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博士论文 >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保险与退休年龄关系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9 04:04

  本文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保险与退休年龄关系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的背景下,许多国家都面临着养老金收支压力问题,特别是对于我国这个人口大国来说更是如此。为了缓解人口老龄化给养老金收支带来的压力,学者们提出了推迟退休年龄、提高缴费率、降低替代率及制度转轨等多种可供选择的解决途径。但是哪种途径能够有效的缓解养老金收支压力又能避免许多不利影响呢?对此,现有文献却缺少统一模型框架内的研究。针对这一不足之处,本文在一般均衡OLG模型框架内从理论上对不同途径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不过,从现实的角度来看,由于福利刚性,降低替代率的政策难以实施。而且,虽然有不少国家实现了制度转轨,但是其实际效果如何仍不清楚。因此,本文主要对推迟退休年龄和提高缴费率两种途径进行研究。 在“统账结合”的养老金制度下,本文依据福利最大化原则首先测算了最优的平均退休年龄,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推迟退休年龄对经济系统的影响。最优平均退休的测算结果显示,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最优平均退休年龄的变动区间为55.1—60岁,高于目前中国55岁的平均退休年龄。据此,我们认为应适当推迟退休年龄,这也是我国正在考虑实施的政策。推迟退休对经济影响的模拟结果表明,推迟退休年龄会降低稳态时的劳均资本存量、年轻人口消费及效用水平,但会提高老年人消费、社会统筹账户养老金水平及资本回报率。 其次,本文根据福利最大化原则测算了最优社会统筹缴费率并考察了提高缴费率对经济系统的影响。最优缴费率的测算结果显示,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最优社会统筹缴费率的变动区间为10.22%——19.04%,低于当前20%的缴费率。仅从这一点来看,应适当降低统筹缴费率水平。但是,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如果没有充足的其他资金来源保障养老金支付,缴费率最终还可能会提高。从提高社会统筹缴费率对经济的影响来看,提高缴费率同样会降低劳均资本存量、年轻人口消费及效用水平,但提高社会统筹养账户老金收入水平及资本回报率。但与推迟退休年龄能提高老年消费不同的是,一定限度内提高缴费率能增加老年消费水平,但超过这一限度却会降低老年消费水平。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推迟退休年龄的政策要优于提高缴费率的政策。 上述结论是在人口增长率给定的情况下得出的,并没有考虑推迟退休年龄或提高缴费率对生育率的影响。如果推迟退休年龄或提高缴费率会导致生育率降低,那么没有充足人口进行缴费的养老金制度最终将无法持续。因此,本文最后考察了推迟退休年龄和提高社会统筹缴费率对生育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推迟退休年龄将会降低生育率,但是会提高储蓄率和经济增长率。提高社会统筹缴费率也会降低生育率并提高经济增长率,但对储蓄率没有影响。 总体来看,尽管差异不大,但推迟退休年龄的政策要优于提高缴费率的政策。不过,在实施推迟退休的具体政策时应充分权衡推迟退休带来的多方面影响,特别是对生育率的影响,以便根据政策目标把不利因素降到最低。 本文的主要贡献之处在于构建了一个统一、可比较的模型框架对推迟退休年龄和提高缴费率两种缓解养老金收支压力的途径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比较,以便从理论上明确不同途径将对经济社会等多方面造成的影响。在此统一模型框架内,本文首次就推迟退休年龄对生育率影响的考察,更是为决策者在有关退休政策的制定上提供了新的洞见。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公共养老金制度 退休年龄 缴费率 生育率 OLG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C924.24;F842.67;F249.21
【目录】:
  • 内容提要4-6
  • Abstract6-12
  • 1. 导论12-25
  • 1.1 研究背景12-19
  • 1.1.1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特点12-14
  • 1.1.2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原因14-16
  • 1.1.3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影响16-19
  • 1.2 研究目的及内容19-25
  • 1.2.1 研究目的和意义19-20
  • 1.2.2 研究内容20-23
  • 1.2.3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23-25
  • 2.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和退休制度25-36
  • 2.1 养老保险制度演变及存在问题25-33
  • 2.1.1 养老保险制度的演变25-31
  • 2.1.2 目前存在的问题31-33
  • 2.2 退休制度演变及提前退休33-36
  • 2.2.1 退休制度的演变33-34
  • 2.2.2 提前退休34-36
  • 3. 文献综述36-70
  • 3.1 养老保险制度转轨36-46
  • 3.1.1 国外相关研究37-43
  • 3.1.2 国内相关研究43-46
  • 3.2 养老保险对退休年龄的影响46-67
  • 3.2.1 生命周期退休模型46-49
  • 3.2.2 简化退休模型49-56
  • 3.2.3 结构退休模型56-59
  • 3.2.4 动态规划退休模型59-61
  • 3.2.5 选择值退休模型61-65
  • 3.2.6 OLG退休模型65-67
  • 3.3 退休年龄对养老保险的影响67-70
  • 4. 人口老龄化与最优平均退休年龄70-92
  • 4.1 引言70-72
  • 4.2 最优退休年龄的文献回顾72-74
  • 4.3 竞争性经济模型74-79
  • 4.4 社会计划者问题79-80
  • 4.5 模型参数设定80-83
  • 4.6 数值模拟和结果分析83-90
  • 4.7 小结90-92
  • 5. 人口老龄化与最优统筹缴费率92-114
  • 5.1 引言92-94
  • 5.2 最优缴费率的文献回顾94-97
  • 5.3 竞争性经济模型97-101
  • 5.4 社会计划者问题101-103
  • 5.5 模型参数设定103-105
  • 5.6 数值模拟和结果分析105-112
  • 5.7 小结112-114
  • 6. 退休年龄、缴费率对生育率的影响114-138
  • 6.1 引言114-116
  • 6.2 影响生育率的有关文献116-121
  • 6.3 模型设定121-125
  • 6.4 平衡增长路径均衡分析125-130
  • 6.5 模型参数设定130-132
  • 6.6 数值模拟和结果分析132-135
  • 6.7 结论与政策含义135-138
  • 7. 结论及政策含义138-142
  • 7.1 主要结论138-140
  • 7.2 政策含义140-141
  • 7.3 研究不足之处141-142
  • 参考文献142-162
  • 中文文献142-147
  • 英文文献147-160
  • 法律法规160-162
  • 附录162-165
  • 后记165-167
  • 致谢167-169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16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增文;;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财政支出与退休年龄的敏感性分析[J];保险研究;2010年01期

2 阳义南;;我国职工退休年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保险研究;2011年11期

3 林义;我国退休制度改革的政策思路[J];财经科学;2002年05期

4 于洪;钟和卿;;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运行能力分析——来自三种模拟条件的测算[J];财经研究;2009年09期

5 李时宇;;从现收现付制转轨为基金积累制的收益研究——隐性债务下世代交叠一般均衡模型的理论分析及模拟[J];财经研究;2010年08期

6 贾康;张晓云;王敏;段学仲;;关于中国养老金隐性债务的研究[J];财贸经济;2007年09期

7 林义;关于我国退休制度的经济思考[J];当代财经;1994年01期

8 孙雅娜;边恕;穆怀中;;中国养老保险最优缴费率的实证分析——基于贴现因子和劳动增长率差异的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09年07期

9 郑秉文;孙守纪;齐传君;;公务员参加养老保险统一改革的思路——“混合型”统账结合制度下的测算[J];公共管理学报;2009年01期

10 郑秉文;“名义账户”制: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一个理性选择[J];管理世界;2003年08期


  本文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保险与退休年龄关系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41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341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6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