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博士论文 >

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4 03:09
  依法治国作为我国重要的一项治国策略方针,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历史任务,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培养大批高素质法治人才。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其法律素质的提升直接关乎我国法制进程的发展以及建成法治强国目标的达成。在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途径方面,外国高等教育学中主要运用存在实用主义、人本主义两类教育模式,通过两种教育模式达到不同教育目标、教育原则、教育方式等差异性分析。因此,在结合外国高等教育经验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从我国国情、高等教育机制和体制、大学生素质能力与认知能力等多种角度出发进行深入研究,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便是塑造大学生成为高素质法治人才的重要培养环节。现如今,在互联网快速发展时代,大学生法律素质获取渠道也成多样性、便捷性,在获取法律知识和运用法律法规的同时要具有一定精准性。本研究通过明晰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时代使命,总结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历史经...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源起
    二、研究价值
        (一)理论价值
        (二)实践价值
    三、研究现状
        (一)国内大学法律素质教育研究现状
        (二)国外大学法律素质教育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视角
        (三)研究路径
第一章 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研究基础
    一、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内在规定
        (一)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内涵解读
        (二)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概念辨析
        (三)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要素特质
    二、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理论指导
        (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三)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
    三、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理论借鉴
        (一)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
        (二)态度改变理论
        (三)大众传播理论
第二章 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作用与价值
    一、促进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
        (一)有利于完善大学生全面素质结构
        (二)有利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维护高校安全稳定的现实需要
        (一)有利于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方式
        (二)有利于营造尊法守法的校园环境
        (三)有利于推进依法治校的发展进程
    三、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客观必然
        (一)有利于培养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二)有利于提供人民权益的法律保护
        (三)有利于加速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
第三章 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历史经验
    一、我国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第一阶段:孕育期
        (二)第二阶段:初创期
        (三)第三阶段:成长期
        (四)第四阶段:发展期
    二、国外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基本经验
        (一)英国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
        (二)美国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
        (三)日本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
    三、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经验反思及借鉴
        (一)我国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基本经验
        (二)国外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经验的可借鉴性原则
        (三)国外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基本经验
第四章 我国大学生法律素质及教育的现实困境
    一、大学生法律素质的现实问题
        (一)法律知识掌握有限
        (二)法律意识相对薄弱
        (三)法律能力有所欠缺
    二、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突出短板
        (一)重视程度不够
        (二)教学方法单一
        (三)师资队伍薄弱
    三、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问题成因
        (一)社会环境影响
        (二)育人过程偏差
        (三)主体意识缺失
第五章 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实践突破
    一、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实施体系构建
        (一)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实施体系创新的指导思想
        (二)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三维”教育体系构建
        (三)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三级”援助体系构建
    二、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育人环境营造
        (一)营造合力育人的舆论氛围
        (二)依托全体教师的示范引领
        (三)借力思政教育的平台优势
    三、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考核体系创新
        (一)确保考核机构的权威性
        (二)提高考核指标的科学性
        (三)推动考核平台的专业性
        (四)实现考核机制的动态性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深化依法治国实践亟须提升中小学法治教育实效[J]. 余雅风,吴会会.  中国教育学刊. 2018(03)
[2]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有机整合的实践研究——以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J]. 姜松梅,王于红.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7(30)
[3]高校校规:司法适用的正当性与适用原则[J]. 徐靖.  中国法学. 2017(05)
[4]我国法律教育职业化导向研究[J]. 李昕.  法制博览. 2017(26)
[5]对大学生法律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周世璞.  法制博览. 2017(25)
[6]高校法律课教育教学的改革研究[J]. 安梅.  高教探索. 2017(S1)
[7]习近平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内容、特点、价值[J]. 董文芳.  山东社会科学. 2017(06)
[8]试论宋代法律教育及其当代启示[J]. 刘畅.  开封大学学报. 2017(01)
[9]当前大学生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 文江玲.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7(02)
[10]协同创新理念下独立学院实践育人文化建设研究[J]. 李飞.  广西教育. 2016(43)

博士论文
[1]大学生法制教育价值取向变革研究[D]. 杨超.上海大学 2017
[2]大学生规范法律意识教育研究[D]. 于丽芬.大连理工大学 2016
[3]公民意识养成视阈下的大学生法律教育问题研究[D]. 蔡卫忠.山东大学 2014
[4]法治理念下大学生教育管理创新研究[D]. 夏民.南京师范大学 2014
[5]当代中国农民法律素质教育研究[D]. 刘荣华.东北师范大学 2013
[6]建国以来高校法制教育研究[D]. 宋婷.南开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依法治国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现实困境与路径构建[D]. 邓映婕.华东政法大学 2016
[2]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法律素养提升策略研究[D]. 左敬梅.温州大学 2016
[3]邓小平实践育人思想研究[D]. 皮璐璐.湖南大学 2014
[4]高校实践育人多维路径研究[D]. 张分分.河南大学 2014
[5]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体系建构研究[D]. 花卉.中国计量学院 2014
[6]当代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探析[D]. 贾志立.山东理工大学 2013
[7]高校辅导员介入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探究[D]. 舒芬.南昌大学 2012
[8]我国当代高校法制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D]. 朱真真.山东理工大学 2012
[9]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研究[D]. 张帆.渤海大学 2012
[10]在现行教材模式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法治教育教学研究[D]. 张国华.安徽医科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3824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3824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3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