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7 05:55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显著。城乡要素流动不顺畅,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发达城市和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带动力度发挥不足、带动意愿不强、带动机制不健全,致使当前城乡发展依然存在较大差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本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宗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积极探索城乡发展新动力、新方向、新模式。在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对城乡关系进行历史性、全面性梳理,并站在全局性、战略性高度,提出了推动中国发展迈上新台阶的“城乡融合发展”战略。随着2019年5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以及2019年12月29日国家发改委等18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工作的通知》并印发《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方案》等举措的陆续实施和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正越来越多地在制度层面上得到保障与支撑。新时代中国正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2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政策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城乡关系
2.1.2 城乡二元结构
2.1.3 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与城乡融合
2.2 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理论奠基
2.2.1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发展思想
2.2.2 列宁关于城乡融合发展的思想
2.2.3 毛泽东对城乡发展的理论探索
2.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理论
2.3 当代西方城乡融合理论与实践的反思和借鉴
2.3.1 空间社会学理论对中国城乡发展的影响
2.3.2 当代西方城乡融合实践反思与参考借鉴
2.4 小结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乡发展的制度变迁历程
3.1 新中国成立后(1949-1978):城乡分割体制的形成以及固化
3.1.1 “工业为主导,农业为基础”国民经济总方针的执行
3.1.2 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的建立推动了城乡分割体制的形成
3.1.3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强化加剧了城乡分割体制的固化
3.2 改革开放后(1978-2012):城乡固化状态在曲折发展中破冰
3.2.1 家庭承包制的推进与乡镇企业的崛起缓解了城乡关系
3.2.2 城市及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的政策激化了城乡再度分离
3.2.3 城乡统筹与城乡一体化不断打破城乡二元的固化状态
3.3 新时代以来(2012-至今):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逐渐形成
3.3.1 “三农”政策的实施力度不断加大
3.3.2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双轨推进
3.3.3 城乡发展逐步走向全面融合新格局
3.4 小结
第四章 当前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制度性短板及原因探析
4.1 现行制度下城乡发展差距
4.1.1 城乡居民在收入、消费与就业上的差距
4.1.2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运行及管护投入差距
4.1.3 城乡教育资源投入以及家庭教育的差距
4.1.4 城乡医疗服务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差距
4.2 当前城乡发展的制度体系不尽完善
4.2.1 城乡人口和土地要素治理体系失衡
4.2.2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管护不统一
4.2.3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机制不健全
4.2.4 城乡产业布局和发展平台不够完善
4.3 城乡发展出现制度性短板的原因分析
4.3.1 历史上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生及影响
4.3.2 理论上对西方城乡发展的认识出现偏差
4.3.3 实践中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呈复杂性
4.4 小结
第五章 构建与完善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
5.1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5.1.1 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的打通是根本
5.1.2 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是目标
5.1.3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实现是途径
5.1.4 城乡普惠金融服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保障
5.2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有利于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5.2.1 有利于实现工业现代化在城乡之间的双向突破
5.2.2 有利于发挥农业现代化促发展的根基保障作用
5.2.3 有利于利用信息化为现代化建设注入新鲜活力
5.2.4 有利于推进新型城镇化为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
5.3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破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抓手
5.3.1 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把握城乡融合发展方向
5.3.2 在农业和农村优先发展中打破城乡失衡困局
5.3.3 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打造城乡特色融合模式
5.3.4 在改革发展稳定中坚持人民群众的共享发展
5.4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5.4.1 城乡产业融通发展制度促进发展的平衡化充分化
5.4.2 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5.4.3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维护社会稳定发展
5.5 小结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完善路径
6.1 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6.1.1 做好“三农”工作推动乡村振兴
6.1.2 合理利用存量空间搞好城市建设
6.1.3 发展产业群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6.1.4 满足居民在城乡安居的自由选择
6.2 打通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
6.2.1 加强城乡居民户籍统一管理
6.2.2 完善城乡人口双向自由流动
6.2.3 放宽农村集体土地入市条件
6.2.4 构建工商资本持续入乡机制
6.3 完善进城务工人员基本权益保障制度
6.3.1 推进进城务工人员平等就业同工同酬
6.3.2 健全进城务工人员基本住房保障制度
6.3.3 确保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公平教育
6.3.4 完善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体制机制
6.4 建立健全城乡产业协同发展体制机制
6.4.1 构建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培育机制
6.4.2 搭建特色小镇联结城乡发展平台
6.4.3 创建农业产业园区促进城乡融合
6.4.4 实现城乡生产与消费多层次对接
6.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和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中国70年的成就与正反两方面的经验[J]. 卫兴华. 教学与研究. 2019(10)
[2]中国农村扶贫开发70年的历程、经验与展望[J]. 韩喜平. 学术交流. 2019(10)
[3]乡村转型的动力机制和实现路径研究[J]. 刘法威,杨衍.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5)
[4]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J]. 高波,孔令池. 农业技术经济. 2019(08)
[5]新中国成立70年来城乡关系的演变[J]. 孔祥智. 教学与研究. 2019(08)
[6]金三林:新时期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总体思路和重大举措[J].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 2019(08)
[7]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溯源、内涵与机制分析[J]. 杨志恒.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9(04)
[8]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体是实现共享发展的根本制度保障[J]. 邵彦敏,丁宁. 当代经济研究. 2019(07)
