略
(二)德治与法治相结合辩证关系理论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奋斗目标
注释
第四章 大学生管理法治化现状
一、我国大学生管理法治化的进程与成就
(一)我国大学生管理法治化的进程
(二)我国大学生管理法治化的成就
二、大学生管理法治化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管理制度有缺陷
(二)正当程序缺失与不足
(三)保护大学生权利不到位
三、大学生管理法治化问题的成因
(一)观念偏差能力不足
(二)法规校规不够健全
(三)学校管理机制不佳
(四)辅导员专业化欠佳
(五)学生参与管理不够
(六)学生群体特征的挑战
四、大学生管理法治化案例分析
(一)考试作弊引起学位纠纷案例与分析研究
(二)大学生纪律处分纠纷解决途径研究
(三)大学生伤害事故案例与分析研究
注释
第五章 树立大学生管理法治化理念
一、树立法治化正确观念
(一)树立学生为本观念
(二)树立主体性观念
(三)树立权利本位观念
二、强化法律意识、素质与教育
(一)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
(二)提升大学生法律素质
(三)注重大学生法律教育
三、注重管理程序正当性
(一)正当程序释义
(二)程序正当保障正义
四、追求管理的公平正义
(一)公平正义的解读
(二)权利确认与保护
注释
第六章 完善大学生管理法治化制度
一、健全大学生管理法规
二、完善高校管理制度
(一)高校管理制度概说
(二)高校管理制度制定程序科学民主
(三)高校管理制度具合法性与操作性
(四)注重管理制度的适时修订与汇编
三、规范学生管理制度执行
(一)执行主体范围与思维方式
(二)学生管理制度的执行程序
四、完善权利救济途径
(一)建立法律服务机构
(二)健全完善申诉制度
(三)完善行政诉讼制度
注释
第七章 实施大学生管理法治化行为
一、合理运用大学生管理权
(一)辅导员依法定职权履职
(二)相关管理者履职受监督
二、提高大学生管理法治水平
(一)遵循平等、比例与信赖保护原则
(二)大学生就业权益内容及其保护
(三)指导服务法治化融于工作之中
三、拓展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
(一)学生参与民主管理
(二)完善自治组织建设
(三)微信工作运用研究
四、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法治化相结合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法治化的联系与区别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法治化相结合必然性
(三)全球化背景下建构二者相结合的工作机制
注释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方全球化研究中的若干争论问题探析[J]. 王福兴,韩忠全. 北方论丛. 2017(01)
[2]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J]. 韩忠全. 艺术教育. 2015(11)
[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信陪伴”策略研究——基于上海13所高校官方微信的调研[J]. 宋欣阳. 思想理论教育. 2015(07)
[4]采纳、接触和依赖:大学生微信使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王玲宁. 新闻大学. 2014(06)
[5]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法哲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 夏永梅.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14(05)
[6]大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处置规范及警示意义[J]. 郝占辉. 学理论. 2014(26)
[7]大学生学位纠纷的教育政策分析[J]. 张良驯.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4(05)
[8]中外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内容的比较分析与启示——以中美英三国为例[J]. 张晓艳. 教育教学论坛. 2014(15)
[9]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德治”与“法治”[J]. 练琪,李延.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4(06)
[10]考试作弊处分与学位授予关系的调研与思考——兼谈美国高校对学生作弊的处理方式[J]. 刘洁,曹玉珍. 高等理科教育. 2013(02)
博士论文
[1]法治理念下大学生教育管理创新研究[D]. 夏民.南京师范大学 2014
[2]我国大学生法治教育研究[D]. 陈洁.复旦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0897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089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