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博士论文 >

犯罪定量因素配置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1 08:54
  以定量均衡思想为指引,围绕在犯罪构成体系中的地位,对犯罪成立中的定量因素进行科学配置是本文核心观点。在近几次我国刑法修正中,涉及定量因素的修正内容较多,特别是“情节+数额”的定罪量刑模式出现,带来定量因素配置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作为调节罪刑关系的关键指标,定量因素如何围绕犯罪构成体系,对定量因素进行均衡配置,以协调行为刑法与行为人刑法的对冲,调和人权保障和社会防卫之间的紧张关系,是本文研究的价值所在。刑法学界虽然针对定量因素的存废、在犯罪构成体系中地位有所研究,但是对定量因素的内涵、配置基准、与罪质关系,特别是围绕犯罪构成要件要素对定量因素进行科学配置上还存在研究薄弱之处。本文首先对定量因素进行规范解析,厘清定量因素的内涵、属性、存在范围以及与罪质的关系,全面梳理定量因素配置的失衡问题,讨论定量因素配置思想和配置基准,进而研究定量因素与罪责、行为方式、行为对象等犯罪构成要件要素之间的横向关系,最终探讨实现定量因素均衡配置的科学路径。除了导论和结语外,本文共有六章内容,大约21万余字,其内容梗概如下:第一章定量因素的规范解析。定量因素是指,犯罪构成中决定犯罪成立、反映行为对法益侵害或威胁... 

【文章来源】: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22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不足
    三、研究难点与创新
    四、研究方法与进路
第一章 定量因素的规范解析
    第一节 定量因素的概念
        一、定量因素的内涵
        二、定量因素的类型
        三、定量因素在犯罪构成中的存在范围
    第二节 定量因素的属性
        一、定量因素属性的定位之争
        二、“情节严重”、“情节恶劣”的还原论
        三、定量因素的天然属性:客观性
    第三节 “定性”与“定量”的关系
        一、“罪质”的概念内涵
        二、“定性”与“定量”的关系
        三、定性与定量因素配置
第二章 定量因素配置失衡问题检视
    第一节 我国刑法定量因素修正带来的冲击
        一、我国刑法历次修正概况
        二、刑法修正中的定量因素修正趋势
        三、定量因素的刑法修正带来的影响
    第二节 定量因素配置失衡的表现和原因
        一、失衡表现:定量标准不一
        二、失衡原因:罪刑均衡从一元标准到二元标准
    第三节 定量因素配置的“害”“需”之争
        一、按“害”定量配置评析
        二、按“需”定量配置评析
        三、综合“害”“需”进行定量配置
        四、“害”“需”定量配置应遵守的规则
第三章 定量因素的配置基准
    第一节 确定定量配置基准之必要性
    第二节 定量因素配置的理论根基
        一、理论学说综述及评析
        二、本文立场:法益侵害性基础上的预防修正
    第三节 定量基准的合理配置
        一、定量基准概念
        二、定量基准的配置原则
        三、定量基准:客观不法
    第四节 数额、情节竞合视阈下的配置基准
        一、数额、情节竞合的类型
        二、数额、情节竞合的缘起和本质
        三、数额、情节的配置次序
第四章 罪责与定量因素配置
    第一节 定量因素体系定位的学说比较
        一、罪责范围内进行定量因素配置
        二、罪责范围外进行定量因素配置
        三、对上述定量因素配置观点的评述
    第二节 定量因素配置的责任基础
        一、罪责理论发展评述
        二、主客观相统一原则与定量因素
        三、定量因素的责任基础:以预防必要性为补充的罪责理论
        四、作为预防刑的定量因素应适度限缩
    第三节 不同构成体系下定量因素配置
        一、四要件犯罪论体系下的定位
        二、三阶层犯罪论体系下的定位
        三、犯罪构成要件要素:规范责任论视域中定量因素的归属
第五章 行为方式与定量因素配置
    第一节 行为方式的定量基础
        一、定量因素配置的实践检视:以贿赂犯罪为例
        二、行为方式的定量基础:行为恶还是结果恶
        三、行为方式定量因素配置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节 定量因素配置与罪质消融
        一、问题的提出
        二、罪质消融(反向)产生的机理
        三、能否以法条竞合理论解决
        四、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盗窃、骗取公共财物之定性
        五、数额犯入罪标准的合理化配置
    第三节 定量因素配置视野下的法条竞合
        一、交叉关系法条竞合生成的“质”“量”分析
        二、对交叉关系法条竞合刑法评价的定量分析
        三、定量视域下的法条竞合刑法评价的理论重构
第六章 行为对象与定量因素配置
    第一节 定量因素视野下的行为对象
        一、定量视野下犯罪对象概念的去留
        二、行为对象概念的引入与体系定位
        三、行为对象对定量因素的价值
    第二节 行为对象的定量因素配置缕析
        一、行为对象的定量因素配置趋势
        二、行为对象的定量因素配置失衡之处
        三、互动论视域下行为对象的定量因素配置
        四、不同行为对象之间的定量累计
    第三节 “人”“物”“状态”的定量因素配置
        一、行为对象的范围
        二、行为对象中的“人”对定量因素的影响
        三、行为对象中的“物”对定量因素的影响
        四、行为对象中的“状态”对定量因素的影响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本文编号:30925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0925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c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