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感知度空间自适应二维矢量可视化

发布时间:2020-10-02 08:59
   矢量场可视化,尤其是流场可视化是海洋信息可视化应用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更是科学计算可视化领域研究已久的一个古典分支。现实中存在许多矢量场,比如水流场、气流场等,由于其自身的透明性质,人们无法观察到其内在的结构特征,需要借助矢量场科学可视化手段,对抽象数据具象化表示,以期达到分析、研究、总结流场特性的目的。流场可视化是从海洋大数据中获取重要信息、重建内部结构的有效方式。一个优秀的流线可视化系统应该能够准确的提取出矢量域的拓扑、方向,矢量场任意点的速度等特征信息。本课题的提出,是为了对二维矢量域数据在几何流线表达层次上做出较为深度的探索,算法结构主要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展开。静态方面,本论文提出了高感知度空间自适应的二维几何流线算法,其关键技术分为以下几个模块:(1)基于特征提取的种子点布局策略。算法在开始组织二维几何流线可视化之前,对原始海洋数据进行全局扫描,提取矢量域的重要特征点,以确保几何流线可视化结果能最大程度保留矢量域信息。(2)基于笛卡尔距离控制网格的空间自适应流线布局策略。本技术基于笛卡尔距离控制网格,以串行积分的方式来达到二维矢量场流线空间自适应布局的目的,结合四阶Runge-Kutta积分与反距离加权插值闭合算法,使得几何流线更加平滑精准。(3)基于流线环形检测技术的“病态”环规避策略。在绘制几何流线时,矢量域的涡旋特征在某些时候会使几何流线布局产生扰动,以至打破了整个流线场的布局一致性,不仅破坏了整个矢量域流线绘制的美观与平衡,更因为多次重复积分相互叠加,而造成流线计算时间的损耗。采用环形检测技术,能够在保留涡旋特征的前提下,规避“病态”环所造成的时间损失与布局破坏,将“病态”环扼杀在萌芽之初,以达到节约时间和优化画质的双重目的。(4)基于纹理映射技术的流线矢量性表达策略。方向和速率是流场最基本的两个属性。单纯的几何流线,无法表达出矢量场的方向与速率特性,通过高感知度纹理映射技术,为每条已生成的几何流线划分纹理支撑单元,每个纹理支撑单元映射对应纹理,通过纹理的方向来表达矢量场的方向,通过纹理的长短来表达矢量场速率的大小,从而达到对矢量场属性信息的准确展示。动态方面,本论文针对稳定场数据和不稳定数据,各提出了一种具有针对性的流线动画策略,其关键技术如下:(1)基于颜色映射表的几何流线动画策略。这是针对稳定场数据而言的动画策略。对稳定场数据而言,场信息不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在这样的情况下,只需要周期性更新几何流线颜色映射表,即可以从视觉上产生周期性动画的效果。(2)基于相干性技术的几何流线动画策略。这是针对不稳定场数据而言的动画策略。对不稳定场而言,场信息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永远不会出现不同帧的场信息完全一样的情况,要实现帧与帧之间的平滑且流畅过渡,就需要对相邻时间点下的对应流线做相干处理,同时对相邻时间点下相干流线的纹理也进行相干处理,以确保相邻时间流线具有几乎一致性的变化。本课题旨在针对海洋二维矢量数据进行几何流线可视化研究,在保证矢量域特征的基础之上,自适应布局可视化图形,使画面简洁美观,通过纹理映射技术,达到使流线属性具象化的目的,为用户更好的理解矢量域奠定基础。另外,探索了几何流线动画领域,基于场的特性,提出了不同的动画策略,初步实现了二维几何流线的动画功能。
【学位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TP391.4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流线可视化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流场拓扑提取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高感知度数据可视化
    1.3 研究目标和意义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目标
    1.4 论文组织结构
2 静态高感知度二维空间自适应几何流线算法
    2.1 算法概要及结果展示
    2.2 基于特征提取的种子点布局策略
        2.2.1 基于特征提取的种子点布局策略原理
        2.2.2 特征提取布局与常规种子点布局效果对比
    2.3 基于笛卡尔距离控制网格的空间自适应流线布局策略
        2.3.1 基于RK4-IDW闭合算法的积分点生成策略
        2.3.2 基于笛卡尔距离控制网格的流线均匀布局策略
        2.3.3 基于笛卡尔距离控制网格的流线空间自适应布局策略
        2.3.4 均匀流线布局与空间自适应流线布局效果对比
    2.4 基于流线环形检测技术的“病态”环规避策略
        2.4.1 “病态”环规避策略实现原理
        2.4.2 有否环形检测的流线效果对比
    2.5 基于纹理映射技术的流线矢量性表达策略
        2.5.1 流线矢量性表达原理
        2.5.2 有否矢量性表达的流线效果对比
3. 二维几何流线动画技术
    3.1 基于颜色映射表的几何流线动画策略
    3.2 基于相干性技术的几何流线动画策略
        3.2.1 相邻时间点相干流线生成策略
        3.2.2 相邻时间点相干纹理组织策略
4 总结与展望
    4.1 总结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童卡娜;黄东军;徐鸣;;音乐可视化及其研究进展[J];计算机仿真;2008年01期

