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光通信信道估计技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 可见光通信 导频设计 信道估计 非线性限幅估计 出处:《东南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已经在绝大部分城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移动通信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很多的问题,射频频谱资源日益紧张,继续提高数据传输速率的成本越来越高,"绿色科技"的提出也让人们也逐渐开始关注电磁辐射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具有丰富频谱资源、绿色健康的可见光通信技术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本论文主要针对可见光通信信道估计技术展开研究,包括导频设计、非线性限幅估计以及信道估计等技术,并结合了可见光实测信道进行了仿真,验证了非线性限幅估计及信道估计的性能,还给出了可见光DCO-OFDM通信系统发射机在FPGA上的设计和实现方案。首先,本文介绍了室内可见光DCO-OFDM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系统模型。论文概述了系统的基本电路原理,包括系统中使用的光电器件特性以及接收发射电路原理。然后对室内可见光通信的系统链路进行了建模分析。其次,本文针对室内可见光DCO-OFDM通信系统中的前导设计和非线性限幅估计方法进行了深入地研究。考察了常用的同步序列的性能,对可见光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基带信号模型和帧结构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系统中非线性限幅情况的前导序列设计方法。基于设计的前导序列,对可见光通信系统中的非线性限幅进行了建模,建立了限幅误差模型、限幅百分比模型以及相应的判决方案,并通过仿真验证了设计的前导序列以及非线性限幅判定方案的性能。接着,本文还研究了可见光DCO-OFDM通信系统的信道估计方法。论文介绍了传统OFDM通信系统常用的信道估计方法,包括基于块状导频的LS、LMMSE以及基于SVD分解的LMMSE信道估计方法,和基于梳状导频的线性插值、变换域插值法,并通过仿真比较了使用第三章设计的前导序列进行信道估计时不同估计方法的性能,同时也给出了非线性限幅情况对信道估计结果的影响。论文还对多色可见光通信系统的信道特性进行了分析,针对其信道特点,本文提出了两种新的导频设计方案和信道估计方法,通过仿真验证了相比于已有的几种导频设计方案,本文提出的方案获得了更好的传输效率和信道估计的精确度。最后,本文介绍了可见光DCO-OFDM通信系统发射机的硬件设计。论文概述了可见光通信系统平台的总体结构,并对实际系统中使用的硬件平台中的器件参数进行了总结。然后着重讨论了发射机在FPGA硬件平台上的设计方案,详细阐述了 CRC编码、扰码、LDPC编码、星座映射、IFFT变换以及插入循环前缀等基带处理部分的具体实现,最终给出了本课题搭建的实际可见光DCO-OFDM通信系统硬件平台的展示。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4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most cities. The cost of continuing to improve the rate of data transmission is becoming higher and higher. The introduction of "green technology" has also made people gradually begin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effects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n their health, and they have rich spectrum resources. The green and healthy visible-light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s facing a new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This thesis mainly focuses on the channel estimation technology of visible-light communication, including pilot design, nonlinear amplitude limiting estimation and channel estimation, etc. The performance of nonlinear amplitude limiting estimation and channel estimation is verified by the simulation of visible light real time channel.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transmitter of visible light DCO-OFDM communication system on FPGA are also give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principle and system model of indoor visible light DCO-OFDM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summarizes the basic circuit principle of the system. It includ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hotoelectric devices used in the system and the principle of receiving and transmitting circuit. Then, the system link of indoor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is modeled and analyzed. Secondly, In this paper, the preamble design and nonlinear amplitude limiting estimation methods in indoor visible light DCO-OFDM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 studied. The performance of common synchronization sequences is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the baseband signal model and frame structure used in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 studied and analyzed. In this paper, the nonlinear limiting model of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system is modeled, and the limiting error model, limiting percentage model and corresponding decision scheme are establishe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designed preamble sequence and the nonlinear limiting scheme is verified by simulation. Then, the channel estimation method of the visible light DCO-OFDM communication system is studied, and the channel estimation methods commonly used in the traditional OFDM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It includes LSS-LMMSE based on block pilot, LMMSE channel estimation based on SVD decomposition, linear interpolation based on comb pilot and transform domain interpolation. The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 channel estimation methods using the preamble sequence designed in Chapter 3 is compared by simul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influence of nonlinear limiting on the channel estimation results is also given. The channel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color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 also analyzed, aiming at the