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教研活动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小学教师教研活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教研活动不等同于教学活动。教学活动通常指的是以教学班为单位的课堂教学活动;教研活动则是教师有目的、有过程、有方法地分析和解决学校课程实施、教育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具体教育教学问题,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宗旨的一种实践性、反思性的专业发展研究活动。教学活动探讨的是教师、学生及课堂环境之间形成的活动,属异质文化的活动;而教研活动探讨的是教研活动组织者(如教研组组长、教研员)、教师以及教研环境之间形成的活动,属同质文化的活动。教学活动是教研活动的研究对象,开展教研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师更好地优化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教师的育人质量。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小学教师教研活动经历了借鉴与初创、定型与制度化、停滞与偏离、重建与初步拓展、继承与创新、标准化与具体化的发展历程,具有系统性、群众性、经常性以及有效性特征,其直接意义在于解决教学问题,间接意义在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本质意义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当前中小学教师教研活动的类型颇多,且呈现出不断增加之趋势,要穷尽它们似乎不大可能。本研究根据教师参与方式,将教研活动分为探究型教研活动、研训型教研活动、竞赛型教研活动、观察型教研活动、指导型教研活动和自修型教研活动等六种类型,并对各种类型的内涵与特征、目标与意义以及基本形式等进行了考察和分析,并从中可以总结出多年教研活动实践的成果和教研活动应有的理念。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研活动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总体上正朝向教研主体多元、教研形式创新、教研内容更实际的方向发展。但从笔者对中小学所做的大量教研活动现场观察和教育调查显示,目前的教研活动仍存在目标不明确、内容针对性不强、过程对话不够、教师缺乏深入参与,导致教学教研两张皮的现象,中小学教师教研活动的有效性整体上还不是十分满意,主要受参与教师自身素质、教研活动组织者的教研能力、教研活动以及教研活动管理与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从而阻碍了中小学教师教研活动的质量。 本研究对中小学教师教研活动提出了体系构想。通过对中小学教师教研活动的现状透视,怎样才能满足每位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本文认为终身学习理论、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交往行为理论以及参与式发展理论等教育理论,所表现出的研究走向体现了以教师为本的整体性取向,要求确立教师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为教师主动参与提供条件,从而激发教师谋求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促进了教师愿景与学校发展愿景的和谐发展。这一取向为体系建构提供了参照。在理论借鉴的基础上,本文认为中小学教师教研活动有必要秉持“需要性、参与性、和谐性”的理念,坚持“三边联动统一、积极参与和有效参与相统一、群体专业发展与个性专业发展”统一的三大原则,明确提出中小学教师教研活动的“实质性目标与发展性目标”、“规范性目标与促进性目标”,并清晰分析了与之相对应的教研活动内容。随后从教研活动的准备、过程、结果与转化入手,对中小学教师教研活动的过程思路、过程流程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探究式、研培式、竞赛式、观摩式、指导式以及自修式等六种适合于中小学教师教研活动的基本方式。 本文提出了中小学教师教研活动的策略建议。我们认为一方面应加强教研活动外部环境的建设,即对教师性格与教师专业发展的SWOT分析,深入了解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实际需求;为教师提供均等地教研活动参与机会;继承传统优质教研活动的同时,借鉴国外教师在职培养经验,创新教研活动方式;积极搭建教研队伍培育平台,提高教研队伍质量;建立教研活动标准,加强教研活动质量的监测与评佑。另一方面,应该激活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内在动力,即通过自省确立专业发展理想;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形成教师专业自我;基于生命价值观促进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只有当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外部环境与内在动力达到和谐状态时,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才真正回归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总之,中小学教师教研活动应该是教师能在教研活动情境中,针对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教师能主动、深层、实质性参与,并在参与中能促使自身原有的专业能力与水平获得改进与优化。
【关键词】:教研活动 中小学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35.1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1
- 绪论11-27
- 一、研究背景11-16
- (一) 教研活动是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客观需要12-13
- (二) 教研活动是中小学教师适应新课程发展的现实要求13-14
- (三) 中小学教师教研活动的理论研究急需加强14-15
- (四) 中小学教师教研活动一直是笔者密切关注的问题15-16
- 二、文献综述16-23
- (一) 国内研究综述16-21
- (二) 国外研究综述21-23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23-27
- (一) 研究思路23
- (二) 研究方法23-27
- 第一章 中小学教师教研活动的内涵及意义27-45
- 一、教研活动的内涵27-31
