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工资差异的经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工资差异的经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明显得到提升。然而,在城镇居民收入不断提升的同时,城镇劳动力市场中一直存在严重的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之间的市场分割。本文在对工资差异理论及其经验研究方法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应用微观经济计量方法,对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中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之间的工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不同劳动力群体间的工资差异也自然而然地受到了诸多经济学者的关注。在工资差异理论的发展历程中,主要有三种理论广泛运用,分别是补偿性工资差异理论、新古典学派工资差异理论、歧视和劳动力市场分割导致的工资差异理论。补偿性工资差异理论认为,工作安全程度、工作承担责任和工作成功可能性等工作场所差异将导致相同特征的劳动力工资水平存在明显差异。新古典学派工资差异理论认为,劳动力个体的工资水平与其所具有的人力资本水平有关,且个体在生产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是工资的函数,因而工资增加将会提高生产效率。歧视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中针对某群体的歧视导致了劳动力个体间的工资差异。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使得处于不同市场中企业具有不同的垄断权,因而可以为劳动力支付不同的工资。 依据劳动力市场工资差异相关理论,大量经济学者给出了群体间工资差异的分解方法,包括传统的工资差异经验研究方法、工资分布上的工资差异经验研究方法、考虑到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工资差异经验研究方法以及考虑区域经济因素的工资差异经验研究方法。随着经验研究方法的发展,,经济学者基于不同数据对劳动力市场中不同群体间的工资差异进行了分析。本文结合中国实际,对中国劳动力市场中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间的工资差异进行系统分析。 首先,依据2007年中国城镇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建立Mincer工资方程,并应用Heckman两步骤方法消除样本选择偏差,对工资方程进行回归,借鉴Oaxaca和Blinder的工资差异分解方法,对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的总体工资差异进行分解。分析结果表明,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劳动力之间存在明显的工资差异。国有部门的工资水平明显高于非国有部门的工资水平,且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间的劳动力人力资本差异导致的工资差异为0.11,占总体工资差异的45%,劳动力市场所有制分割导致的部门间工资差异为0.13,占总体工资差异的55%。因此,政府部门设计和实施公平的就业制度和工资制度,消除劳动力流动的障碍,将不仅有助于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间工资差异的缩小,而且有助于中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增长。 其次,依据2002年和2007年的中国城镇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应用微观经济计量方法和工资差异分解方法分析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间工资差异的变动。分析结果表明,2002年至2007年间,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间的小时工资对数差异由0.29降至0.23,但所有制因素导致的部门间工资差异却在增大,表明部门间工资差异的缩小主要是由两部门间劳动力特征差异的缩小导致的。因此,政府部门在努力提高国有部门劳动效率的同时,努力消除劳动力在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间的流动障碍,消除国有企业对市场的垄断,将有助于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间工资差异的缩小。 再次,依据2007年中国城镇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建立工资方程的分位数回归模型,并应用M-M分解方法,分解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工资分布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在工资分布的所有分位数上,非国有部门的工资水平均明显低于国有部门的工资水平。随着分位点的提高,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间的工资差异表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部门间工资差异的缩小主要由部门间劳动力个体特征差异的缩小导致。因此,针对低收入群体,政府部门应努力提高非国有部门的劳动力的教育和经验水平,促进其工资水平的提高;针对高收入群体,应消除垄断等所有制分割因素带来的工资差异,使其工资更加市场化,才能有效地缩小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间的工资差距。 最后,依据2007年中国城镇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建立城镇居民工资方程的多层模型,对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的工资方程分别进行回归,进而分析地区经济环境对部门间工资差异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地区市场化水平的提高对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的工资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也将使得所有制分割等因素导致的部门间工资差异增大;失业率的上升对国有部门的工资获得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非国有部门工资获得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因而地区失业率的提高将使得所有制分割等因素导致的部门间工资差异增大。因此,政府在注重提高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的同时,应均衡各地区的发展,提高欠发达地区的市场化水平,更应注重社会的公平性,加大劳动力资源在不同地区之间的流动,将有助于缩小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之间的工资差异。 本文的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理解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中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间工资差异的来源,把握劳动力市场的运行规律,而且有助于劳动力市场公共政策的评价与设计,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工资差异 国有部门 非国有部门 劳动力市场 微观经济计量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249.24
【目录】:
- 中文摘要4-7
- Abstract7-13
- 引言13-16
- 第1章 工资差异理论16-27
- 1.1 补偿性工资差异理论16-18
- 1.2 新古典学派工资差异理论18-22
- 1.3 工资歧视理论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22-24
- 1.4 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工资差异的理论阐释24-27
- 第2章 工资差异经验研究方法及其应用27-38
- 2.1 传统的工资差异经验研究方法及其应用27-31
- 2.2 工资分布上的工资差异经验研究方法及其应用31-34
- 2.3 基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工资差异经验研究方法及其应用34-36
- 2.4 考虑区域因素的工资差异经验研究方法及其应用36-38
- 第3章 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的工资差异38-46
- 3.1 部门间工资差异的统计描述39-40
- 3.2 工资方程的设定40-42
- 3.3 部门间工资差异分解方法42-43
- 3.4 部门间工资差异分解43-45
- 3.5 本章小结45-46
- 第4章 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工资差异的变动46-57
- 4.1 部门间工资差异变动的统计描述46-50
- 4.2 工资方程的设定50-51
- 4.3 部门间工资差异变动分解方法51-52
- 4.4 部门间工资差异变动分析52-55
- 4.5 本章小结55-57
- 第5章 工资分布上的部门工资差异57-68
- 5.1 部门间工资分布差异的统计描述58-61
- 5.2 工资方程的分位数回归模型61
- 5.3 工资分布上的工资差异分解方法61-62
- 5.4 部门间工资分布差异分解62-66
- 5.5 本章小结66-68
- 第6章 区域经济因素对部门间工资差异的影响68-79
- 6.1 不同地区部门间工资差异的统计描述69-71
- 6.2 工资方程的多层模型71-76
- 6.3 考虑地区因素的部门间工资差异分解76-78
- 6.4 本章小结78-79
- 结论79-81
- 参考文献81-92
- 致谢92-93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9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欣欣;;我国国有部门与非国有部门工资决定机制差异的实证研究[J];产业经济评论;2008年01期
2 薛欣欣;;不同所有制部门工资差异的行业分布特征分析[J];产业经济评论;2010年01期
3 章元;陆铭;;社会网络是否有助于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水平?[J];管理世界;2009年03期
4 葛玉好;;工资分布的性别差异:分位数分解方法[J];上海经济研究;2007年04期
5 张世伟;郭凤鸣;;城市劳动力市场中性别工资差异的变动——基于固定效应模型的研究途径[J];经济评论;2010年04期
6 黄爱军;如何看待我国的贫富差距问题[J];经济问题探索;2000年06期
7 潘胜文;;典型垄断行业职工收入状况分析及对策[J];经济问题探索;2009年01期
8 李荻;张俊森;赵耀辉;;中国城镇就业所有制结构的演变:1988—2000年[J];经济学(季刊);2005年S1期
9 郭继强;姜俪;陆利丽;;工资差异分解方法述评[J];经济学(季刊);2011年02期
10 邢春冰;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工资决定机制考察[J];经济研究;2005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凤鸣;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中性别工资差异的经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贾朋;最低工资的就业效应和收入分配效应[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工资差异的经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19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61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