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流模型的匹配与查找
【学位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TP391.1;TP391.4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基于工作流模型的图匹配查找算法的研究现状
1.3 当前图匹配查找算法的不足
1.4 当前模型相似度研究现状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1.6 本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预备知识
2.1 引言
2.2 工作流基础知识
2.3 图的邻接矩阵表示与实现
2.4 基于图匹配的工作流模型查找
2.5 基于事件视图的工作流模型查找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图匹配的查找方法
3.1 引言
3.2 工作流模型定义
3.3 工作流模型相似度标准
3.4 只基于标签语义的匹配查找
3.5 添加基于邻接矩阵的拓扑结构考虑
3.6 评估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事件规则集的查找方法
4.1 引言
4.2 主要思想
4.3 相关概念
4.4 基于事件规则集的工作流模型查找系统框架
4.5 事件的定义
4.6 事件规则的定义
4.7 构建事件规则集
4.8 分析事件规则集
4.9 案例分析
4.10 方法讨论
4.11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5.2 后续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朝芹;曹健;;一种提高系统柔性的工作流模型[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6年01期
2 叶茂;赵卫东;;一种新的工作流模型挖掘算法[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6年11期
3 吴岳忠;李长云;何频捷;李伟;;场景驱动的工作流模型构造方法[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年06期
4 刘怡;张子刚;张戡;;工作流模型研究述评[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年02期
5 赵卫东;戴伟辉;;基于角色块的工作流模型挖掘[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8年05期
6 文一凭;刘洁;;工作流模型挖掘算法及其应用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8年07期
7 李爱玲;;基于有向图的工作流模型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商务;2011年04期
8 钱纪蘅;;浅谈基于行为理论的工作流模型[J];硅谷;2011年08期
9 刘峰;陈笑蓉;;基于π演算的工作流模型检验[J];计算机工程;2011年23期
10 罗海滨,范玉顺,吴澄;一种面向企业用户的工作流模型[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华山;李红燕;;面向领域的工作流模型的设计[A];第二十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3年
2 黄雨;袁崇义;王捍贫;;工作流模型精化及验证[A];2005年全国理论计算机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葛丹;郑会颂;姚国章;;应急管理工作流模型的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4 余峰;汤庸;潘炎;;一种工作流模型的挖掘方法[A];第二十四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研究报告篇)[C];2007年
5 钱海忠;武芳;王家耀;;一种基于综合链技术的智能工作流模型[A];2005全国自动化新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三)[C];2005年
6 高军;王海洋;;面向事务的工作流模型在用电管理系统中的应用[A];第十六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7 任永杰;黄锦辉;刘文卓;;适合中国本土化环境的工作流模型与描述语言[A];第十六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8 南琳;王作鹏;亓祥波;;面向制造业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A];2008全国制造业信息化标准化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王昕;都金鳌;杜玫芳;;基于Petri网的工作流模型设计及应用[A];2008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三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8年
10 温海英;孙波;;基于Petri网的自适应工作流模型的研究[A];图像图形技术与应用进展——第三届图像图形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朱锦泉;可适应工作流模型及其实现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付丽娜;信牌驱动工作流模型的安全结构与仿真技术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玲琳;一种改进的工作流模型的研究与实现[D];中南大学;2006年
2 高林;可配置的存量房产交易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3 李思韵;工作流模型的匹配与查找[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4 宋春燕;基于角色的安全工作流模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5 付伟;基于活动网络的工作流模型设计与实现[D];天津大学;2007年
6 周媛莎;基于物件依赖关系的工作流模型分析和柔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7 孙滔;面向仿真的工作流模型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8 李晓卉;面向角色的工作流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9 王海凤;工作流模型转换方法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10 杨云毅;基于同步网的工作流模型验证技术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320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ixikjs/2832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