- (一) 教研27-29
- (二) 活动29-30
- (三) 教研活动30-31
- 二、教研活动的基本特征31-34
- (一) 教研活动设计的系统性31-32
- (二) 教研活动对象的群众性32-33
- (三) 教研活动时间的经常性33
- (四) 教研活动成果的实效性33-34
- 三、教研活动的主要类型34-41
- (一) 探究型教研活动34-36
- (二) 研培型教研活动36-38
- (三) 竞赛型教研活动38
- (四) 观摩型教研活动38-40
- (五) 指导型教研活动40
- (六) 自修型教研活动40-41
- 四、教研活动的现实意义41-45
- (一) 解决教学教育问题42
- (二)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42-43
- (三)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43-45
- 第二章 中小学教师教研活动的现实透视45-85
- 一、中小学教师教研活动的问卷调查45-53
- (一) 调查对象45-46
- (二) 调查工具46
- (三) 调查内容的选择46-48
- (四) 调查结果分析48-53
- 二、中小学教师教研活动的个别访谈53-58
- (一) 中小学教师对教研活动的理解53-54
- (二) 中小学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行为表现54-55
- (三) 中小学教师对教研活动促进专业发展的有效性认识55-56
- (四) 中小学教师教研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其归因的认识56-57
- (五) 提高中小学教师教研活动有效性的建议57-58
- 三、中小学教师教研活动的个案分析58-72
- (一) 研究课——初中阅读课“雪”59-63
- (二) 常态课——小学语文课“影子”63-66
- (三) 公开课——小学美术课“听听,画画”66-70
- (四) 课题研究活动——小学课题研究中期总结会70-72
- 四、中小学教师教研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因素72-85
- (一) 参与教师自身方面的问题及影响因素73-75
- (二) 教研员或教研组长方面的问题及影响因素75-77
- (三) 教研活动方面的问题及影响因素77-81
- (四) 教研活动管理与环境方面的问题及影响因素81-85
- 第三章 中小学教师教研活动的体系建构85-117
- 一、理论基础85-91
- (一) 终身学习理论86-87
- (二)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87-88
- (三) 交往行为理论88-89
- (四) 参与式发展理论89-91
- 二、基本理念与原则91-100
- (一) 基本理念91-97
- (二) 基本原则97-100
- 三、基本目标与内容100-107
- (一) 制订依据100-103
- (二) 基本目标103-105
- (三) 基本内容105-107
- 四、基本过程与方式107-117
- (一) 基本过程107-109
- (二) 基本方式109-117
- 第四章 中小学教师教研活动的策略建议117-133
- 一、中小学教师教研活动的外推策略117-128
- (一) 深入了解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实际需求117-120
- (二) 促进教师参与教研活动机会的均等性120-122
- (三) 提供多样化的教研活动方式122-125
- (四) 打造新型教研队伍125-126
- (五) 基于教研活动评价标准加强监测与评估126-128
- 二、中小学教师教研活动的内生策略128-133
- (一) 基于“自省”促进教师确立专业发展理想129-130
- (二)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促进教师形成专业自我130-131
- (三) 基于生命价值观促进教师生命价值的自我提升131-133
- 主要参考文献133-143
- 附录一:“中小学教师教研活动”访谈提纲143-144
- 附录二:“中小学教师教研活动现状”的调研问卷144-151
- 后记151-153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及奖励1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继亮,姚计海;心理学视野中的教师专业化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梁芹,蒋丰;对教研员专业发展的思考[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10期
3 刘学智;陈淑清;;日本基础教育中的教师教育改革:经验与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赵慧军;活动理论的产生、发展及前景[J];东北师大学报;1997年01期
5 黄堂红;;教研信息化的内涵、意义及发展对策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3期
6 胡小勇;;信息化环境中区域教研协作的社会网络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7 张涛;新时期教研工作的几点思考[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8 黄磊;胡彬;刘桂发;;参与式发展理论:一个文献综述[J];大众科技;2011年11期
9 董涛;;从活动理论看校本教研[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10 张伟民;;教师专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教学诊断能力及其提高[J];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董绍才;基础教育教研室制度创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广兵;参与式教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王囡;活动教学中的活动方式有效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常立国;县级教研员课程领导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2 张霞;网络教研的深度互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中小学教师教研活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80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38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