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使用对风险感知的影响研究 ——以准留学生人群为例
发布时间:2021-08-06 21:09
全球化背景下,风险社会理论得到了反复地论证和跨学科、多场景地探索与发展。在传播学视域下,媒体在风险传播、风险建构中的作用十分抢眼。研究受众在风险信息接触后的风险感知和风险应对行为的选择,能够深入理解风险传播和风险沟通的过程。相同的大背景下,与全球化背道而驰的恐怖主义、全球右倾势力、民族主义势力也逐渐抬头,中国学子在境外遇袭事件每每发生,留学安全问题成为大众关注焦点。本文聚焦准留学生人群,研究选定人群的社交媒体使用情况对于其风险感知和风险应对行为选择的影响。对于风险的认知,尚未离境前往留学目的地国开展海外留学活动的“准留学生人群”,往往缺少第一手经验。社交媒体以其多快广的传播特性,往往会成为青年留学生群体了解留学信息、政策和留学目的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第一选择。社交媒体在风险建构和风险传播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准留学生群体的社交媒体使用是否会对风险感知和风险应对行为选择产生影响、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对于这些问题的讨论能够加深我们对于社交媒体的理解与认识,将风险社会理论的适用范围进行延伸验证,有利于加深我们对于风险社会、风险社会放大效应的认识,同时也可以为后续风险传播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文章来源】: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与创新点
1.3 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风险社会放大效应
2.2 风险文化
2.3 风险感知概念模型
2.4 风险传播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概念界定
3.1.1 留学生与准留学生
3.1.2 传统媒体与社交媒体
3.2 变量设计
3.2.1 因变量
3.2.2 自变量
3.2.3 控制变量
3.3 研究对象
3.4 研究方法
3.4.1 滚雪球抽样
3.4.2 问卷调查
3.4.3 问卷收集
3.4.4 信度与效度
3.5 样本概况
第四章 准留学生人群的媒介使用对风险感知的影响
4.1 媒介接触程度
4.1.1 传统媒体接触程度负向影响风险感知
4.1.2 社交媒体接触程度正向影响风险感知
4.2 社交媒体信息满足度正向影响风险感知
4.3 社交媒体可信度正向影响风险感知
第五章 准留学生人群的媒介使用对风险应对的影响
5.1 社交媒体接触程度和可信度对风险应对行为选择的影响
5.2 社交媒体信息满足度对风险应对行为选择的影响
5.3 人口学变量对于风险应对行为选择的影响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思考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LGBT人群的数量估计:国际经验和中国挑战[J]. 杨雪燕. 中国性科学. 2020(01)
[2]《主播说联播》和新媒体平台的融合与冲突——以《新闻联播》进驻抖音为例[J]. 郭雪玲. 新媒体研究. 2019(22)
[3]基于“抖音”短视频社交平台的西部地区旅游传播[J]. 覃媛元. 新媒体研究. 2019(18)
[4]社交媒体信任对隐私风险感知和自我表露的影响:网络人际信任的中介效应[J]. 牛静,孟筱筱. 国际新闻界. 2019(07)
[5]对高校出国留学生安全教育探索与思考[J]. 盛晔.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 2019(06)
[6]议题博弈与话语竞争:自媒体传播中的风险放大机制[J]. 汤景泰,王楠.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1)
[7]媒介使用与环境风险感知:环境知识的调节效应[J]. 黄雪飞. 法制博览. 2018(13)
[8]民众对于恐怖袭击的风险感知[J]. 李凯,郭永玉,杨沈龙. 心理科学进展. 2017(02)
[9]“微媒体”背景下官方媒体与非官方媒体的信任度影响因素研究——以武汉地区大学生为例[J]. 王国华,叶旭子,王戈,闵晨. 新闻界. 2016(22)
[10]互联网时代的新权力范式:“关系赋权”——“连接一切”场景下的社会关系的重组与权力格局的变迁[J]. 喻国明,马慧. 国际新闻界. 2016(10)
博士论文
[1]中国自费留学行为研究[D]. 战湛.华中师范大学 2017
[2]基于风险社会放大框架的大众媒介研究[D]. 全燕.华中科技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媒介接触对青年性侵风险意识及风险应对的影响研究[D]. 高思慧.暨南大学 2018
[2]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风险认知研究[D]. 冯良宣.华中农业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326494
【文章来源】: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与创新点
1.3 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风险社会放大效应
2.2 风险文化
2.3 风险感知概念模型
2.4 风险传播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概念界定
3.1.1 留学生与准留学生
3.1.2 传统媒体与社交媒体
3.2 变量设计
3.2.1 因变量
3.2.2 自变量
3.2.3 控制变量
3.3 研究对象
3.4 研究方法
3.4.1 滚雪球抽样
3.4.2 问卷调查
3.4.3 问卷收集
3.4.4 信度与效度
3.5 样本概况
第四章 准留学生人群的媒介使用对风险感知的影响
4.1 媒介接触程度
4.1.1 传统媒体接触程度负向影响风险感知
4.1.2 社交媒体接触程度正向影响风险感知
4.2 社交媒体信息满足度正向影响风险感知
4.3 社交媒体可信度正向影响风险感知
第五章 准留学生人群的媒介使用对风险应对的影响
5.1 社交媒体接触程度和可信度对风险应对行为选择的影响
5.2 社交媒体信息满足度对风险应对行为选择的影响
5.3 人口学变量对于风险应对行为选择的影响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思考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LGBT人群的数量估计:国际经验和中国挑战[J]. 杨雪燕. 中国性科学. 2020(01)
[2]《主播说联播》和新媒体平台的融合与冲突——以《新闻联播》进驻抖音为例[J]. 郭雪玲. 新媒体研究. 2019(22)
[3]基于“抖音”短视频社交平台的西部地区旅游传播[J]. 覃媛元. 新媒体研究. 2019(18)
[4]社交媒体信任对隐私风险感知和自我表露的影响:网络人际信任的中介效应[J]. 牛静,孟筱筱. 国际新闻界. 2019(07)
[5]对高校出国留学生安全教育探索与思考[J]. 盛晔.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 2019(06)
[6]议题博弈与话语竞争:自媒体传播中的风险放大机制[J]. 汤景泰,王楠.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1)
[7]媒介使用与环境风险感知:环境知识的调节效应[J]. 黄雪飞. 法制博览. 2018(13)
[8]民众对于恐怖袭击的风险感知[J]. 李凯,郭永玉,杨沈龙. 心理科学进展. 2017(02)
[9]“微媒体”背景下官方媒体与非官方媒体的信任度影响因素研究——以武汉地区大学生为例[J]. 王国华,叶旭子,王戈,闵晨. 新闻界. 2016(22)
[10]互联网时代的新权力范式:“关系赋权”——“连接一切”场景下的社会关系的重组与权力格局的变迁[J]. 喻国明,马慧. 国际新闻界. 2016(10)
博士论文
[1]中国自费留学行为研究[D]. 战湛.华中师范大学 2017
[2]基于风险社会放大框架的大众媒介研究[D]. 全燕.华中科技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媒介接触对青年性侵风险意识及风险应对的影响研究[D]. 高思慧.暨南大学 2018
[2]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风险认知研究[D]. 冯良宣.华中农业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3264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ixikjs/3326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