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博士论文 >

“为邦之道”与唐宋令典研究 ——以《卤簿令》、《衣服令》、《乐令》复原为中心

发布时间:2021-04-07 11:39
  本文以唐宋时期的《卤簿令》、《衣服令》与《乐令》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分析、逸文收集与史料整理等方式,复原了宋代部分《卤簿令》、《衣服令》、《乐令》令文,并对现有的唐代《卤簿令》、《衣服令》与《乐令》复原成果进行检讨与商榷,并提出进一步的复原意见。在此基础上,本文分别从《衣服令》、《乐令》的角度对中国古代的礼令关系进行深入探讨,认为礼最核心的功能在于“明尊卑、别上下”,而这些令文内容正是“礼治”思想的法律化。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历代统治者均把儒家以礼治国的统治思想奉为圭臬。孔子在回答颜回为邦之道的疑问时说道:“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在孔子心中,夏时、殷辂、周冕与韶舞是治国大道,其背后是儒家以礼治国的隐喻。夏朝历法符合农时,而农业正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头等大事,因此需遵从。殷辂、周冕与韶舞则不然,此三者无关民生大事,却能与夏时并举,其原因在于这三者所代表的是儒家所看重的“礼”秩序,它们的功能不仅限于使用,而是扩大到作为区分尊卑贵贱的工具。历代统治者通过规定不同人群使用不同材质、装饰及规模的车辂、冕服与音乐,来体现各阶层的位阶,彰显统治阶级的尊贵地位。作为国家统治的...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7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为邦之道”与律令制国家
    一、儒家的“为邦之道”
        (一)“为邦之道”与儒家治国理念
        (二)等级身份制的具现化——车舆、冕服与音乐制度
    二、“为邦之道”与律令法体系
        (一)车服音乐制度的令典化之路
        (二)违反“为邦之道”的法律惩处
    小结
第二章 乘殷之辂——唐宋《卤簿令》复原研究
    一、《卤簿令》与古代的卤簿车辂制度
        (一)卤簿制度的历史演化
        (二)关于卤簿制度的法律规定
        (三)现有的研究成果及其不足
    二、再论唐代《卤簿令》之复原
        (一)《卤簿令》的分类模式再考量
        (二)现有唐《卤簿令》复原成果的缺陷
        (三)唐《卤簿令》车辂条复原
        (四)唐《卤簿令》卤簿条复原
    三、宋《卤簿令》的复原
        (一)现存宋《卤簿令》逸文的情况及复原方法
        (二)宋代车辂制度的演变与《卤簿令》车辂条的复原
        (三)宋代卤簿制度的演变与《卤簿令》卤簿条的复原
    小结
第三章 服周之冕——宋《衣服令》复原研究
    一、《衣服令》与古代的冠服制度
        (一)冠服制度的历史流变
        (二)关于冠服制度的法律规定
        (三)现有的研究成果及其不足
    二、皇帝冠服条的复原
        (一)皇帝祭服大裘冕条
        (二)皇帝祭服衮冕条
        (三)皇帝朝服通天冠条
    三、皇帝直系亲属冠服条的复原
        (一)皇后皇妃冠服条
        (二)皇太子冠服条
        (三)皇太子妃冠服条
    四、群臣及命妇冠服条的复原
        (一)群臣祭服条
        (二)群臣朝服条
        (三)命妇冠服条
    五、法律视域下古代冠服制度的“差别”隐喻
        (一)受命于天:古代冠服制度的尊君要素
        (二)贵贱有等:古代冠服制度的等级色彩
        (三)华夷之辨:古代冠服制度的正朔考量
    六、论宋代的礼令关系——以《衣服令》为视角
        (一)宋代的《衣服令》与“礼”
        (二)从礼入令,依照礼经制定令文
        (三)依礼改令,利用礼经重修令文
        (四)舍礼就令,舍弃礼经适应实际
        (五)令礼合一,礼典令文相为表里
    小结
第四章 乐则韶舞——唐宋《乐令》复原研究
    一、《乐令》与古代的礼乐制度
        (一)唐宋时期的礼乐制度
        (二)关于礼乐制度的法律规定
        (三)现有的研究成果及其不足
    二、宋《乐令》的复原
        (一)宫廷雅乐条
        (二)燕乐及殿庭鼓吹条
        (三)从《乐令》看宋代乐制的发展
    三、现有唐《乐令》复原成果之商榷
        (一)唐《乐令》第一条复原检讨
        (二)关于唐《乐令》第二、第六条单独复原问题
        (三)关于唐《乐令》第七条的年代问题
    四、论唐《乐令》鼓吹装饰服饰条的复原及其礼制内涵
        (一)唐宋《乐令》鼓吹装饰服饰条逸文及其复原
        (二)古代宫廷乐器纹饰的起源及发展
        (三)唐宋宫廷乐器装饰的礼制元素
    小结
结语:为国以礼——令典中的礼制色彩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天圣令·乐令》复原举隅——兼论唐《乐令》复原之检讨[J]. 倪晨辉.  音乐研究. 2016(04)
[2]思无邪与郑声淫辨析[J]. 许智银.  社会科学战线. 2016(05)
[3]里正职掌与唐宋间差科征发程序的变化——兼论《天圣令·赋役令》宋令第9条的复原[J]. 赵璐璐.  史学月刊. 2015(10)
[4]礼乐相须为用:北宋吉礼用乐变迁中的礼乐观念[J]. 杨成秀,洛秦.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4(04)
[5]礼乐文明与生活政治[J]. 朱承.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6)
[6]中国古代服饰的法律制度初探[J]. 郑显文,管晓立.  青海民族研究. 2014(04)
[7]《大清通礼》的法律地位[J]. 吕丽,张金平.  当代法学. 2014(04)
[8]礼乐、雅乐词义之比较辨析[J]. 李妍静.  艺术百家. 2013(S2)
[9]“豊”之字形出于祭祀之“壴”——“礼”自“乐”出考论之一[J]. 王晓俊.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13(04)
[10]生活政治化与政治生活化——以《礼记》为中心的考察[J]. 朱承.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6)

硕士论文
[1]宋代乐器研究[D]. 王秀萍.河南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1234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1234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9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