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博士论文 >

“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22 04:06
  大学生就业教育处于高校人才培养“最后一公里”的关键环节,是一项集思想性、科学性和时代性于一体的特殊的教育实践活动;表面上它是以促进大学生就业为目的,实质上同样担负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功能。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战略的提出,大学生面临的就业方式、就业结构、就业形势等都将发生深刻的变化。推动大学生由就业转向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就成为“双创”的客观要求。由此,要求大学生就业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模式、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调整,以推动大学生在契合“双创”要求的同时,树立理性的就业创业观念,实现职业稳定发展。本研究分为导论、六章和结论导论部分:回答了“双创”视阈下开展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的原因。大学生就业难、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发展变化、大学生就业教育面临的发展困境是提出本论题的主要缘由。助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彰显就业教育的时代价值、推动就业教育学科发展是研究的理论意义。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提高就业教育实效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其实践意义。另外,通过文献梳理,对当前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分析,明确了当前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并提出了研究...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8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


“双创”或创新创业教育是否能帮助您实现就业(学生卷)

大学生就业,不重视,教师,创新创业


55.59%(图 2-3)表示“不好说”,18.53%的表示“一般”重视,仅有 3.24%(图2-3)认为“重视”。因此,从大学生就业教育教师的态度不难看出,目前高校对大学生就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容乐观;这一现象,实质上也反映出目前许多高校并没有结合“双创”形势,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教育工作。由此,可以推知,高校在宣传“双创”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并没有相应的发挥就业教育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或创业中的作用。可见,目前大学生就业教育教师和大学生群体对大学生就业教育的重要性认知偏低。这实际上也反映出,目前高校缺乏对大学生就业教育重要性的宣传;或者说,目前高校对大学生就业教育的价值定位不高,在深化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时,并没有相应改进和加强大学生就业教育,致使大学生就业教育存在相对被“弱化”的问题。面对“双创”视阈下,高校实施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造成许多人片面的认为“大学生就业教育不重要了”,或者“创新创业教育可以代替大学生就业教育”。正如有学者提出的“高等教育要从就业教育走向创业教育。”[1]因此,“双[1]欧阳峣.实现从就业教育到创业教育的转变[J].中国高教研究,2004(6):22-24.

大学生就业,教育工作,教师


针对大学生就业教育教师关于“目前贵校是否重视大学生就业教育工作”的调查,结果显示,22.65%(图 2-3)的大学生就业教育教师认为“不重视”,55.59%(图 2-3)表示“不好说”,18.53%的表示“一般”重视,仅有 3.24%(图2-3)认为“重视”。因此,从大学生就业教育教师的态度不难看出,目前高校对大学生就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容乐观;这一现象,实质上也反映出目前许多高校并没有结合“双创”形势,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教育工作。由此,可以推知,高校在宣传“双创”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并没有相应的发挥就业教育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或创业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科化特性与发展取向研究[J]. 王占仁.  教育研究. 2016(03)
[2]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就业形势的变化与政策创新[J]. 蔺思涛.  中州学刊. 2015(02)
[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行为选择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宁波市6所高校的调查分析[J]. 姜明伦,李战国,颜小芳,莫佳杰.  高教探索. 2015(02)
[4]提升高职就业质量 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J]. 黄碧珠.  中国高等教育. 2015(02)
[5]经济增长与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非一致性分析——基于需求视角[J]. 赵俊英.  湖北社会科学. 2015(01)
[6]新常态下就业面临的挑战[J]. 张车伟.  社会观察. 2015(01)
[7]灵活就业:市场新常态下大学生创业新解读[J]. 高文兵.  中国高等教育. 2014(23)
[8]经济增长新常态下的就业问题探析——为何经济增速放缓就业依然稳定增长[J]. 张启良.  统计与咨询. 2014(05)
[9]法国青年就业政策对破解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启示[J]. 田文泉,桂泽元.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4(05)
[10]新常态的冷思考[J]. 文魁.  前线. 2014(10)

硕士论文
[1]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D]. 武沁宇.吉林大学 2014
[2]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构建[D]. 杨丽.复旦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5457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5457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3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