2 黄明峰;;预案可视化与推演技术[J];办公自动化;2010年16期

3 朱良学;;学习可视化的意义与内涵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3年05期

4 张蕾磊;郭蔚臻;;可视化借你一双慧眼[J];大学生;2013年05期

5 刘有源,黄新民,陈定方;知识的可视化获取[J];湖北工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6 孙敏,马蔼乃,毛善君;3DGIS中树的表达与可视化研究[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1年10期

7 廖通逵,姚静,王平,姚谦;基于GIS的水流信息可视化表达[J];遥感信息;2004年04期

8 华翔;康凤举;;一种分布式的电磁场可视化叠加法[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时磊;廖琦;林闯;;基于变换的大图点边可视化综述[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3年03期

10 张宝一;郑坤;刘修国;吴信才;;自适应可视化研究综述[J];地理信息世界;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彭维德;;西部内河港物流可视化研究与实践[A];第二届中国港口物流与自动化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尹章才;;时态GIS可视化的技术探讨[A];地图学与GIS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3 邬群勇;王钦敏;;基于WebGIS的统计数据可视化表达[A];全国地图学与G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陈华根;王海亮;耿树方;范本贤;;中国及邻区岩石圈三维结构动态模型可视化表达[A];第五届全国地质制图与GIS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5 彭璇;方艾芬;蔡岗;张森;;基于Flex的公路监控可视化框架设计[A];第八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张古斌;徐泮林;池长艳;;3D GIS中实体的表现方式探讨[A];山东省“数字国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李朝奎;郑拴宁;王勇;王志强;;基于3DCM的电磁波场强空间分布模拟及其可视化[A];中国测绘学会九届三次理事会暨2007年“信息化测绘论坛”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赵飞;李雅彦;任福;阮依香;杜清运;;以任务流为中心的在线动态地图集设计研究[A];中国测绘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左常睿;中文可视化搜索引擎“图说”上网公测[N];科技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海东;不确定性可视化及分析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孙国道;用户行为数据的交互式可视挖掘方法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3 陈永康;3DGIS中大数据量场景可视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4年

4 黄杰;海洋环境综合数据时空建模与可视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5 贺欢;空间环境可视化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9年

6 陈洪亮;过渡状态可视化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7 刘东海;工程可视化辅助设计理论方法及其应用[D];天津大学;2003年

8 江雯倩;交互式协同空间天气数值模拟框架及可视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9 伍艳莲;作物形态结构的可视化技术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10 杨振舰;可视化数据挖掘技术在城市地下空间GIS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加银;海底声学探测数据综合可视化[D];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015年

2 陈翠;基于GIS的地下水位红线管理可视化技术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3 高广大;地磁场空间结构和强度分布的可视化[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15年

4 程璐;动态逻辑主题建模与可视化[D];浙江大学;2015年

5 王玉林;基于GIS的可视化组件开发[D];浙江大学;2015年

6 宋晓旭;智能调度大数据的可视化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7 黄芯芯;数据新闻可视化(以篮球联赛为例)及工具开发[D];浙江大学;2015年

8 麻晓翠;专利引证分析的可视化技术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6年

9 蒋雨池;高感知度空间自适应二维矢量可视化[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10 崔加胜;流线可视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江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322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ixikjs/28322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d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