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政府时期以来美国战略界对华海权评估及其政策因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7 17:29
新世纪以来,中美关系在双边、地区及全球层面所具有的非同寻常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美互动进程本身的复杂性与结果的不可预期性,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将愈加通过海权维度予以集中呈现。在美国战略界看来,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家发展实践表明,中国正在加速由一个陆权国家向陆海复合型国家转变,“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无疑又增加了海权相较于陆权在确保国家安全、发展与繁荣方面的比重与分量,甚至不排除中国在未来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地区或全球型海洋大国的可能性。中国海权的崛起将成为影响中美关系未来走向以及地区重大利益的关键变量,这也意味着中国海权的发展正成为“一种现象”或是“一种问题”,美国需要予以认真对待,一旦战略应对失策,美国将付出类似于丧失地区主导地位的极其沉重的代价。鉴于此,美国战略界认为有必要对其发展现状与趋势做出客观、理性的评估与判断,既不宜过分夸大美国面临的风险与挑战,但也绝不忽视对美国国家安全及其领导地位可能造成切实影响的核心要素的考察。美方认为,无论从宏观战略层面还是具体实践层面看,中国海权的崛起对美国来说意义重大且影响深远,它将在未来一段时间成为塑造美国地区战略...
【文章来源】:国防科技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27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西太平洋地区岛链分布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印太视域下的中、美、印海上地缘博弈——表象与实质[J]. 季澄,宋德星.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17(05)
[2]后冷战时代的东亚海权:基于美国学界的文献考察[J]. 刘雨辰. 国外社会科学. 2016(05)
[3]美国战略界对华政策反思及其认知误区[J]. 杨卫东. 太平洋学报. 2016(06)
[4]论中美海权博弈的“二元性”[J]. 信强. 现代军事. 2016(06)
[5]后冷战时代美国海权发展的困惑与战略回归——兼论其中的中国因素[J]. 宋德星,蔡焱. 美国问题研究. 2015(02)
[6]航行自由:中美两国的分歧及对策[J]. 曹文振,李文斌. 国际论坛. 2016(01)
[7]与美国合作是战略,不是策略和权宜之计[J]. 牛军. 美国研究. 2015(06)
[8]美国《亚太海上安全战略》解读[J]. 晋军. 国际研究参考. 2015(10)
[9]美国战略界关于中国海军发展的评析述略[J]. 计秋枫,刘维娜.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15(05)
[10]论中国的重要海洋利益[J]. 胡波.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15(05)
博士论文
[1]论后冷战时代的海权[D]. 杨震.复旦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389957
【文章来源】:国防科技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27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西太平洋地区岛链分布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印太视域下的中、美、印海上地缘博弈——表象与实质[J]. 季澄,宋德星.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17(05)
[2]后冷战时代的东亚海权:基于美国学界的文献考察[J]. 刘雨辰. 国外社会科学. 2016(05)
[3]美国战略界对华政策反思及其认知误区[J]. 杨卫东. 太平洋学报. 2016(06)
[4]论中美海权博弈的“二元性”[J]. 信强. 现代军事. 2016(06)
[5]后冷战时代美国海权发展的困惑与战略回归——兼论其中的中国因素[J]. 宋德星,蔡焱. 美国问题研究. 2015(02)
[6]航行自由:中美两国的分歧及对策[J]. 曹文振,李文斌. 国际论坛. 2016(01)
[7]与美国合作是战略,不是策略和权宜之计[J]. 牛军. 美国研究. 2015(06)
[8]美国《亚太海上安全战略》解读[J]. 晋军. 国际研究参考. 2015(10)
[9]美国战略界关于中国海军发展的评析述略[J]. 计秋枫,刘维娜.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15(05)
[10]论中国的重要海洋利益[J]. 胡波.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15(05)
博士论文
[1]论后冷战时代的海权[D]. 杨震.复旦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3899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389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