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博士论文 >

当代中国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共轭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7 10:24

  本文关键词:当代中国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共轭机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大学 学术权力 行政权力 共轭机理


【摘要】: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十几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与此同时,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也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特别是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问题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开展这项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本文从“共轭”这一新的视角,融合高等教育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多学科理论,立足当代中国大学的“场域”,循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展开研究。 本文通过对权力理论、组织理论的梳理,探讨了大学这一特殊的社会组织内部结构中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共轭关系问题。指出,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共轭具有两个重要特性:第一,共轭体系结构相对稳定,要素联系紧密、整体功能协调、对环境适应性强。第二,,共轭状态是动态中的平衡,它可以由某种状态进阶到下一个更高层次,它追求的是动态中的平衡。 在对“共轭”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从价值之视角和场域之视角分析大学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共轭的价值意蕴和实际表征。从价值视角看,秩序主要靠行政权力来维护,而自由则主要通过学术权力来实现(秩序与自由各自都有边界与限度)。因而,大学行政权力所保障的是秩序,大学学术权力倾向于个人的自由与解放,在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之间的共轭状态,是一种对秩序与自由的调和。大学所努力寻求的,正是在秩序的社会与个人自由之间的那种张力平衡。从场域视角看,当代中国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呈现为一种非常活跃的紧张网络,其中无论是学术权力还是行政权力,都牵连到整个大学的结构、生命及其活动;反过来,大学的发展又时刻影响着大学中的各种权力。现代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间的张力,来自大学本身的场域结构及其运作机理。共轭是大学场域中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用一种简要的公式来表达:[(学术权力)(行政权力)]+位置=共轭状态 本研究运用扎根理论及其方法,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定量研究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间的关系。通过访谈和调查问卷,运用“三角互证”法,构建了大学行政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共轭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共轭的核心是资源的互动,共轭的本质是权力者的交往,共轭的状态在于建立网络式共轭驱动机理。 本研究运用大量面板数据,验证了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共轭状态及其对大学发展的影响,即通常所理解的学术权力的边际贡献大于比行政权力的贡献。结合“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对“985工程”大学、“211工程”大学、“一般大学”进行了实证分析,分别得出了这三个层次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共轭的数值,从中清晰地看出这三类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共轭状态。 论文最后对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共轭驱动策略进行理路分析,指出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共轭驱动是一个多维的策略系统,它是由目标策略、行动者策略、资源策略三个方面构成的。这三个策略构成的系统是一个以共轭驱动为核心的三角形结构。目标、行动者、资源受共轭的驱动,又反作用于共轭。具体而言,目标决定行动者的行动,这一行动直接影响资源的配置,并导致一系列的反应,而这又作用于共轭系统,各系统的稳定最终促进大学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本文分别对我国不同层次的大学提出不同的共轭驱动策略建议。
【关键词】:大学 学术权力 行政权力 共轭机理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647
【目录】:
  • 致谢4-6
  • 摘要6-8
  • Abstract8-9
  • Extended Abstract9-12
  • 目录12-16
  • 图清单16-18
  • 表清单18-21
  • 1 绪论21-46
  • 1.1 选题背景21-25
  • 1.2 研究意义25-27
  • 1.3 文献综述27-40
  • 1.4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方法40-46
  • 2 相关理论解读46-74
  • 2.1 权力理论46-60
  • 2.2 组织理论60-65
  • 2.3 大学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65-74
  • 3 共轭: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关系研究的新拓展74-82
  • 3.1 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共轭内涵74-80
  • 3.2 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共轭的研究视角80-82
  • 4 价值之视角——在秩序与自由之间82-96
  • 4.1 价值的内涵82-83
  • 4.2 大学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价值性:工具性价值性与目的性价值83-90
  • 4.3 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共轭的终极价值——可持续发展90-96
  • 5 场域之视角——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空间位置96-111
  • 5.1 组织场域概念的界定96-101
  • 5.2 大学场域中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共轭的机理101-111
  • 6 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共轭模型构建111-133
  • 6.1 方法问题:扎根理论111-113
  • 6.2 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共轭影响因素的扎根分析113-123
  • 6.3 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共轭影响要素检验123-128
  • 6.4 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共轭 TAR 模型及其分析128-133
  • 7 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共轭的实证研究133-162
  • 7.1 权力概念的测量133-137
  • 7.2 数据描述和计量模型构造137-157
  • 7.3 结论157-162
  • 8 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共轭驱动的多维策略162-183
  • 8.1 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共轭驱动的理路分析162-167
  • 8.2 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共轭驱动的具体策略167-175
  • 8.3 不同层次大学共轭驱动的理性安排175-183
  • 9 结论183-186
  • 9.1 研究结论183-184
  • 9.2 创新点184-185
  • 9.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185-186
  • 参考文献186-197
  • 其他参考文献197-209
  • 附录209-238
  • 作者简历238-241
  • 学位论文数据集24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林;;法律文化生态:冲突与分化[J];比较法研究;2011年05期

2 王爱萍;;在哲学与政治之间:高等教育哲学的走向——解读约翰·S·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3 丁三青;21世纪初台湾高等教育改革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7期

4 张家军;;扎根理论之于课程研究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10期

5 金生

本文编号:8089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8089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9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