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博士论文 >

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8 01:36
  从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要“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到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要确保到2020年总体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表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成为当前我国改善民生、保障居民共享现代化成果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与任务。义务教育是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个城乡二元结构明显、经济社会发展严重不平衡的发展中大国来说,实现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正因为如此,我国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如在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构建的基础上,通过对家长义务教育公共服务满意度与需求度的对比分析得出,被调查的14项服务中有10项服务已经实现了不同水平的均等。但从现实和政策评估的角度看,时至今日,我国义务教育公共服务的供给仍未完全有效地满足公民需求,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存在数量、质量、结构失衡和效率低下问题。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问题的原因相当复杂,既有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又有体制、机制等多方面的影响,其中,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作用机制不完善是其重...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相关问题研究
        (二) 义务教育均等化相关问题研究
        (三) 公共需求相关问题研究
        (四) 公共服务供给相关问题研究
        (五) 文献述评
    四、研究方法
        (一) 文献法
        (二) 问卷调查法
        (三) 访谈法
    五、逻辑思路与结构安排
        (一) 逻辑思路
        (二) 结构安排
第一章 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概念与理论依据
    一、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概念
        (一) 公共服务
        (二) 义务教育公共服务
        (三) 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依据
        (一) 政治学视角:社会契约论
        (二) 经济学视角: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
        (三) 管理学视角:新公共管理理论
第二章 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标准与作用机制
    一、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标准
        (一)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的分析
        (二) 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的构建
    二、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作用机制
        (一) 义务教育公共服务的需求分析
        (二) 义务教育公共服务的供给分析
        (三) 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作用机制的构建
第三章 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背景与改革措施
    一、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背景
        (一)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 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客观需要
        (三)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要求
    二、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改革措施
        (一) 加大硬件办学条件建设
        (二) 加强教师和校长队伍建设
        (三) 实施“两免一补”政策
        (四) 优化各类后勤保障服务
第四章 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成效与问题
    一、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成效
        (一) 义务教育公共服务满意度的实证调查
        (二) 义务教育公共服务需求度的实证调查
        (三) 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成效的数据分析
    二、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问题
        (一) 义务教育公共服务数量供给不足
        (二) 义务教育公共服务质量尚未实现优质多样
        (三) 义务教育公共服务结构失衡
        (四) 义务教育公共服务效率低下
第五章 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义务教育公共服务需求表达机制不完善
        (一) 家长对义务教育公共服务需求表达意愿不强烈
        (二) 家长对义务教育公共服务需求表达的途径不畅
    二、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决策机制不完善
        (一) 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决策信息系统不完善
        (二) 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决策咨询系统不完善
    三、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不完善
        (一) 义务教育公共服务缺乏充足的财政支持
        (二) 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单一化
        (三) 义务教育公共服务缺乏完善的问责制度
第六章 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建议
    一、畅通义务教育公共服务需求表达机制
        (一) 提高公民进行义务教育公共服务需求表达的意愿与能力
        (二) 畅通义务教育公共服务需求表达的途径
    二、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决策机制
        (一) 加强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决策信息数据库建设
        (二) 健全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决策咨询机构
        (三) 加强义务教育决策咨询中公民参与的制度化建设
    三、完善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一) 完善义务教育公共服务经费保障机制
        (二) 构建义务教育公共服务的多元供给体系
        (三) 加强义务教育公共服务的问责制度建设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家长问卷
附录2 教育行政管理人员访谈提纲
附录3 中小学校长访谈提纲
附录4 家长访谈提纲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豫南地区小学生校服审美性需求调查分析[J]. 周稚雅.  艺术科技. 2016(11)
[2]义务教育治理的多中心体制:内涵、机制与实践路径[J]. 王猛.  教育发展研究. 2016(18)
[3]“新华社五问‘毒跑道’”系列组稿的幕后故事[J]. 李丽,树文,周凯.  中国记者. 2016(07)
[4]二十年中国校服之“现状”[J]. 刘宗宝,吴维煊.  人民教育. 2016(09)
[5]教育行政问责制的理论图谱[J]. 井凯笛.  科学经济社会. 2015(01)
[6]加快新型教育智库建设 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J]. 郝平.  教育研究. 2015(01)
[7]城市公共服务需求表达机制研究:一个分析框架[J]. 陈水生.  复旦公共行政评论. 2014(02)
[8]淡漠与需求:农村公共服务表达问题研究[J]. 夏玉珍,杨永伟.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6)
[9]义务教育阶段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业现状与对策[J]. 张欣.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4(04)
[10]农村校车服务有效供给:私人选择还是公共选择[J]. 董少林,蔡永凤.  财经科学. 2014(06)

博士论文
[1]我国农村地区公共品的需求表达机制研究[D]. 黄洪.西南财经大学 2010
[2]基于农户视角的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研究[D]. 刘小锋.浙江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北京市海淀区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研究[D]. 王实.首都体育学院 2015
[2]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制度创新研究[D]. 赵蕾.西北师范大学 2014
[3]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问题研究[D]. 孙靖.东北财经大学 2010
[4]公共物品供给中的需求显示机制研究[D]. 姚卫.湖南大学 2010
[5]基础教育需求表达机制研究[D]. 郝艳伟.华东师范大学 2010
[6]教育资源分配视角下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研究[D]. 张朝强.重庆大学 2010
[7]农村公共产品需求表达机制研究[D]. 汪志芳.华中科技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413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5413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7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