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路由配置的IP网络快速恢复机制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03 13:16

  本文关键词:基于多路由配置的IP网络快速恢复机制的研究 出处:《河南科技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IP快速恢复 链路利用率 负载均衡 备份拓扑 关键节点


【摘要】:视频通话、电子竞技、网上购物等因特网实时业务不断涌现,对网络故障的快速恢复提出了新的挑战。然而,由于传统路由协议存在路由收敛时间长、丢包,甚至环路、拥塞等一系列问题,当网络发生故障时,无法满足实时业务的需求。因此,本文研究IP网络中的故障快速恢复技术。IP网络快速恢复技术通过提前计算备份路由,能快速实现路由收敛。论文以主动式恢复技术为基础,研究了基于多路由配置算法的IP网络故障快速恢复方案。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多路由配置中备份拓扑可用链路较少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备份拓扑创建算法。主要是根据备份拓扑中节点的介数值(Betweenness)和紧密度(Closeness)来定义关键节点,以增加关键节点的可用链路,从而减少最短路径跳数,分离共享链路的负载。主要采取两种方法来选取关键节点:一是Top K方法,根据拓扑中节点属性值对其进行降序排序,选择前K个点当作关键点;二是Non-adjacent K方法,在选取关键节点时,考虑关键节点的位置,相邻节点不能同时作为关键节点。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在网络中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并且能最小化重路由路径总跳数。2.针对使用多路由配置技术进行网络故障恢复后产生的数据流分布不均衡问题,本文建立了一个负载均衡模型。该模型首先创建了一个与链路负载相关的目标函数,而后采用启发式方法求出一系列达到最优解的权重值,对每条链路赋予合适的权重来分布数据流。由实验结果能得出,加入负载均衡模型的算法能够通过降低高负载链路的使用概率来呈现更好的数据流分布。
[Abstract]:Internet real-time services, such as video calls, e-sports, online shopping, etc, are emerging, which poses a new challenge to the rapid recovery of network failures. However, due to the long time of routing convergence and packet loss in traditional routing protocols. Even loop, congestion and other problems, when the network failure,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real-time service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fast recovery technology in IP network. The fast recovery technology of IP network can quickly realize routing convergence by calculating backup route in advance. This paper is based on active recovery technology. This paper studies the fast recovery scheme of IP network fault based on multi-route configuration algorithm. The research content of this paper mainly includes the following aspects: 1.To solve the problem of few links available for backup topology in multi-routing configuration. An improved algorithm for the creation of backup topology is proposed, which defines the key nodes according to the intermediate values of nodes in the backup topology (Betweeness) and closeness).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available links of key nodes, reduce the number of shortest path hops and separate the load of shared links, two methods are adopted to select the key nodes: one is the Top K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node attribute value in topology, it is sorted in descending order, and the first K points are selected as the key points. The second is the Non-adjacent K method. When the key nodes are selected, the location of the key nodes is considered, and the adjacent nodes cannot be regarded as the key nodes at the same tim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algorithm can achieve good results in the network, and can minimize the total number of hops of the rerouting path. 2. 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uneven data flow distribution caused by the multi-route configuration technology for network fault recovery. In this paper, a load balancing model is established, which first creates an objective function related to link load, and then uses heuristic method to obtain a series of weights to achieve the optimal solution.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algorithm with load balancing model can provide better data flow distribution by reducing the usage probability of high-load links.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P393.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志勇,徐恪,吴建平,徐明伟;分布式路由器中的路由管理模型[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2 壮志;走马观花看路由[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0年14期

3 杨宗长,徐继生;基于跟踪的路由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4年07期

4 邹晓峰;;浅析路由及路由协议[J];安顺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5 李欣;刘占军;刘期烈;李云;;随机间断连接无线互联网路由研究[J];中国新通信;2009年01期

6 杨杉;陈凯;;基于路由协议分析的路由管理系统[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9年03期

7 朱秋莎;杨树堂;陆松年;;面向数据的因特网路由架构[J];信息技术;2009年11期

8 唐明董;张国清;杨景;张国强;;针对无标度网络的紧凑路由方法[J];软件学报;2010年07期

9 赖增桂;;负责任的更新[J];通信技术;2010年09期

10 王俊人;李大双;;解决路由消息循环的一种新方法[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顺七;;关于传统IP网向MPLS/VPN迁移的几个问题分析[A];2003’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刘翔;;Ad hoc的路由协议研究[A];武汉市第二届学术年会、通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肖安林;张亮;;MANET中若干路由算法性能的比较和评价[A];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进展——全国第17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6年

4 杨豹;龚正虎;刘亚萍;;BGP路由服务平台(RSP)的设计[A];2006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三)[C];2006年

5 马维泉;李芬;巴林凤;;一种适用于蓝牙Scatternet的记忆式有界广播路由(MBR2)算法[A];开创新世纪的通信技术——第七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汪笑;;路由Route命令解决视频会商专线和互联网专线传输问题[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昌俊;敖发良;;一种高生存性RPR网络的路由研究[A];全国第十三次光纤通信暨第十四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詹鹏飞;李云;陈前斌;隆克平;;一种实时鲁棒的Ad hoc网络路由方案[A];第九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郑旭明;胡光岷;;基于链路丢包率估计的Ad Hoc网络负载均衡路由[A];2008年中国西部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马强;宋玲;陈凤;;基于蚁群优化的Ad Hoc负载均衡路由算法[A];2007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邹琦;Windows 2000 Advanced Server中软路由的实现[N];计算机世界;2001年

2 ;虚拟路由保证新型IP服务[N];网络世界;2001年

3 《网络世界》评测实验室 荣钰 潘永花;路由竞技[N];网络世界;2003年

4 曾迎之;路由要有新规则[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5 西安市公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彭晔;内部路由规划[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6 评测工程师 朱晔 李韬 宋博强 陈琪;个个都是好样的[N];计算机世界;2004年

7 张志刚;虚拟路由引领IP新服务[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8 宋献涛;IP路由走向智能化[N];计算机世界;2002年

9 权心权意;误设IP引发路由异常[N];电脑报;2005年

10 董涛;多协议标志交换(MPLS)原理[N];通信产业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清;基于弱转发的互联网路由可用性和扩展性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2 董平;基于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的可扩展路由体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3 罗茂松;无线Mesh网路由与调度联合优化算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4 苏伟;移动互联网路由理论与关键技术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5 李玉军;无线网络连通性及路由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姬文江;无线Mesh网络路由协议体系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7 杨云;基于TCP/IP的QoS路由算法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8 沈斌;移动Ad Hoc网络与Internet互联的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谭巍;Ad Hoc网络中基于突发业务的MAC协议与路由协议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10 王]Z琦;无线Mesh网络路由协议关键技术的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汤志鹏;车联网环境下基于车辆分组的组间通信路由算法的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2 王冲;基于空间划分与协同进化策略的无线传感网路由协议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3 王会娜;城市环境下车载网络路由协议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阮洁;DSR协议的仿真研究与性能改进[D];长江大学;2015年

5 王鹭洁;基于链路稳定性的车载自组织网络路由协议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6 潘小清;基于IEEE802.15.4的6LoWPAN路由研究与应用[D];苏州大学;2015年

7 陈晓亮;基于GPRS和物联网的温度采集系统设计与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5年

8 韩保庆;多级Ad Hoc网络与蜂窝网络融合的仿真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9 李延祥;低压电力线通信改进组网路由算法与通信协议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10 黄海利;基于IEEE 802.15.4的路由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740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ixikjs/13740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2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