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声誉策略的移动众包网络动态契约激励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0 15:26
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和移动网络的全面发展以及物联网的迅速兴起,移动众包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协作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参与完成移动众包任务的移动用户会消耗有限的资源和承担隐私暴露带来的安全风险,并且移动智能设备始终由众包参与者控制。然而,移动用户的私有行为不能被实时监控从而导致网络信息非对称问题。同时,现有很多长期重复的移动众包任务需要完成,激励移动用户积极参与到长期的移动众包任务中并做出高效的数据共享,是本文研究的关键。因此,本文致力于研究基于声誉策略的移动众包网络动态契约激励机制来解决上述问题。(1)针对长期移动众包网络中软件服务商和移动用户双方之间信息非对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契约理论的两阶段移动众包网络动态激励机制设计方法。针对移动众包网络中软件服务商和移动用户各自的特性,在建立软件服务商与移动用户模型的基础上,在保证移动用户个人理性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的前提下,以获得软件服务商效用的最大化,从而解决签约双方的信息非对称所带来的道德风险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提出的信息非对称场景下最优契约激励机制,能够实现软件服务商和移动用户利益双赢。(2)针对大部分移动用户不愿意参与到长期移动众...
【文章来源】:湖北工业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2章 契约理论和声誉理论基础
2.1 契约理论
2.2 契约理论的分类
2.2.1 完全契约与不完全契约
2.2.2 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2.3 声誉理论及其分类
2.3.1 声誉理论概念
2.3.2 外部声誉和内部声誉
2.3.3 集体声誉和个人声誉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契约理论的两阶段移动众包动态激励机制设计
3.1 引言
3.2 系统模型
3.2.1 移动用户建模
3.2.2 软件服务商建模
3.3 信息非对称场景下两阶段的最优动态契约设计
3.3.1 单一信息非对称场景下第二阶段的动态契约设计
3.3.2 单一信息非对称场景下第一阶段的动态契约设计
3.4 实验结果及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声誉策略的两阶段移动众包动态契约激励机制设计
4.1 引言
4.2 系统模型和问题描述
4.2.1 第一阶段的移动用户建模
4.2.2 第二阶段的移动用户建模
4.2.3 问题描述
4.3 基于声誉策略下两阶段最优动态契约设计
4.3.1 第二阶段最优动态契约设计
4.3.2 第一阶段最优动态契约设计
4.4 实验结果及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成果奖励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众包技术研究综述[J]. 冯剑红,李国良,冯建华. 计算机学报. 2015(09)
[2]基于双重声誉的国企经理长期激励最优组合研究[J]. 孔峰,张微. 中国管理科学. 2014(09)
[3]基于声誉理论的我国经理人动态激励模型研究[J]. 刘惠萍,张世英. 中国管理科学. 2005(04)
[4]两阶段基于信号博弈的声誉模型[J]. 肖条军,盛昭瀚. 管理科学学报. 2003(01)
博士论文
[1]移动群智感知网络中数据收集与激励机制研究[D]. 赵东.北京邮电大学 2014
本文编号:2908935
【文章来源】:湖北工业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2章 契约理论和声誉理论基础
2.1 契约理论
2.2 契约理论的分类
2.2.1 完全契约与不完全契约
2.2.2 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2.3 声誉理论及其分类
2.3.1 声誉理论概念
2.3.2 外部声誉和内部声誉
2.3.3 集体声誉和个人声誉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契约理论的两阶段移动众包动态激励机制设计
3.1 引言
3.2 系统模型
3.2.1 移动用户建模
3.2.2 软件服务商建模
3.3 信息非对称场景下两阶段的最优动态契约设计
3.3.1 单一信息非对称场景下第二阶段的动态契约设计
3.3.2 单一信息非对称场景下第一阶段的动态契约设计
3.4 实验结果及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声誉策略的两阶段移动众包动态契约激励机制设计
4.1 引言
4.2 系统模型和问题描述
4.2.1 第一阶段的移动用户建模
4.2.2 第二阶段的移动用户建模
4.2.3 问题描述
4.3 基于声誉策略下两阶段最优动态契约设计
4.3.1 第二阶段最优动态契约设计
4.3.2 第一阶段最优动态契约设计
4.4 实验结果及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成果奖励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众包技术研究综述[J]. 冯剑红,李国良,冯建华. 计算机学报. 2015(09)
[2]基于双重声誉的国企经理长期激励最优组合研究[J]. 孔峰,张微. 中国管理科学. 2014(09)
[3]基于声誉理论的我国经理人动态激励模型研究[J]. 刘惠萍,张世英. 中国管理科学. 2005(04)
[4]两阶段基于信号博弈的声誉模型[J]. 肖条军,盛昭瀚. 管理科学学报. 2003(01)
博士论文
[1]移动群智感知网络中数据收集与激励机制研究[D]. 赵东.北京邮电大学 2014
本文编号:29089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ixikjs/2908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