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4 09:32
本文关键词:当代中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问题研究
【摘要】: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面对世界多元走势下文化多元、价值观多元的发展,如何有效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工作之一。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是对理想、信仰、信念、道德、精神、品质、人格、人生目标等主要特征的反映,教育目标就是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时代发展所需要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依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和功能,全方位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引领,能帮助大学生积极抵御落后、腐朽文化的侵蚀和错误思潮的影响,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求我们积极培育和塑造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当前,大国博弈已经进入以核心价值观为支点的时代。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新时期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社会稳定发展的要求,能否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帮助、引导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问题,也关系到大学生成长的根本问题。 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发展回顾,我们可以梳理、总结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做法和经验。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传统的价值观教育方法在不断创新,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把握保证了价值观教育的有序开展,高校师资队伍不断优化、教育形式不断创新,优秀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得到继承和发扬等,都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经验做法。 当然,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也存在着突出的问题。没有向学生提供简单明了、易学易记的核心价值观内容、实践教学环节重视不够、教育方式还没有完全适应教育空间的变化、核心价值观教育主体素质有待提高等都是阻碍核心价值观教育发展的因素。究其原因,核心价值观教育理念滞后、当代社会存在的多样社会思潮、多元文化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发展都有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社会道德问题和错误的社会价值导向等都是大学生错误的价值观产生的诱因。通过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发展回顾和存在问题分析,我们试图从问题着手,解决问题,推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分析、总结国外部分先进国家的核心价值观教育特点,可以对我国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借鉴和建议。国外很多国家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启动早于我国,并且经历了很多变革,有一些成功的基本经验,像政府重视核心价值观教育,重视学科教学中贯穿的核心价值观教育,重视本国传统价值观的继承和发展,重视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重视发挥社会和家庭的作用,实现全员育人,尊重学生主体、鼓励主动参与等,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理念和方法。 科学凝炼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是做好价值观教育工作的前提。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要重点体现两个层面:一是理想目标,包括政治、思想、理想、信念等方面的内容;二是生活目标,包括成才、个人发展、基本素质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凝炼的基本原则、基本理论的分析,我们认为当代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既要体现中华民族特色,具备时代精神,有统一的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涵盖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艰苦奋斗精神,又要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可以将其概括为“爱国爱党,自强自立,重德守信,求真向善。”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是适应大学生群体发展需求,体现大学生价值理想、价值追求的共识性观点,立足于现实又统领于未来,居于大学生价值观的主导地位。 充分发挥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就要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行定位和概括,并提出教育方法、思路和举措。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包括理想信念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美德教育等主要内容。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既要坚持抓住主渠道,发挥正面教育的有效方法,如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校园文化、实践教育、榜样教育等,又要关注价值教育,将道德教育、公民教育、精神教育、人格教育等方面的内容纳入价值教育的范畴,开展文化价值教育、情感价值教育、生命价值教育、审美价值教育等一系列以具体载体为基础的价值教育活动,发挥价值观教育的综合性作用。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和培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塑造是我们近期的重要工作和任务。要深刻挖掘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核和精神实质,找准结合的切入点,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另外,还要重视隐性教育的潜在作用、使群体教育与个体教育互为补充、加强全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自我建构引导,多管齐下,共同推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构建的自发与自觉。 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主体的素质是影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关键因素。这里的主体不惟单指老师或学生,两个主体都关系到教育的实效性。论文主要以受教主体——学生作为主体素质提升的研究对象,一方面是因为作者的身份特征,更致力于对学生的研究和探讨;另一方面作者还是认为学生素质的形成和提高是更能显而易见的效果形式,因为论文探讨的核心价值观的主体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对象和主体也是大学生,老师虽然也是主体,但老师、资源、环境等都是外力,外力终归只是推动力,能否实现核心价值观的成功塑造需要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和自我价值建构。一定的教育方式需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和交往等,在自我建构中转化为学生的个性素质。因此,针对大学生主体素质提升的要求,论文提出六点建议:建立“以人为本”的新型师生关系,关注学生的主体需求;帮助大学生提升价值意识,提高价值选择的主体性和规范性;引导大学生在社会价值实现和自我价值发展中保持好张力和平衡;在学科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问题意识,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终身学习的理念服务;加强校园文化的主流导向,做好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塑造和发展;搭建实践平台,提高主体的创新能力。 大学教育仅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一个主要渠道,大学生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社会环境、社会风气对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形成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论文主要以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要议题来探讨、研究,而真正意义上的“全员育人”应该是全体社会成员联动参与,共同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希望会有更多的人关注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这一课题。
【关键词】:大学生 核心价值观教育 教育主体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16-19
- ABSTRACT19-24
- 导论24-51
- 一、研究对象24-27
- 二、研究意义27-28
- 三、研究综述28-49
- 四、研究方法49
- 五、创新之处49-51
- 第一章 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51-62
- 一、迎接时代挑战和社会发展的需要51-58
- (一) 全球化时代经济发展的挑战51-52
- (二) 社会变革加速过程中稳定发展的需要52-55
- (三) 文化的多元化走势对大学生思想的挑战55-57
- (四) 当代国际斗争新形势的需要57-58
- 二、实现当代大学生历史使命的需要58-62
- (一)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58-59
- (二) 实现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需要59-60
- (三) 大学生全面成才的自身需求60-62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发展回顾62-92
- 一、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历史轨迹62-87
- (一) 第一阶段:价值观教育的初步发展(1978年——1989年)62-69
- (二) 第二阶段:价值观教育的重新重视:成为高校德育的根本目标(1989年——2002年)69-75
- (三) 第三阶段:全球化时代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发展(2003年——至今)75-87
