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式绳驱动踝关节康复机器人设计研究
【学位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20
【中图分类】:TP242
【部分图文】:
第二章踝关节康复机理研究及整体结构设计21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关节锁死机构与传统的机械限位结构不同,传统的机械限位结构只能限定两个极限位置,而关节锁死机构可以在任意角度锁死踝关节起到保护作用。驱动电机联轴器滚珠丝杠及丝杠螺母牵引绳索棘爪连杆Ⅰ棘爪连杆Ⅱ复位弹簧棘爪棘轮图2-9踝关节锁死机构示意图及3D建模由于踝关节是人体中主要的承重关节,在正常生活与行走中踝关节承受了较大的扭矩,所以在锁死关节时锁死机构也会承受较大扭矩。本文结合棘轮棘爪能够承受较大扭矩的特性与绳索驱动能够减小机械构件与驱动器之间的刚性冲击的特点,设计了踝关节双向锁死机构。其机构如图2-9所示,驱动电机通过联轴器与滚珠丝杠相连,电机旋转带动丝杠螺母进行直线运动,棘爪连杆通过绳索与丝杠螺母相连,绳索牵引棘爪连杆Ⅰ向上运动,使棘爪连杆Ⅱ之间的角度减小,棘爪连杆Ⅱ压缩回弹弹簧使棘爪与棘轮啮合,此时关节被锁死。当需要释放关节时,驱动电机反向旋转,丝杠螺母向下运动,此时牵引绳索处于放松状态,回弹弹簧释放能量使棘爪与棘轮分离,关节就得以释放,恢复活动。2.2.4.1踝关节锁死机构受力分析踝关节的双向锁死机构是踝关节康复机器人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关系到整体机器人系统安全性能。所以对其进行受力分析与强度校核是非常必要的。因为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2棘轮棘爪的自锁性,本文设计的关节锁死机构可以由小力矩驱动而实现较大锁死力矩,大大减小了驱动器的体积以及驱动功率,正是因为这样的特性,可以把锁死机构嵌入到穿戴式设备中,使其结构更加的紧凑。锁死机构只有在锁死关节的时候会承受较大力矩,在释放状态下只承受回弹弹簧较小的回弹力,所以只用分析在锁死机构锁死状态下受力情况,没有必要对其进行动力学分析。踝关节锁死机构受力如图2-10所示。图2-10踝关节锁死机构受力分析PF为电机驱动绳索的牵引力,下面将分析各个杆件与支撑点的受力情况。对于所有铰链与杆件都有:00iiFM(2-1)对于铰链a有1324FF,且满足公式(2-1)。根据式(2-1)可以得到132412yyPFFF,且1324xxFF,由受力分析可知132413240-=0xxyyPFFFFF(2-2)13241324/cos/cos1/2cosyyPFFFFF(2-3)对于1R有1331FF0,同理对于2R有2442FF0,可以得到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4表2-1电机具体参数电机型号Maxon344515Re10额定电压6-15V空载转速1000r/min额定转矩(最大连续转矩)1.5mNm额定电流(最大连续负载电流)0.713A堵转转矩3.2mNm最大效率76%在进行强度校核时,锁死电机失控达到最大功率并发生堵转的情况时电机的输出扭矩达到最大,棘爪连杆Ⅰ所承受的力也达到最大。本文利用SolidWorks2018中自带Simulation插件对杆件进行静力学仿真,验证锁死机构中的杆件强度是否达到强度要求。本文中选用滚珠丝杠为日本NTN公司生产的0501丝杠,直径为5mm,导程为1mm。已知电机扭矩与滚珠丝杠拉力转换计算的公式为:1()/(2)aaTFI(2-7)式中aT为驱动扭矩,aF为轴向负载,aFFmg,F为丝杠轴向切削力,为导向件的综合摩擦系数,m为移动物体重量(工件+工作台),g为重力系数,I为丝杠导程,1为进给丝杠正效率。图2-11棘爪连杆Ⅰ受力情况分析本文中取10.75,0.8,根据式(2-7)可以得到当电机发生堵转时296aFN。在本次受力分析中只是考虑杆件有可能受到的最大拉力,忽略了驱动绳索的拉伸量,当电机驱动滚珠丝杠拉动绳索到极限位置电机发生堵转时1/2PaFF,杆件1R的受力情况如图2-11所示。通过式(2-3)计算可以得到3124FF134N。在本文中关节锁死机构的材料为质量轻且强度高的7075铝合金,可以在提高机构的强度的前提下减小穿戴式踝关节机器人的整体重量。7075铝合金的主要性能参数如表2-2所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青聪;王兴松;杜峰坡;陈林;;双套索系统力矩传动特性与摩擦补偿分析[J];机械工程学报;2015年05期
2 胡进;侯增广;陈翼雄;张峰;王卫群;;下肢康复机器人及其交互控制方法[J];自动化学报;2014年11期
3 秦涛;张立勋;;考虑跖趾关节运动的踏板式步行康复机器人运动规划[J];机器人;2014年03期
4 周朝生;朱玉连;;脑卒中患者踝关节运动控制障碍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2014年01期
5 张素梅;王兴松;;套索驱动空心杆机器人结构及运动学分析[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12年04期
6 李金萍;刘增军;丁海敬;吴晶晶;李小丹;;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研究[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0年07期
7 张立勋;王克义;徐生林;;绳索牵引康复机器人控制及仿真研究[J];智能系统学报;2008年01期
8 何春燕;张小俊;张泰;李波;;3-RSS/S踝关节康复并联机器人的速度各向同性分析[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9 钱竞光;宋雅伟;叶强;李勇强;唐潇;;步行动作的生物力学原理及其步态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周大伟;杨建坤;;固定式踝足矫形器对下肢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缪云洁;新型下肢外骨骼的机构性能设计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燕芳;基于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
2 余晖;可穿戴式三自由度踝足运动康复外骨骼系统研究与开发[D];浙江大学;2012年
3 张煜;踝关节康复医疗外骨骼系统开发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612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ixikjs/2861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