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重要途径,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运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中国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的理论内涵、变迁过程、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问题的成因以及对策建议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第一章是绪论部分。本章简要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与不足。第二章是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本章以人力资源市场的相关概念为逻辑起点,在完全竞争市场假设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基础上,归纳了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的基本内涵、参与主体、动力来源及运行机制,并简要概述了城乡关系的相关理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进的相关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第三章是中国城乡人力资源市场的历史变迁及现状。本章以劳动力流动的自由程度为标准,将其发展历程分为城乡完全分割的计划型人力资源配置阶段和城乡人力资源市场化改革阶段,认为当前城乡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城乡劳动者在经济收入和就业权益方面仍存在差距,成为城乡人力资源市场最为突出的问题。第四章是中国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核心机制评价。本章用实证方法分析了1978-2013年就业结构与城乡劳动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结论表明:本阶段的就业结构虽然趋于合理,但这并没有带动城乡收入差距的收敛,反而不断扩大,说明一体化的核心运行机制完全失灵,中国没有走上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的良性发展道路。第五章是中国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的动力障碍。本章认为,三大产业发展滞后,致使各产业的劳动力吸纳能力不强;城乡人力资本存在差距,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质量较低;城镇化水平不高,使得劳动力转移的空间不足;相关制度不健全,不仅抑制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也没能很好的保障劳动者的基本就业权利。这些都是造成一体化核心机制运行不畅的原因。第六章是发达国家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的经验借鉴。本章通过对英美日韩国四个发达国家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的动态过程比较,认为不同国家的一体化实现路径各有千秋,但殊途同归,其结果仍具有若干共性特征。在提炼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归纳出两种一体化发展模式,即“自下而上”的市场主导模式和“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模式。第七章是中国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的对策建议。本章提出了中国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根本方法与实现条件,在此基础上,借助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以及信息化的力量,推动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的发展,并通过相关制度改革,保障一体化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城乡二元结构 人力资源市场 就业结构 收入差距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49.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第一章 绪论12-26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12-15
- 一、研究的背景12-13
-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13-14
- 三、研究的实践意义14-15
- 第二节 相关研究评述15-20
- 一、关于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内涵的研究15
- 二、关于中国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评价方法的研究15-16
- 三、关于中国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的不同研究视角16-17
- 四、关于国外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经验的研究17-18
- 五、关于国外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经验的研究18-19
- 六、关于中国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的对策19
- 七、国内外研究的总结与评价19-20
-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20-23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20-21
-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21-23
- 第四节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与不足23-26
- 一、研究的重点23
- 二、研究的难点23-24
-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24
- 四、研究的不足之处24-26
- 第二章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26-52
- 第一节 人力资源市场26-29
- 一、人力资源市场的内涵26-27
- 二、人力资源市场的运行机制27-28
- 三、人力资源市场的特性28-29
- 四、人力资源市场的类型29
- 第二节 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29-32
- 一、新古典经济学的人力资源市场假设29-30
- 二、制度经济学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30-31
- 三、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的内涵31-32
- 第三节 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32-42
- 一、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的基本内涵32-36
- 二、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的参与主体36-37
- 三、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的动力来源37-38
- 四、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的运行机制38-42
- 第四节 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的其它理论支持42-49
- 一、城乡关系的相关理论42-45
- 二、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进的相关理论45-47
- 三、人力资本理论47-48
- 四、制度变迁理论48-49
- 本章小结49-52
- 第三章 中国城乡人力资源市场的历史变迁及现状52-64
- 第一节 城乡分割的计划型人力资源配置阶段(1958-1978)52-56
- 一、城乡分割的计划型人力资源配置体制形成的原因52-53
- 二、城乡分割的计划型人力资源配置体制的基本特点53-54
- 三、城乡分割的计划型人力资源配置体制的总体评价54-56
- 第二节 城乡人力资源市场化改革阶段(1978-今)56-60
- 一、城乡人力资源市场形成的主要原因56-57
- 二、城乡人力资源市场的发展历程57-60
- 第三节 城乡人力资源市场发展的成就与问题60-63
- 一、城乡人力资源市场发展取得的成就60-61
- 二、城乡人力资源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61-63
- 本章小结63-64
- 第四章 中国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的核心机制评价64-86
- 第一节 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核心机制中各要素的演变趋势64-68
- 一、就业结构的演变趋势64-66
- 二、城乡劳动收入差距的演变趋势66-68
- 第二节 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核心机制中各要素的程度评价68-76
- 一、就业结构的程度评价68-73
- 二、城乡劳动收入差距的程度评价73-76
- 第三节 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核心机制中要素间关系评价76-83
- 一、就业结构与城乡劳动收入差距的关系评价76-80
- 二、标准的就业结构与城乡劳动收入差距的关系评价80-83
- 本章小结83-86
- 第五章 中国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的动力障碍86-102
- 第一节 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的产业结构动力障碍86-92
- 一、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86-90
- 二、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90-91
- 三、服务业的就业吸纳能力不足91-92
- 第二节 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的人力资本动力障碍92-98
- 一、城乡人力资本投资存在差距93-95
- 二、城乡人力资本存量存在差距95-98
- 第三节 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的城镇化动力障碍98-100
- 一、低于世界其它国家98-99
- 二、城镇化质量偏低99
- 三、社保制度障碍99
- 四、教育制度障碍99-100
- 五、土地制度障碍100
- 本章小结100-102
- 第六章 发达国家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的经验借鉴102-116
- 第一节 发达国家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的比较分析102-111
- 一、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的起点比较102-104
- 二、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的过程比较104-110
- 三、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的结果比较110-111
- 第二节 发达国家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的主要经验111-113
- 一、发达国家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的基本规律111