[9]论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城乡融合概念的歧见及使用[J]. 邹心平. 老区建设. 2019(12)
[10]城乡基本医疗保险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王晓玉. 经济研究导刊. 2019(16)
博士论文
[1]中国特色城乡关系:从二元结构到城乡融合的发展研究[D]. 丁宁.吉林大学 2019
[2]城乡经济关系思想的演进:从毛泽东到习近平[D]. 许彩玲.福建师范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216007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2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政策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城乡关系
2.1.2 城乡二元结构
2.1.3 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与城乡融合
2.2 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理论奠基
2.2.1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发展思想
2.2.2 列宁关于城乡融合发展的思想
2.2.3 毛泽东对城乡发展的理论探索
2.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理论
2.3 当代西方城乡融合理论与实践的反思和借鉴
2.3.1 空间社会学理论对中国城乡发展的影响
2.3.2 当代西方城乡融合实践反思与参考借鉴
2.4 小结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乡发展的制度变迁历程
3.1 新中国成立后(1949-1978):城乡分割体制的形成以及固化
3.1.1 “工业为主导,农业为基础”国民经济总方针的执行
3.1.2 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的建立推动了城乡分割体制的形成
3.1.3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强化加剧了城乡分割体制的固化
3.2 改革开放后(1978-2012):城乡固化状态在曲折发展中破冰
3.2.1 家庭承包制的推进与乡镇企业的崛起缓解了城乡关系
3.2.2 城市及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的政策激化了城乡再度分离
3.2.3 城乡统筹与城乡一体化不断打破城乡二元的固化状态
3.3 新时代以来(2012-至今):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逐渐形成
3.3.1 “三农”政策的实施力度不断加大
3.3.2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双轨推进
3.3.3 城乡发展逐步走向全面融合新格局
3.4 小结
第四章 当前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制度性短板及原因探析
4.1 现行制度下城乡发展差距
4.1.1 城乡居民在收入、消费与就业上的差距
4.1.2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运行及管护投入差距
4.1.3 城乡教育资源投入以及家庭教育的差距
4.1.4 城乡医疗服务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差距
4.2 当前城乡发展的制度体系不尽完善
4.2.1 城乡人口和土地要素治理体系失衡
4.2.2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管护不统一
4.2.3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机制不健全
4.2.4 城乡产业布局和发展平台不够完善
4.3 城乡发展出现制度性短板的原因分析
4.3.1 历史上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生及影响
4.3.2 理论上对西方城乡发展的认识出现偏差
4.3.3 实践中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呈复杂性
4.4 小结
第五章 构建与完善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
5.1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5.1.1 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的打通是根本
5.1.2 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是目标
5.1.3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实现是途径
5.1.4 城乡普惠金融服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保障
5.2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有利于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5.2.1 有利于实现工业现代化在城乡之间的双向突破
5.2.2 有利于发挥农业现代化促发展的根基保障作用
5.2.3 有利于利用信息化为现代化建设注入新鲜活力
5.2.4 有利于推进新型城镇化为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
5.3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破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抓手
5.3.1 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把握城乡融合发展方向
5.3.2 在农业和农村优先发展中打破城乡失衡困局
5.3.3 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打造城乡特色融合模式
5.3.4 在改革发展稳定中坚持人民群众的共享发展
5.4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5.4.1 城乡产业融通发展制度促进发展的平衡化充分化
5.4.2 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5.4.3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维护社会稳定发展
5.5 小结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完善路径
6.1 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6.1.1 做好“三农”工作推动乡村振兴
6.1.2 合理利用存量空间搞好城市建设
6.1.3 发展产业群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6.1.4 满足居民在城乡安居的自由选择
6.2 打通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
6.2.1 加强城乡居民户籍统一管理
6.2.2 完善城乡人口双向自由流动
6.2.3 放宽农村集体土地入市条件
6.2.4 构建工商资本持续入乡机制
6.3 完善进城务工人员基本权益保障制度
6.3.1 推进进城务工人员平等就业同工同酬
6.3.2 健全进城务工人员基本住房保障制度
6.3.3 确保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公平教育
6.3.4 完善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体制机制
6.4 建立健全城乡产业协同发展体制机制
6.4.1 构建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培育机制
6.4.2 搭建特色小镇联结城乡发展平台
6.4.3 创建农业产业园区促进城乡融合
6.4.4 实现城乡生产与消费多层次对接
6.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和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中国70年的成就与正反两方面的经验[J]. 卫兴华. 教学与研究. 2019(10)
[2]中国农村扶贫开发70年的历程、经验与展望[J]. 韩喜平. 学术交流. 2019(10)
[3]乡村转型的动力机制和实现路径研究[J]. 刘法威,杨衍.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5)
[4]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J]. 高波,孔令池. 农业技术经济. 2019(08)
[5]新中国成立70年来城乡关系的演变[J]. 孔祥智. 教学与研究. 2019(08)
[6]金三林:新时期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总体思路和重大举措[J].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 2019(08)
[7]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溯源、内涵与机制分析[J]. 杨志恒.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9(04)
[8]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体是实现共享发展的根本制度保障[J]. 邵彦敏,丁宁. 当代经济研究. 2019(07)
[9]论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城乡融合概念的歧见及使用[J]. 邹心平. 老区建设. 2019(12)
[10]城乡基本医疗保险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王晓玉. 经济研究导刊. 2019(16)
博士论文
[1]中国特色城乡关系:从二元结构到城乡融合的发展研究[D]. 丁宁.吉林大学 2019
[2]城乡经济关系思想的演进:从毛泽东到习近平[D]. 许彩玲.福建师范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2160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216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