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博士论文 >

马来西亚本科工程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4 15:32
  全球化和技术的快速发展驱使工程在社会中的作用起了很大变化,工程实践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实践性是工程教育的本质属性,也是工程教育从传统“科学范式”向现代“工程范式”转变的核心议题。但是,由于过度重视以培养科学家的模式培养工程师,没有厘清工程理论和实践的主次、先后关系,未明确工程实践能力的具体内涵,以致出现当前工程实践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工程师的实践能力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工程教育质量面临严峻的考验。本研究以马来西亚研究型大学大四的工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并运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围绕“如何提升工程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这一基本问题展开,力图全面分析工程实践培养的内涵及如何进行有效培养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两大重要议题。具体而言,论文逐层深入研究以下几个问题:(1)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工程的本质属性、内涵与意蕴有何改变?(2)面对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工程专业学生应该具备怎样的工程实践能力?(3)什么因素影响工程实践能力的形成?(4)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最佳模式有哪些?基于上述问题,本研究通过理论演绎、案例研究、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开展了一系列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论文的问卷内...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9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马来西亚本科工程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


图4.2工程实践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模型(修正后)??如图4.2所示,其结论指出,自我效能感与工程理念对于工程专业人士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起到最为重要的作用,自我效能感和工?

工程图,工程,课外活动,自我效能


课内活动?课外活动?自我效能感?工程观念??问题解决?工程应用?工程设计?工程沟通?工程团队?工程理解??能力?能力?能力?能力?合作能力?能力??图4.3工程实践能力不同维度的关键因素识别结果??如图4.3所示,各个工程实践能力角度中,课内活动、课外活动、自我效能??感与工程理念,所起到的作用有显著的差异。对于问题解决能力,自我效能感因??素和工程观念对其能力的提升产生影响,并且自我效能感因素的作用较为显著;??对于工程应用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课内活动、自我效能感和工程观念都具有支??配性影响,而且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比较显著;工程沟通能力的培养,基本上表现??为自我效能感;对于工程团队合作能力,自我效能感因素和工程观念对其能力的??提升产生影响;对于工程理解能力,则课内活动、课外活动、自我效能感和工程??观念均起到了主导培养作用,自我效能感和工程观念的作用较为明显。??课内活动对工程应用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工程沟通能力和工程理解能力有??显著影响,这说明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有接触到模拟和仿真的工程项目,他们也??时常组成工程小组共同讨论和解决工程问题。然而,由于许多项目的内容是仿真??和模拟现实工程活动中可能面对的问题,不是真正的工程问题,学生没有真实的??体会,总觉得自己的能力只能应付学校的仿真项目。因此,他们对自己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存有怀疑,觉得自己不具备企业所需求的能力。课内活动也没有对学??生的工程团队合作能力有显著性作用,因为在团队中缺乏与企业相一致的组织结??构框架,学生感觉不到自己在企业中工作,课堂的环境与真实企业的工作环境不??一样。在小组里都是同学,没有像企业中有项目经理、

工程图,学生,雇主,工程


工程理解能力??10%??团队合作能力、??s%?'?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18%??12%??工程设计能力??工程应用能‘?35%??-??图5.1学生认为最薄弱的环节??由于被试是大四学生,他们在大三经历过实习,清楚了解工程领域和雇主最??看重什么能力。因此,他们对自身能力的评价较为可靠。经过整理与归纳,分述??如下。??工程设计是工程最看重的能力,几乎所有的工程活动都涉及到工程设计。??(Q1-A-2)??工程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智力活动,我在实习之后发现我缺乏这方面的能??力。(Q1-B-2)??我从实习中发现工程规划为所有项目操作中一定要有的内容,但自身的工程??规划能力很差,我觉得学校在培养我们的工程设计能力上不够全面,我们无法与??企业接轨。(Q1-C-1)??工程师必须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我觉得我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虽然我学习了很多的工程知识。(Q1-C-3)??在实习的时候雇主看重我使用仪器设备和操作方法,我在大学中学习的只是??理论,到了实习场地(我)甚至还不如一个技术工人,只能等着别人教我。(Q1-D-2)??通过对大四学生的访谈发现由于他们对自己没有具备工程设计能力、工程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而感到沮丧。他们期待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习,结果发??现自己所具备的能力远远无法应付企业的要求,这无疑对他们的信心造成一定的??打击。??109??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就业能力: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 王艳,王伟,雷雳.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09)
[2]实践能力:哪项重要 哪项更强——关于我国工科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的调查研究[J]. 申超.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2016(01)
[3]基于大E理念与整体观的综合工程教育理念建构[J]. 邹晓东,翁默斯,姚威.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5(06)
[4]溯本求源: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三个回归[J]. 胡纵宇,刘芫健.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5(01)
[5]新工业革命背景下国际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动向[J]. 陈以一,李晔,陈明.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06)
[6]基于课程项目的工程思维能力培养与工程经验知识获取[J]. 邵华,吴静怡,奚立峰.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03)
[7]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J]. 温忠麟,叶宝娟.  心理科学进展. 2014(05)
[8]大学生自尊在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就业能力间的中介作用[J]. 黄玉纤,刘琴,杨茜,张进辅.  心理研究. 2014(01)
[9]SE-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李彤,张璇,王旭,柳青,康雁,王炜,赵娜.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01)
[10]工程实践能力指向与创新能力形成机理[J]. 卢艳青,李继怀,王力军.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4(01)

博士论文
[1]个体情绪智力与自我效能感对适应性绩效的影响研究[D]. 吴晓亮.昆明理工大学 2014
[2]面向产业需求的工程实践能力开发研究[D]. 余晓.浙江大学 2012
[3]回归工程实践: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研究[D]. 崔军.南京大学 2011
[4]高校培养创业型工程人才的方式研究[D]. 白逸仙.华中科技大学 2011
[5]工程教育再造的机理与路径研究[D]. 李晓强.浙江大学 2008
[6]高校知识转移的机理及效率研究[D]. 吴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6
[7]论学生实践能力发展[D]. 吴志华.东北师范大学 2006
[8]哲学视野中的能力管理[D]. 吕勇江.中共中央党校 2006
[9]B2C电子商务顾客价值与顾客忠诚度的关系研究[D]. 查金祥.浙江大学 2006
[10]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编制与应用[D]. 边玉芳.华东师范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强化工程类本科生实践能力的若干问题研究[D]. 姚茜.天津大学 2009
[2]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问题研究[D]. 姚秀颖.辽宁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3835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3835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5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