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考试试题著作权问题研究 ——以国家统一考试试题为中心
发布时间:2022-01-19 17:07
考试是水平检测、能力考核、人才选拔的有效手段。考试已经不仅关涉每个人的入学、就业、晋升、晋职等切身利益,也是国家与社会甄别、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试题则是考试功能得以有效实现的关键因素。试题命制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事情,需要命题人员创造性智力活动的付出。试题往往具有很高程度的独创性,符合作品构成要件,应受著作权保护。但是,考试试题著作权问题经常被漠视,这也导致相关著作权争议的产生,特别是近十多年来我国发生了一些颇有社会影响的案件,如ETS诉新东方学校侵犯著作权和商标专用权纠纷案、GMAC诉新东方学校侵犯著作权和商标专用权纠纷案、胡浩波诉教育部考试中心侵犯著作权纠纷案、何平诉教育部考试中心侵犯著作权纠纷案、胡浩波因相关图书使用了包含其作品的高考试题而分别起诉机械工业出版社等六家出版社侵犯著作权纠纷案、国家医考中心诉陕西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等侵犯著作权纠纷案等。公共考试试题特别是国家统一考试试题的著作权问题已经进入公众的视野并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公共考试试题所涉及的著作权问题主要包括公共考试试题本身是否应受著作权保护、公共考试试题的命制使用他人作品的著作权问题、公共考试试题后续利用中的著作权问题...
【文章来源】: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14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范围
三、文献综述
(一)公共考试试题是否应受著作权保护
(二)公共考试试题使用他人作品著作权问题
(三)公共考试试题著作权的归属与行使
四、研究意义
五、研究创新
第一章 公共考试试题的可版权性
一、属于文学、艺术、科学领域的智力成果
二、属于著作权法规定的作品类型——汇编作品
三、具有独创性
(一)独创性的内涵
(二)汇编作品的独创性
(三)试题独创性的表现
(四)试题独创性的判断
四、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
五、法律未将公共考试试题排除保护范围
六、公共考试试题著作权保护的实践
(一)我国公共考试试题著作权保护的实践
(二)域外公共考试试题著作权保护的实践
小结
第二章 公共考试试题著作权保护的正当性
一、著作权法的价值目标与公共考试试题著作权保护
(一)著作权法的价值目标
(二)公共考试试题著作权保护是实现著作权法价值目标的要求
二、公共考试试题著作权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利益平衡
三、公共考试试题著作权保护与公共利益
四、公共考试试题著作权保护的意义
(一)符合我国考试制度改革发展的趋势
(二)有利于公共考试试题所涉著作权诸问题的便捷高效解决
(三)有利于遏制公共考试试题的过度开发
(四)公共考试试题著作权保护的其他意义
小结
第三章 公共考试试题中对他人作品的使用
一、著作权的限制
(一)著作权的限制与著作权效力划定的关系
(二)著作权的限制及其反限制
(三)著作财产权的限制
(四)著作人身权的限制
二、为公共考试使用他人作品属于合理使用
(一)符合“三步检验法”的基本要求
(二)具备适用合理使用限制的正当性与合理性
(三)不宜适用法定许可使用制度
(四)举办考试合理使用相关立法例
三、单独创设举办考试合理使用的规定
(一)我国执行公务合理使用制度的立法缺陷与实践困境
(二)执行公务合理使用域外相关立法例考察及评析
(三)为公共考试使用他人作品不应属于执行公务
(四)单独创设举办考试合理使用规定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四、举办考试合理使用他人作品的条件
(一)须为他人已经公开发表之作品,且作者未声明保留
(二)须尊重作者署名权
(三)须尊重作者的保护作品完整权
(四)仅限于考试之用
(五)举办考试合理使用的其他条件
小结
第四章 公共考试试题的后续利用
一、公共考试试题著作权的归属
(一)依法人作品确定的著作权归属
(二)依汇编作品确定的著作权归属
(三)依演绎作品确定的著作权归属
(四)依职务作品确定的著作权归属
(五)依委托作品确定的著作权归属
二、公共考试试题中可以自由使用的对象
三、公共考试试题著作权行使的限制
四、公共考试试题后续利用中的困境及其破解
(一)公共考试试题后续利用中的困境
(二)相应解决方案
小结
第五章 就试题著作权问题完善我国著作权法的建议
一、创设举办考试合理使用规定的立法建议
二、执行公务合理使用法律规定的修改建议
三、创设公共考试试题著作权的行使与限制的相关规定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著作权法不适用对象研究——以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为视角[J]. 冯晓青,徐相昆. 武陵学刊. 2018(06)
[2]著作权法定许可的立法论证原则[J]. 付继存. 学术交流. 2017(09)
[3]托福考试知识产权保护及对我国的启示[J]. 朱雪莲.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3)
[4]论汇编作品的著作权保护[J]. 王迁. 法学. 2015(02)
[5]论试卷的著作权问题[J]. 曹昭明. 公民与法(法学版). 2014(12)
