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中国学校体育教育人文向度的失落与重构
本文关键词:近代以来中国学校体育教育人文向度的失落与重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二十一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国家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的竞争。从这个角度来讲,一国竞争力取决于整体国民素质的高低,而国民素质又取决于教育质量的好坏。因此,可以说教育从根本上承担了提升一国竞争力的任务。包括体育在内的教育面对的是具体的活生生的人,而人是有意识有思想的,教育在面对受众的时候需要考虑其主观能动性,在充分激发个体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主观能动性才能得到发挥,有了主动学习就开启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里程,教育也才能最终实现其育人目标。 体育教育担负着发展人的身体的首要任务,但如果看不到体育教育包涵的人文教育价值内涵,片面追求体育教育对人的生物性改造将导致学生的畸形发展。学校体育教育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来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国,它贯穿于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整个学校教育实践过程,但一直以来我们的学校体育教育实际处于边缘状态,它仅被当做维持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的工具。自近代开辟学校体育教育以来,虽然学校体育思想经历了从“军国民体育”到“三基”体育思想再到“健康第一”的体育思想的变迁,反映出人们对学校体育教育认识的深化,但体育所富含的人文精神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校体育教育实践活动事实上依旧在“生物体育观”上面徘徊,看不到学生作为“人”的主体性需求和价值,最终导致学生喜爱体育但不喜爱体育课的现象,更导致学生体质连年下滑。虽然造成此种情形固然有多方原因,但作为以提高学生身体健康为己任的学校体育教育恐怕难辞其咎。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全球化时代,世界已经变成了地球村,在各国、各地区之间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可以说,人人都成了世界公民,即使他没有跨出国门,他也可能会受到外部世界的影响。体育本身就是无国界的,它所具有的公平公正的普世价值是对全人类人文精神的最好的注解,体育在对人的人文精神的培养上具有先天的优势。人文体育教育既不是一种教育模式,也不是一种教育方法,被当作一种教育理念或许更为贴切。它倡导将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注入整个体育教育系统,在体育教育中以学生为本,重视体育的人文性,使体育活动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现高层次的统一,以体现体育作为一种教育形态对人的终极关怀,那便是通过体育教育造就具有健全人格的全面发展的个体,以使受教育者得到从身体到心灵包括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良好发展,能以合格的世界公民姿态而存在,成为置身于世界体系中具有全球视野的人。 出于对受教育者作为“人”的主体性的尊重,本研究着眼于人文主义的视角来探讨体育教育活动,运用历史的、辩证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梳理了近代以来自西方体育教育传入中国后我国的体育教育的人文脉络;分析了体育教育人文精神缺失的现状及原因;回顾了人文与体育教育分合的历程演变: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提出体育教育回归人文教育的策略;并对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提出了要求。全文主要分为3个部分: 第一部分:回顾近代以来中国学校体育简史并在其人文向度上做出评析。 第二部分:剖析了学校体育人文性缺失的原因。 第三部分:对学校体育的人文重构。 研究结果表明: 1、以人文的视角来看,近代以来中国学校体育教育的历史就是一部人文缺失(1840至1921,“军国民体育”)——人文初现(1921至1949,“自然主义体育”)——人文失落(1949至1978)——人文重构(1978至今,人本复兴)的历史。 2、造成学校体育人文性缺失的原因有客观上的中西文化差异,也有主观方面对学校体育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因素,并且以主观原因为主。学校体育的问题并非仅仅只是学校体育(甚至是学校教育)的问题展示,它有着深刻的历史因素,而这些因素包含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困境中。 3、本文的观点包括:厘清学校体育目的和手段的关系是为提倡人文体育教育的第一步;注重学校体育教育的过程,体育的人文性蕴藏在体育教育的过程中而不是处于结果的一种状态;学校体育人文性缺失所暴露的问题是自基础教育阶段就偏离人文教育的问题的积累,包括体育课教学、校内课外体育、校际体育在内的学校体育应和社区体育以及家庭体育实现整合。 4、学校体育的目的和手段的混淆、把体育用以对人的影响的手段作为体育的目的,是学校体育始终跳不出围绕体质、技能打转从而丧失体育人文性的重要原因。本文以超越的眼光看待学校体育目的和手段的关系,把学校体育定位于用体育的手段实现全人教育的目的服务。以人文视角来理解体育、理解学校体育对造就真正自由幸福的人的作用,则必须超越百年来的工具理性以及政治的束缚,回归体育的人文向度。 5、为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文体育教育的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接受人文学科的熏陶,必须实现角色转变,必须从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积极营造适宜学生自由发展的良好氛围。
【关键词】:人文 人文精神 体育教育 健全人格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807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13
- 1 绪论13-33
- 1.1 问题的提出13-18
- 1.2 研究思路18-19
- 1.2.1 本文力图探寻的问题18
- 1.2.2 本文的基本框架18-19
- 1.3 研究方法19-20
- 1.3.1 文献资料法19
- 1.3.2 逻辑分析法19
- 1.3.3 历史研究法19-20
- 1.3.4 案例分析法20
- 1.4 相关研究综述20-26
- 1.4.1 人文讨论的背景20-21
- 1.4.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21-24