- 二、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做法和特点87-92
- (一)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推动了“三观”教育的开展87-88
- (二) 传统的价值观教育方法在创新中发展88-89
- (三) 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把握保证了价值观教育的有序开展89
- (四) 高校德育师资队伍建设不断优化,教育形式不断创新89-90
- (五) 优秀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得到继承和发扬90-92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成因分析92-117
- 一、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92-105
- (一) 缺少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精确提炼93-97
- (二)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实践教学的困境97-98
- (三) 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出现短板98-100
- (四)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还没有完全适应教育空间的变化100-101
- (五)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主体素质有待提高101-105
- 二、成因分析105-117
- (一)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整体教育理念滞后105-108
- (二) 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影响108-111
- (三) 社会多元文化形态对校园主流文化的影响111-113
- (四) 社会道德和价值导向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影响113-114
- (五) 教育主体关系问题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的制约114-117
- 第四章 国外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做法和基本经验117-143
- 一、国外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做法117-135
- (一) 美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特点117-125
- (二) 英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做法125-131
- (三) 新加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做法131-135
- 二、国外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经验及启示135-143
- (一) 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135-136
- (二) 利用通识课程强化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136-137
- (三) 重视本国传统价值观的继承和发展137-138
- (四) 重视学校隐性课程的作用138-139
- (五) 注重发挥社会与家庭教育的功能与责任139
- (六) 不容忽视的宗教教育作用139-140
- (七) 重视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140-143
- 第五章 科学凝炼当代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143-174
- 一、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凝炼的基本原则143-149
- (一) 与《宪法》、《教育法》的要求相统一的原则143-145
- (二) 与当代大学生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原则145-146
- (三) 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联系的原则146-148
- (四) 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的原则148-149
- 二、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凝炼的基本理论149-165
- (一)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构建的理论依据150-151
- (二) 将中国优秀的传统价值观作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基础参照151-154
- (三) 将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作为核心价值观凝炼的实践根基154-160
- (四) 社会道德规范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建立的价值原则和价值导向160-162
- (五) 国外优秀的价值观念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建立的重要引证162-165
- 三、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165-174
- (一) 爱国爱党166-168
- (二) 自强自立168-170
- (三) 重德守信170-171
- (四) 求真向善171-174
- 第六章 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路和举措174-211
- 一、科学规定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内容174-184
- (一) 理想信念教育174-176
- (二)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176-178
- (三) 爱国主义教育178-179
- (四) 社会主义教育179-180
- (五) 集体主义教育180-182
- (六) 美德教育182-184
-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施中的几个关系184-189
- (一) 教育理念:传统与现代的结合184-185
- (二) 教育方法:继承与创新的融合185-186
- (三) 教育内容:核心与非核心的统一186-187
- (四) 价值取向:一元与多元的关系187-188
- (五) 教育选择:理性与非理性的整合188-189
- 三、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方法189-211
- (一) 坚持有效的正面教育方法,加强外力推动189-195
- (二) 加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195-197
- (三) 突出价值教育,形成价值认同197-203
- (四) 重视隐性教育的作用,推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构建的自发自觉203-205
- (五) 群体教育与个体教育互为补充205-207
- (六) 创新全媒体环境下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法207-211
- 第七章 着力提升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主体的素质211-233
- 一、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中主体的结构分析211-214
- (一) 教育主体的静态分析211-212
- (二)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主体结构212-214
- 二、提高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主体素质的重要性214-217
- (一) 提升教育主体的素质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出发点214-215
- (二)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需要主体素质的提升215-216
- (三) 提高教育主体的素质是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要求216-217
- 三、提高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主体素质的着力点217-233
- (一) 坚持以人为本,走进生活世界,加强生命体验218-220
- (二) 积极辅助大学生提升价值意识,为构建核心价值观打好基础220-224
- (三) 鼓励自我价值实现,保持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张力与平衡224-225
- (四) 加强学科教学,转变思维模式,是提高主体素质的媒介225-227
- (五) 加强文化导向,弘扬先进文化,繁荣文化校园227-229
- (六) 实践育人,搭建实践平台,提高主体的创新能力229-233
- 结束语233-234
- 附录: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调查问卷234-237
- 参考文献237-252
- 致谢252-254
-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254-255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2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衣俊卿;论社会转型时期的生存模式重塑──关于价值重建与文化转型的深层思考[J];北方论丛;1995年04期
2 孙珂;;英国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及对我国的启示[J];北京教育(德育);2011年11期
3 辛志勇,金盛华;西方学校价值观教育方法的发展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4 马健生;孙珂;;美国大学主流价值观教育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11期
5 胡弼成;人的主体性:教育与个人全面发展的根本[J];长沙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6 蓝维;夏飞;;价值观教育的确立与发展——价值观教育30年的历史回顾[J];中国德育;2008年12期
7 李德顺;我们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信仰的升华[J];党政干部学刊;2001年02期
8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上)[J];电化教育研究;1997年03期
9 何中华;先进文化与民族精神[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3年01期
10 邱杰,何海兵;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三重形态及其主体性[J];湖北社会科学;2003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邱国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305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730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