恽逸群时政评论研究(1935-1949)

发布时间:2022-02-10 02:10
  恽逸群是中国共产党报人群体中的名记者、名政论家和优秀的新闻战士。他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投身上海新闻界,在新声通讯社当记者。从1935年起,先后担任过上海《立报》和香港《生活日报》的编辑和主笔。与范长江、夏衍等人一道发起组织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并担任学会秘书主任。抗战胜利后,他先后到华中解放区担任《新华日报》华中版编委、社长兼总编辑及《大众日报》总编辑。从1932年奉党的指示进入上海新闻界到1949年解放之前的近20年时间里,他一直战斗在新闻战线,为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和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尤其在时政评论写作上独树一帜,留下了许多“名标青史”的佳作。恽逸群的时政评论主要创作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风云激荡的战争年代,紧扣时代主题和现实的需要,有的放矢,题材广泛,充分发挥了评论的教育指导作用。恽逸群善于用评论鼓舞民众斗志,广泛动员民众参与抗战;揭露日寇的残暴行为,痛斥民族败类和汉奸妥协投降的言行;关心群众的生活,为群众答疑解惑;重视新闻队伍的建设,提倡记者的道德和业务修养。恽逸群的时政评论在写作上极具个性特色,其尖锐犀利的语言和明快幽默的文风历来被人...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恽逸群的家庭背景与记者生涯
    第一节 恽逸群的家世及所受的教育
    第二节 恽逸群的记者生涯及其代表性成果
第二章 恽逸群时政评论关注的问题及其观点
    第一节 对民众抗战的动员
    第二节 对日寇的揭露和对妥协投降的痛斥
    第三节 对群众生活的关切
    第四节 对新闻队伍建设的思考
第三章 恽逸群时政评论的写作特色
    第一节 深刻的思想性
    第二节 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第三节 鲜明的政治倾向性
    第四节 以笔为枪的战斗性
    第五节 尖锐犀利与幽默明快的语言
第四章 恽逸群时政评论的当代启示
    第一节 紧扣时代主题服务大局的需要
    第二节 增强受众意识做读者的良师益友
    第三节 抒发独立见解启发激励读者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报人恽逸群的历史贡献[J]. 梁玉峰.  青年记者. 2017(20)
[2]解放区唯一出版的新闻学著作《新闻学讲话》[J]. 张慧.  新闻界. 2017(06)
[3]恽逸群新闻思想中的人民性[J]. 赵前卫,徐先国.  青年记者. 2013(33)
[4]杰出的文化、新闻战士恽逸群[J]. 唐明.  档案与建设. 2013(05)
[5]恽逸群的党报经营思想[J]. 梁玉峰,冯兵.  今传媒. 2013(04)
[6]无产阶级新闻战士恽逸群[J]. 张煦,袁鑫.  党史博采(理论). 2012(07)
[7]恽逸群与当代中国的新闻事业[J]. 王萌.  今传媒. 2012(03)
[8]中共党报理论的建设者:恽逸群[J]. 马少华.  新闻前哨. 2012(01)
[9]恽逸群新闻思想研究[J]. 梁玉峰,陈志强.  新闻知识. 2011(06)
[10]论时评的起源[J]. 马少华.  国际新闻界. 2009(02)

博士论文
[1]民国时期新闻评论理念研究[D]. 杨娟.华中科技大学 2017
[2]“大公”精神的承续与衰退[D]. 沈静.华中科技大学 2015
[3]胡政之新闻职业观及其实践研究[D]. 陈志强.华中科技大学 2010
[4]新闻评论语篇的语言研究[D]. 董育宁.复旦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报人徐铸成新闻评论作品分析[D]. 张若男.内蒙古大学 2018
[2]曹林新闻评论研究[D]. 班志斌.重庆大学 2018
[3]《人民日报》“钟声”专栏新闻评论研究[D]. 邵羽西.重庆大学 2017
[4]徐铸成新闻评论研究[D]. 何南.华中科技大学 2013
[5]恽逸群的新闻实践与新闻思想研究[D]. 梁玉峰.南昌大学 2010
[6]戊戌变法前《申报》国际时事评论研究[D]. 周亚丽.湖南大学 2010
[7]《晋察冀日报》“国内外大事述评”研究[D]. 储冠群.湖南大学 2010
[8]凌云健笔 言论巨擘[D]. 戴凌波.暨南大学 2008
[9]报纸时政评论分析[D]. 陶峰.复旦大学 2008
[10]报人张季鸾及其社评研究[D]. 王瑛.中央民族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180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ixikjs/36180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8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