- 1.4.3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24-26
- 1.5 相关核心概念的界定26-31
- 1.5.1 人文26-27
- 1.5.2 人文主义27-29
- 1.5.3 人文关怀29-30
- 1.5.4 人文精神30
- 1.5.5 健全人格的界定及内涵30-31
- 1.6 研究创新特色及不足31-33
- 1.6.1 研究创新与特色31-32
- 1.6.2 研究不足之处32-33
- 2 学校体育教育人文属性的内涵33-41
- 2.1 人文体育教育提出的语境33-35
- 2.1.1 社会变迁对人文体育教育提出要求33
- 2.1.2 素质教育的语境33-34
- 2.1.3 “终身体育”的语境34-35
- 2.2 学校体育教育的人文向度35-36
- 2.3 人文体育教育的立论基础36-41
- 2.3.1 人本主义心理学关于健康人格与自我实现的理论36-40
- 2.3.2 教育学关于素质教育的理论40-41
- 3 近代以来中国学校体育教育的人文向度41-52
- 3.1 1840鸦片战争——1911辛亥革命41-45
- 3.1.1 洋务运动时期的学校体育41-42
- 3.1.2 维新运动时期的学校体育42-44
- 3.1.3 《壬寅·癸卯学制》(1904光绪29年癸卯年)时期的学校体育44-45
- 3.2 1912中华民国——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45-49
- 3.2.1 《壬子·癸丑学制》(1912)时期的学校体育45-46
- 3.2.2 《壬戌学制》(1922年新学制)时期的学校体育46-47
- 3.2.3 《戊辰学制》(1928)时期的学校体育47
- 3.2.4 民国时期的自然主义体育47-49
- 3.3 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1978改革开放49-50
- 3.3.1 1949——1966学校体育草创时期49-50
- 3.3.2 1966——1978学校体育混乱时期50
- 3.4 1978——今,学校体育恢复探索时期50-52
- 4 近代以来中国学校体育教育人文缺失原因分析52-63
- 4.1 文化背景差异是近代以来中国学校体育教育人文缺失的根本原因52-55
- 4.2 科学名义下体育工具理性的过度张扬造成片面强调学校体育教育的生物功能55-57
- 4.3 以“院系调整”为突出表现的过分的分科教育制度造成科学与人文的分裂57-59
- 4.4 以“高考指挥棒”为集中体现的社会资源分配不公的局面强力导向教育的人文冷漠59-61
- 4.5 学校体育教育领域重结果轻过程导致过程性人文内涵的流失61-63
- 5 重构:学校体育教育的人文回归63-117
- 5.1 人文体育教育的理论重构63-78
- 5.1.1 从了解体育教育的对象开始:以“人”始、以“人”终,教育因学生而存在63-75
- 5.1.2 重新认识学校体育功能和目的的关系75-76
- 5.1.3 确立发展完善人格(完人教育)的学校体育教育的终极人文目标76-78
- 5.2 学校体育教育的人文实践78-104
- 5.2.1 宏观层面:确立具有人文属性的体育教育思想78-79
- 5.2.2 微观层面:学校体育活动的人文关怀79-104
- 5.3 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104-114
- 5.3.1 学养—内在学识105-109
- 5.3.2 仁爱—既善且美109-110
- 5.3.3 体育教师人文素养的外在体现110-114
- 5.4 拾遗:寻求传统人文的智慧114-117
- 5.4.1 传统人文精神在体育教育中的渗透114-115
- 5.4.2 挖掘民族传统体育的人文教育内容115-117
- 结论117-119
- 参考文献119-123
- 后记123-12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美仙,陈飞飞,王雁玲;对体育大学生进行人文社会科学教育重要性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2 薛继升;王红岩;;高等体育院校人文与科学融合的和谐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3 范运祥;吴鹏;马卫平;;体育教师语罚行为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4 李志卿;;浅谈体育教学对学生性格的影响[J];贵州体育科技;2003年03期
5 万茹,莫磊;百年来中国学校体育人文性的反思与展望[J];湖北体育科技;2004年01期
6 张继辉,翟林;西方教会学校对中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影响[J];湖北体育科技;2004年02期
7 李广柏;中国历史上的人文主义思潮[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8 张虎祥;张胜林;;对体育教学评价人文化发展的思考[J];考试周刊;2008年33期
9 李艳丽;百年来中国学校体育人文性的启示[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土小红;梁法泽;;浅谈我国学校体育人文性的回归[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蕾;体育隐蔽课程论——体育隐蔽课程体系的理论构建[D];北京体育大学;2000年
2 张金福;论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王健;运动技能与体育教学[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4 冯霞;人学视野中的人文体育观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汪晓赞;我国中小学体育学习评价改革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黄爱峰;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陈家起;体育教学的生命解读[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文静;体育教学价值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陈晴;清末民初新式体育的传入与嬗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许瑞勋;中国体育教师教育的改革审视与创新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凤施;近代以来社会变迁对我国学校体育影响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近代以来中国学校体育教育人文向度的失落与重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24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452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