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电子文献著作权保护与合理使用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电子文献著作权保护与合理使用问题研究 出处:《郑州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网络环境 电子文献 著作权保护 合理使用 利益平衡
【摘要】:在当今数字时代和网络背景下,数字图书馆储存的数字资源和电子文献对信息与文化的传播起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无论是速度上还是质量上,都已经是传统纸质文献无可比拟的。在知识产权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网络环境下的数字资源已不再是法外之地,对电子文献、数字出版物和其他电子数据的著作权的保护,以及如何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合理使用数字资源和电子文献,已经成为备受关注而不得不认真研究的问题。本文拟从相关概念的界定为出发点,系统介绍电子文献著作权、著作权合理使用、数字图书馆和电子文献数据库的概念与内容,明晰上述概念对厘清著作权保护对象、保护界限以及合理使用的范围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电子文献著作权、著作权合理使用以及电子文献数据库的内容及外延进行实质的解释后发现,它们均属于著作权法的管辖范围。在明确了图书馆电子文献著作权保护与合理使用的相关概念后,便可以深入探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电子文献著作权保护可能遇到的风险。通过研究可知,信息网络技术的极速发展与法律法规天然的滞后性之间的矛盾所带来的负面结果,是电子文献著作权保护要面临的主要挑战。尽管著作权法内容的外延很宽泛,可以将电子文献、电子数据等作为本法的保护对象,但内容的宽泛所导致的弊端就是规制对象的界限十分模糊。在实践中由于不能准确判断行为是否合法,一方面,容易导致电子文献使用效率降低;另一方面,增加了电子文献用户违法的风险,同时也使得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法律保障,著作权法中规定的合理使用原则也无法很好地区分合理使用与不合理使用,从而备受质疑。要想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坚守著作权保护与合理使用的平衡与完善。平衡电子文献使用人与著作权人的利益,就是平衡电子文献合理使用与著作权人的利益,而著作权人的利益便是著作权保护的主要目的。数字水印、客户认证、数据加密、信息确认、身份认证、存取控制和密码存储等技术的运用可以很好地解决电子文献著作权保护的问题。而对于图书馆电子文献的合理使用问题,就必须通过法律的途径解决,具体就是不断完善著作权法中对合理使用的认定范围,细化认定标准,根据信息技术的发展状况,最大限度的扩大合理使用的认定范围,将传统环境下的合理使用权,延伸至非营利性图书馆、档案馆和科研单位等相关机构。最大程度地使法律制度的内容跟上信息技术的步伐,并进一步完善法定许可机制,以确保著作权保护与合理使用的利益平衡。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923.41;G250.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连志英;档案与著作权保护[J];档案;2000年02期
2 梁晏婷;从“新搜案”看著作权保护[J];软件工程师;2002年04期
3 柳励和;高校普及著作权知识的迫切性[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4 翟霞;网络传播与著作权保护[J];理论学刊;2002年05期
5 余波;著作权保护的社会学考量[J];中国出版;2004年12期
6 王媛;;著作权保护问题浅析[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3期
7 石瓶门;;网络发展与著作权保护不能互为代价[J];中国信息界;2004年19期
8 刘静玲;档案与著作权保护[J];兰台世界;2005年12期
9 香江波;对著作权的限制通常分为哪些种类[J];出版参考;2005年10期
10 韩苏闽;;图书馆数字资源著作权的保护和使用[J];医学信息;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俊霞;;论网络信息著作权的刑法保护[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2 阚有清;;图书馆服务与著作权的合理使用[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庞怡;杨红春;;试论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涉及的著作权保护问题[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科技期刊编辑学术论文集[C];2004年
4 侯翠香;;新环境下科技期刊的著作权保护[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毛旭;;馆藏文献的著作权保护和归属[A];文化大省建设中的图书馆现代化——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曹越;;从想像到现实——中国情境下的著作权[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7 吴淑金;李强;陈兵;袁宁;杜冠辉;陈嘉伟;宋妮妮;;论网络环境下学术期刊的著作权及其保护[A];“广东科技情报服务促进广东经济发展”综合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巩R,
本文编号:13101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ixikjs/1310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