- 二、发达国家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的实现路径111-113
- 第三节 发达国家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的基本模式113-114
- 一、市场主导的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模式113-114
- 二、政府主导的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模式114
- 本章小结114-116
- 第七章 中国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的实现路径116-132
- 第一节 中国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的基本思路116-120
- 一、中国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的指导思想116
- 二、中国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的基本原则116-118
- 三、中国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的根本方法118-119
- 四、中国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的实现条件119-120
- 第二节 “四化”同步: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的新路径120-125
- 一、“四化”同步的运行机理120-121
- 二、实现农业现代化,为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提供推动力121-122
- 三、推进新型工业化,为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提供拉动力122-124
- 四、实施新型城镇化,为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提供保障动力124-125
- 第三节 中国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的制度改革125-130
- 一、深化户籍制度改革125-126
- 二、加强就业制度改革126-127
- 三、加速社保制度改革127-128
- 四、推进教育制度改革128-129
- 五、推动土地制度改革129-130
- 本章小结130-132
-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132-134
- 参考文献134-142
- 致谢142-144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情况14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涟涟;德育在开发人力资源中的价值与应用[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2 魏奋子,彭宝珍;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J];甘肃社会科学;2001年05期
3 金荣波,邢德琪;浅谈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大庆社会科学;2001年05期
4 李勇;现代企业发展与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5 张成林;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J];理论界;2001年05期
6 李明英;试论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J];攀枝花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7 易丹;人力资源培养对策初探[J];宜春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8 周婧;人力资源权益会计[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9 许惠雅;浅析企业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J];金陵职业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10 徐洪非,沈玉志,徐相昆;关于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第一资产的探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利芬;黄漫容;叶新梅;劳雪英;张振路;;新形势下护理人力资源的管理[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2 孙静;钱皎月;;人力资源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A];全国口腔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3 张巧荣;杨生宏;;煤炭企业如何搞好人力资源的管理[A];第五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4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宋录生;田秋生;余远生;;关于开发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的思考[A];第五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4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张焕玲;;浅谈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A];济宁市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选编[C];2005年
6 黎健;;合理开发人力资源,促进企业发展,确保企业稳定[A];广西电机工程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许庆林;;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A];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萧鸣政;步星辉;肖志康;;政府、企业、学界三方互动共商人力资源事业大计——港澳台大陆人才高峰论坛暨2008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综述(代序)[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杨睿娟;李俊亭;;关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思考[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曹虹茹;华雅雁;;战略性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 童玉芬;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若干政策建议[N];中国人口报;2007年
2 全国人才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人事厅人才流动服务中心主任 朱从明;探索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N];中国人事报;2007年
3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高书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教育的重要使命[N];中国教育报;2008年
4 江迪;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人力资源市场[N];人民政协报;2008年
5 广西民族大学商学院副教授 旷乾;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的人力资源市场[N];广西日报;2008年
6 通讯员 宗国邋潘涓 记者 张红艳;我市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N];菏泽日报;2008年
7 贵州华能焦化制气股份有限公司 熊家勤邋 ;浅议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N];经济信息时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杨晨光;体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国家意志[N];中国教育报;2009年
9 特约记者 刘利臻 王亮;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揭牌[N];中国人事报;2009年
10 记者 郑勇;冀京搭建人力资源交流平台[N];工人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铮;中国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聂会平;人力资源柔性及其对组织绩效的作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3 沈伟;知识经济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4 陈琪;人力资源当期价值理论与方法[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5 孙杰远;教育促成人力资源生长:西南三地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6 田志锋;人力资源部门绩效评价与提升:组织绩效杠杆模型的视角[D];同济大学;2006年
7 吴南;北京传统工艺产业人力资源发展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8 梁顺霞;煤炭企业人力资源测评问题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9 曲克敏;知识创新与人力资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10 赵琪;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天舒;统筹城乡人力资源市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2 王伟;我国人力资源派遣现状与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丁乐;海关人力资源环境建设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4 赵淑丹;我国人力资源派遣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5 刘栩;D公司战略性人力资源计分卡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6 陈亚;天津市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7 张玲;鲁西南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策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8 赵俊;山西省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现状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9 刘院林;云南盐化人力资源管控体系优化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10 段亚峰;A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78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37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