channe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ulti-color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system. In this paper, two new pilot design schemes and channel estimation methods are propos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scheme achieves better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and channel estimation accuracy than the existing pilot design scheme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hardware design of the visible light DCO-OFDM communication system transmitter, and summarizes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system platform. Then the design scheme of transmitter on FPGA hardware platform is discussed, and the CRC coding and scrambling code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nstellation mapping Ifft transform and the insertion of cyclic prefix and other baseband processing parts is implemented. Finally, the hardware platform of the actual visible light DCO-OFDM communication system is presented.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N92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安;光通信技术新动向[J];光通信技术;2000年03期
2 胡钧桂;面向未来 迎接挑战──为建所30周年《光通信技术》专刊致辞[J];光通信技术;2001年03期
3 ;日本开发最新光通信技术系统[J];科技广场;2002年06期
4 ;第二\G光通信技术与市场研讨暨展览会[J];通信世界;2003年31期
5 郭中华;2003年光通信技术发展与应用展望[J];通讯世界;2003年01期
6 ;第三届中国光通信技术与市场研讨会召开[J];电力系统通信;2003年10期
7 日通;长距离光通信技术[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03年12期
8 Larry DesJardin;不断演进的光通信技术[J];电子设计应用;2004年02期
9 W.TX;世界最快光通信技术[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04年06期
10 ;第三届光通信技术与市场发展研讨会[J];通信世界;2004年2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都明;尧长青;冯涛;;浅谈40G光通信[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明宇;阎春生;胡海洋;;光通信实习教学改革建议[A];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暨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张阿平;高少锐;何赛灵;;光通信技术课程教学探讨[A];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及协作委员会2010年全体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毛谦;;光通信技术和网络的现状及其发展[A];武汉市首届学术年会通信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韦乐平;;40G光通信技术与下一代干线光纤的发展[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3年有线通信技术交流会资料汇集[C];2003年
6 李番;邬双阳;张文平;;星地光通信地面接收技术研究[A];鲁豫赣黑苏五省光学(激光)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蒋丽娟;朱道伟;;无纤光通信技术及其应用[A];全国第十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一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1)论文集[C];2001年
8 韦乐平;;光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展望[A];全国第十一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二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3)论文集[C];2003年
9 谢征;吴国锋;;移动大气光通信新慨念[A];2007年全国第十六届十三省(市)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郑大永;乐彤惠;;光通信技术的发展概述[A];四川省通信学会199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方新洲;日本利用航标灯实施可见光通信[N];中国船舶报;2008年
2 安吉;贝尔实验室最新成果助力未来光通信发展[N];科技日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姚传富;光通信技术依然朝霞满天[N];人民邮电;2013年
4 记者 叶青 通讯员 罗廷;广东率先成立联盟 攻关可见光通信技术[N];广东科技报;2014年
5 记者 叶青 通讯员 罗廷;可见光通信技术可减少人体电磁损害[N];广东科技报;2014年
6 陈汉林;烽火通信与四川省电力公司举行光通信技术交流会[N];西南电力报;2000年
7 记者 于尚民;金融风暴点燃光通信?[N];通信产业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范毅波;日立携手北邮 研发光通信技术[N];网络世界;2005年
9 刘霞;可见光通信技术有望取代无线保真技术[N];科技日报;2011年
10 杞人;广东加快推进可见光通信技术产业化[N];科技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建锋;高速可见光通信的调制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2 李杨;自由空间保密光通信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3 栾新源;基于LED可见光通信的室内定位关键技术研究[D];上海大学;2016年
4 张天;基于OFDM的室内可见光通信关键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5 俞建杰;卫星光通信光学系统优化设计及性能评测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6 薛正燕;卫星光通信捕获跟踪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5年
7 丁举鹏;可见光通信室内信道建模及性能优化[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8 何胜阳;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9 罗彤;星间光通信ATP中捕获,,跟踪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代好;面向射频和可见光通信的三维空间键控系统[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2 陈明方;基于可见光通信的车辆身份识别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徐殿维;基于白光LED的双向无线光通信及纠错方法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4 张坤;基于激光二极管的可见光通信技术研究和硬件设计[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5 秦小翔;基于LED灯的光通信技术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5年
6 方勋;水下高速LED光通信技术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7 樊立鹏;基于可见光的ARM平台网络接入系统设计[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8 吴波;基于可见光通信的无线门禁系统设计与实现[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9 张俊;可见光通信OFDM系统非线性失真抑制方法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10 沈芮;可见光定位技术及光源阵列布局优化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5180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ixikjs/1518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