[6]汇编作品主编享有著作权以付出创造性劳动为依据[J]. 颜峰,夏利华. 人民司法. 2014(24)
[7]对内容完整的古籍加标点不产生演绎作品[J]. 李自柱. 人民司法. 2014(22)
[8]著作权法上公共领域理论的误读及其批判[J]. 黄汇. 知识产权. 2014(08)
[9]汇编作品的可版权性要素及其合法性要件——以期刊作品为例[J]. 卢海君. 中国编辑. 2014(02)
[10]我国著作权客体制度检讨[J]. 杨利华. 法学杂志. 2013(08)
硕士论文
[1]高考试卷的著作权问题研究[D]. 郑升建.西南政法大学 2016
[2]论试卷的版权保护[D]. 杨爱葵.华中科技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97243
【文章来源】: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14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范围
三、文献综述
(一)公共考试试题是否应受著作权保护
(二)公共考试试题使用他人作品著作权问题
(三)公共考试试题著作权的归属与行使
四、研究意义
五、研究创新
第一章 公共考试试题的可版权性
一、属于文学、艺术、科学领域的智力成果
二、属于著作权法规定的作品类型——汇编作品
三、具有独创性
(一)独创性的内涵
(二)汇编作品的独创性
(三)试题独创性的表现
(四)试题独创性的判断
四、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
五、法律未将公共考试试题排除保护范围
六、公共考试试题著作权保护的实践
(一)我国公共考试试题著作权保护的实践
(二)域外公共考试试题著作权保护的实践
小结
第二章 公共考试试题著作权保护的正当性
一、著作权法的价值目标与公共考试试题著作权保护
(一)著作权法的价值目标
(二)公共考试试题著作权保护是实现著作权法价值目标的要求
二、公共考试试题著作权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利益平衡
三、公共考试试题著作权保护与公共利益
四、公共考试试题著作权保护的意义
(一)符合我国考试制度改革发展的趋势
(二)有利于公共考试试题所涉著作权诸问题的便捷高效解决
(三)有利于遏制公共考试试题的过度开发
(四)公共考试试题著作权保护的其他意义
小结
第三章 公共考试试题中对他人作品的使用
一、著作权的限制
(一)著作权的限制与著作权效力划定的关系
(二)著作权的限制及其反限制
(三)著作财产权的限制
(四)著作人身权的限制
二、为公共考试使用他人作品属于合理使用
(一)符合“三步检验法”的基本要求
(二)具备适用合理使用限制的正当性与合理性
(三)不宜适用法定许可使用制度
(四)举办考试合理使用相关立法例
三、单独创设举办考试合理使用的规定
(一)我国执行公务合理使用制度的立法缺陷与实践困境
(二)执行公务合理使用域外相关立法例考察及评析
(三)为公共考试使用他人作品不应属于执行公务
(四)单独创设举办考试合理使用规定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四、举办考试合理使用他人作品的条件
(一)须为他人已经公开发表之作品,且作者未声明保留
(二)须尊重作者署名权
(三)须尊重作者的保护作品完整权
(四)仅限于考试之用
(五)举办考试合理使用的其他条件
小结
第四章 公共考试试题的后续利用
一、公共考试试题著作权的归属
(一)依法人作品确定的著作权归属
(二)依汇编作品确定的著作权归属
(三)依演绎作品确定的著作权归属
(四)依职务作品确定的著作权归属
(五)依委托作品确定的著作权归属
二、公共考试试题中可以自由使用的对象
三、公共考试试题著作权行使的限制
四、公共考试试题后续利用中的困境及其破解
(一)公共考试试题后续利用中的困境
(二)相应解决方案
小结
第五章 就试题著作权问题完善我国著作权法的建议
一、创设举办考试合理使用规定的立法建议
二、执行公务合理使用法律规定的修改建议
三、创设公共考试试题著作权的行使与限制的相关规定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著作权法不适用对象研究——以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为视角[J]. 冯晓青,徐相昆. 武陵学刊. 2018(06)
[2]著作权法定许可的立法论证原则[J]. 付继存. 学术交流. 2017(09)
[3]托福考试知识产权保护及对我国的启示[J]. 朱雪莲.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3)
[4]论汇编作品的著作权保护[J]. 王迁. 法学. 2015(02)
[5]论试卷的著作权问题[J]. 曹昭明. 公民与法(法学版). 2014(12)
[6]汇编作品主编享有著作权以付出创造性劳动为依据[J]. 颜峰,夏利华. 人民司法. 2014(24)
[7]对内容完整的古籍加标点不产生演绎作品[J]. 李自柱. 人民司法. 2014(22)
[8]著作权法上公共领域理论的误读及其批判[J]. 黄汇. 知识产权. 2014(08)
[9]汇编作品的可版权性要素及其合法性要件——以期刊作品为例[J]. 卢海君. 中国编辑. 2014(02)
[10]我国著作权客体制度检讨[J]. 杨利华. 法学杂志. 2013(08)
硕士论文
[1]高考试卷的著作权问题研究[D]. 郑升建.西南政法大学 2016
[2]论试卷的版权保护[D]. 杨爱葵.华中科技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972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597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