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质量评估方法研究与实现
发布时间:2017-03-20 16:04
本文关键词:本体质量评估方法研究与实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体作为一种能在语义和知识层次上描述信息和数据的概念模型,在智能信息检索、知识的获取、表示、分析和应用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本体构建工具的多样性、构建方法的不一致性和构建者领域知识水平的差异性等各种因素,导致虽然互联网上的本体数量越来越多,但是质量却参差不齐。如何从已有的本体中选择用户需要的优秀本体,如何指导构建质量良好的本体等都是本体应用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因此,需要对本体的质量进行评估。已有的本体质量评估缺乏系统化,没有成熟的理论指导和具体的评估标准,分别只从本体质量的某一方面进行评估,鲜见有从全局的角度对本体质量进行全面评估的指标体系。针对以上不足,本文借鉴和吸收了软件质量模型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的本体质量评估方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对几种著名的软件质量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并对软件质量模型ISO/IEC 25010进行详细的分析,设计了本体质量的元模型和质量模型;然后分析了本体质量应该满足的质量特性和质量子特性,并阐述其具体含义;最后给出了本体质量属性的度量方法。(2)结合本体质量模型设计一种本体质量评估模型,并给出该评估模型所包含的属性模型、证据模型、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准则四个主要部分的具体含义。深入分析了本体质量评估的过程,设计了评估活动的参考步骤。(3)结合本文的研究工作,设计并实现了一个本体质量评估工具,该工具支持可视化的定制质量属性模型、质量证据模型和评估指标体系,并支持自动计算得到质量属性的评估结果。
【关键词】:本体质量评估 属性度量 属性模型 证据模型 评估指标体系 评估准则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P311.5;TP391.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缩略词10-11
- 第一章 绪论11-20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11-12
- 1.2 研究现状及选题依据12-19
- 1.2.1 研究现状12-18
- 1.2.2 选题依据18-19
- 1.3 论文组织结构19-20
- 第二章 本体理论及评估基础20-32
- 2.1 本体概述20-25
- 2.1.1 本体的定义20-22
- 2.1.2 本体描述语言22-24
- 2.1.3 本体的构建24-25
- 2.2 本体评估基础理论25-28
- 2.2.1 本体评估的内容25-26
- 2.2.2 评估指标的设计26-27
- 2.2.3 指标的理论验证27-28
- 2.3 综合评估方法28-30
- 2.3.1 简单线性加权法28-29
- 2.3.2 层次分析法29-30
- 2.4 本体质量评估框架30-31
- 2.5 本章小结31-32
- 第三章 本体质量模型的构建32-50
- 3.1 软件质量模型32-34
- 3.1.1 常用软件质量模型的比较32-34
- 3.1.2 ISO/IEC 25010软件质量模型34
- 3.2 可扩展的本体质量模型34-39
- 3.2.1 质量元模型35
- 3.2.2 可扩展的本体质量模型35-36
- 3.2.3 本体的质量特性36-37
- 3.2.4 本体的质量子特性37-39
- 3.3 质量属性度量39-49
- 3.3.1 本体内聚度度量39-44
- 3.3.2 质量属性度量方法44-49
- 3.4 本章小结49-50
- 第四章 本体质量评估方法50-60
- 4.1 本体质量评估模型50-56
- 4.1.1 属性模型50-51
- 4.1.2 证据模型51-52
- 4.1.3 评估指标体系52-53
- 4.1.4 评估准则53-56
- 4.2 本体质量评估过程分析56-59
- 4.2.1 制定评估模型57-58
- 4.2.2 收集证据信息58
- 4.2.3 执行评估58-59
- 4.3 本章小结59-60
- 第五章 本体质量评估工具的设计与实现60-70
- 5.1 系统体系结构60-61
- 5.2 系统模块设计61-63
- 5.3 系统数据结构63-64
- 5.4 工具实现64-69
- 5.4.1 模型实现的解决方案64-66
- 5.4.2 工具运行66-69
- 5.5 本章小结69-70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70-72
- 6.1 论文工作总结70-71
- 6.2 进一步工作71-72
- 参考文献72-77
- 致谢77-78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汉熙;宋以超;周祖德;胡树华;;面向科学信息标志的科学信息本体结构模型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黄蓝会;;基于元本体的本体协商方法的研究[J];信息技术;2011年06期
3 刘子恒;;本体演化研究综述[J];软件导刊;2005年20期
4 贾君枝;刘艳玲;;顶层本体比较及评估[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7年03期
5 刘金花;张友华;李绍稳;辜丽川;朱诚;朱麟;;本体演化研究进展[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1年07期
6 杜文华,董慧;本体建设工具比较研究[J];情报杂志;2005年02期
7 张子振;;本体评价方法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12期
8 冯桂尔;;基于本体的教育资源探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7年05期
9 王汉熙;宋以超;周祖德;胡树华;;面向科学信息传播的科学信息本体结构模型考证[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朱江;张,
本文编号:2580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ixikjs/258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