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博士论文 >

“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学“教、学、评”一致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5-01-04 02:39
  我国正处于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的“三新”时代,本轮课程改革最大的亮点就是提炼学科核心素养并建立学业质量标准,倡导“教、学、评”一体化。然而,这一课程改革的亮点却成为课程改革的难点,基于“素养为本”的“教、学、评”一致性的问题成为了课程改革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许多研究认为,课堂中“教、学、评”保持一致能够落实教学目标,指向有效教学。不过当前相关研究多为理论的探讨,因此对教学实践中“教、学、评”一致性的实际情况知之甚少。为了让“教、学、评”一致性充分发挥其作用,需要对其展开深入探究。本研究在“素养为本”的取向下检视了我国高中化学课堂中“教、学、评”一致性的现状,主要回答了两个问题:(1)高中化学课堂中“教、学、评”一致性的程度如何;(2)影响高中化学课堂中“教、学、评”一致性的因素有哪些。文章首先分析了相关概念并进行了理论阐述,认为“教、学、评”一致性是指在整个课堂教学系统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三个要素的协调配合的程度,三者应该围绕共同的目标(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开。这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业质量,并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其特征为教学目标源...

【文章页数】:20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
        二、国内相关研究
        三、文献述评
    第三节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素养为本”的“教、学、评”一致性概念及其理论
    第一节 核心概念及其内涵
        一、“素养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教、学、评”一致性
    第二节 “素养为本”的“教、学、评”一致性的标准及实现条件
        一、“教、学、评”一致性的参照标准
        二、“教、学、评”一致性的实现条件
    第三节 “素养为本”的“教、学、评”一致性的主要功能
        一、“教、学、评”一致性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法则
        二、“教、学、评”一致性是提升学生学业质量水平的助推器
        三、“教、学、评”一致性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第四节 “素养为本”的“教、学、评”一致性的取向及特征
        一、“教、学、评”一致性的认知取向
        二、“教、学、评”一致性的核心特征
第二章 “素养为本”的“教、学、评”一致性的分析框架
    第一节 基于“素养为本”的课程实施的取向问题
    第二节 “教、学、评”一致性分析的理论依据
        一、典型一致性分析框架的局限性
        二、“教、学、评”一致性三因素模型
        三、两个重要的课程实施分析框架
    第三节 “教、学、评”一致性分析框架的构建
        一、分析框架的初步设想
        二、分析框架的修正完善
第三章 高中化学“教、学、评”一致性的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方法
    第二节 研究对象
        一、研究地区
        二、研究参与者
    第三节 资料收集
        一、资料收集概述
        二、资料来源
    第四节 资料分析
        一、资料的编号
        二、资料的分析
        三、研究信度、效度
第四章 高中化学“教、学、评”一致性的程度分析
    第一节 甲学校参与教师“教、学、评”一致性程度分析
        一、A教师“教、学、评”一致性程度
        二、B教师“教、学、评”一致性程度
        三、C教师“教、学、评”一致性程度
    第二节 乙学校参与教师“教、学、评”一致性程度分析
        一、D教师“教、学、评”一致性程度
        二、E教师“教、学、评”一致性程度
    第三节 丙学校参与教师“教、学、评”一致性程度分析
        一、F教师“教、学、评”一致性程度
        二、G教师“教、学、评”一致性程度
    第四节 丁学校参与教师“教、学、评”一致性程度分析
        一、H教师“教、学、评”一致性程度
        二、J教师“教、学、评”一致性程度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中化学“教、学、评”一致性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调查统计与分析
        一、原因统计分析
        二、目标要素分析
        三、素养特征分析
    第二节 影响因素分析
        一、数据处理
        二、研究结果
    第三节 模型建构与结论分析
        一、理论模型建构
        二、研究结论分析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反思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构建了“素养为本”的“教、学、评”一致性分析框架
        二、高中化学课堂中总体“教、学、评”一致性程度较低
        三、揭示了影响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评”一致性因素
    第二节 提升“教、学、评”一致性的对策
        一、在实践中倡导“素养为本”的教学理念
        二、优化化学感知课程的“教、学、评”设计
        三、保障外部评价与课程目标的一致性
        四、着力发展化学教师的课堂评价素养
        五、落实“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策略
    第三节 研究反思与展望
        一、研究反思
        二、研究展望
附录
    附录一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第四章编码依据)
    附录二 参与高中教师基本信息收集表
    附录三 实施课堂观察的听课记录纲要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40227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40227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c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