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智能识别分拣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激光智能识别分拣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目前,三维视觉测量识别技术在工件分拣、机器人抓取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三维视觉技术弥补了传统的普通二维视觉进行识别的一些不足之处,不但可以提高工件识别的精度,还扩大视觉测量的使用范围。另外,三维视觉技术可以测量工件的三维坐标,还可以实现工件的三维无接触测量等,但是国内这方面的技术发展较慢。目前传统的测量仪器很难实现对物体的三维形状尺寸的无接触测量,尤其适用于生产线上的三维在线检测识别技术,目前在国内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提出一种在线智能识别分拣机构,研究工作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第一部分是传送机构,步进电机和同步带对被测工件带进行传送,同时为三维视觉测量提供第三维运动,这也是本文的创新点之一。步进电机提供动力,同步带作为传送带,这样能更好地保证传送的平稳性和精确性。(2)第二部分是线结构光三维识别系统,系统采用线激光作为光源进行三维视觉的测量,单线激光的测量技术算法较简单、相机采集到的数据信息量大。识别过程为:首先采集被测工件图像,然后对采集的图像采用中值法进行预处理来去除噪声,并采用二值化法对处理完的图像进行阈值分割。再采用重心法提取线激光的光条中心点,并将提取的点,按照测量之前标定的参数进行拼接,得到被测工件的三维点云数据。本文采用的是基于点云匹配的识别方法,为了提高识别的速度和效率,保证分拣的实时性,在进行识别之前,需要对点云数据进行精简,筛除掉冗余的点。识别过程为将被测工件的点云数据与标准模型的点云数据进行匹配,通过将匹配比率的值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实现对工件的识别。识别完毕后将识别结果传递给分拣机构。(3)分拣机构采用PLC控制,根据识别系统传来的结果对工件进行分拣。
【关键词】:线结构光 点云配准 三维识别 智能分拣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P391.4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7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9-10
- 1.2 计算机视觉的研究历史和现状10
- 1.3 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应用10-14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14-17
- 第二章 系统整体系统设计与识别方法选择17-25
- 2.1 系统整体方案设计17
- 2.2 传送装置部分设计17-19
- 2.3 智能识别部分设计19-22
- 2.4 分拣机构控制系统设计22-24
- 2.4.1 分拣机构控制系统的流程23-24
- 2.4.2 分拣机构控制程序设计24
- 2.5 本章小结24-25
- 第三章 智能识别分拣系统三维测量方法的选择25-35
- 3.1 物体三维测量方法总结与介绍25-27
- 3.2 激光三角法的介绍与方法选择27-31
- 3.2.1 激光三角法基本原理27-28
- 3.2.2 垂直入射法28
- 3.2.3 斜入射法28-29
- 3.2.4 垂直入射法与斜入射法的比较与选择29-31
- 3.3 结构光三维测量方法的分类与选择31-33
- 3.3.1 点结构光31
- 3.3.2 线结构光31-32
- 3.3.3 光栅结构光32-33
- 3.4 本章小结33-35
- 第四章 智能识别系统视觉测量装置的参数标定35-49
- 4.1 摄像机模型35-41
- 4.1.1 坐标系35-36
- 4.1.2 坐标系变换36-39
- 4.1.3 针孔模型39-40
- 4.1.4 非线性模型40-41
- 4.2 相机的标定过程41-44
- 4.3 线结构光平面的标定44-47
- 4.4 平移方向速度标定47
- 4.5 本章小结47-49
- 第五章 系统的图像处理与三维重建49-61
- 5.1 图像的预处理过程49-51
- 5.1.1 图像噪声的来源49
- 5.1.2 图像的预处理49-51
- 5.2 图像的分割51
- 5.3 线激光光条中心点的提取51-58
- 5.3.1 线激光器的特点51-52
- 5.3.2 线激光图像的特点52-53
- 5.3.3 线激光光条中心点的提取方法53-58
- 5.4 工件三维表面重建58-60
- 5.5 本章小结60-61
- 第六章 基于点云匹配的工件识别61-71
- 6.1 系统的识别方法61
- 6.2 点云数据的精简61-66
- 6.2.1 点云精简方法62
- 6.2.2 典型的点云精简方法62-64
- 6.2.3 本文选用的点云精简方法64-66
- 6.3 点云匹配66-68
- 6.3.1 点云匹配基础知识66-67
- 6.3.2 系统的匹配算法67-68
- 6.4 工件的识别68-69
- 6.5 本章小结69-71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71-73
- 7.1 工作总结71-72
- 7.2 展望72-73
- 参考文献73-77
- 致谢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春洪,马颂德;基于多约束融合的人手臂三维运动分析[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01年11期
2 潘春洪,马颂德;人的三维运动的鲁棒估计[J];电子学报;2003年10期
3 潘春洪,马颂德;基于区域的手指三维运动跟踪[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03年10期
4 李象霖,陈小平;确定三维运动参数的张量分析方法[J];电子科学学刊;1991年06期
5 蒋洪涛;王耀才;石艺尉;;三维运动测量系统[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1992年03期
6 郭伟;兰景婷;;三维动画及其运动捕捉技术[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7 郭伟;兰景婷;冯竹青;;三维动画及其运动捕捉技术[J];影视制作;2011年11期
8 孙学宁,阎平凡,常忰;一种三维运动参数的鲁棒估计方法[J];计算机学报;1990年07期
9 马兰,沈笑云,侯春萍;三维飞机运动目标图象序列的生成方法[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00年06期
10 李刚俊,陈永;机器人的三维运动仿真[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立峰;谷慧茹;;三维运动捕捉康复诊疗评估信息系统的探讨[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进展——2007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2 吴延禧;方兴;;于文革投掷铁饼的三维运动分析[A];第六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88年
3 岳卫亚;;人体三维运动影像解析环节角的概念与计算方法[A];第十三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张健;潘永刚;;对我国优秀女子铁饼运动员肩、髋角变化的三维运动学分析[A];第十四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吴泽兵;;三牙轮钻头三维啮合计算与运动仿真[A];'2006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6 谷成;乔华强;;三维环发经济模式[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4)[C];2007年
7 郑伟龙;李林安;;三维立体测量在生物力学中的应用[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8 徐晓冰;陈红林;朱培申;;应用BAM算法对三维运动目标的决策分类[A];1994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9 卢明臻;高思田;施玉书;杜华;崔建军;;精密小角摆三维气浮工作台的研究[A];2009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东方新锐 让三维运动捕捉实时化[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2 蔡涛 关景火 李德华;塑造“面子”[N];计算机世界;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化平;微纳操作机器人细胞三维组装方法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李军;三维GIS空间数据模型及可视化技术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0年
3 陈成;基于视频的人体三维运动恢复相关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4 张春森;序列立体图象三维运动物体定位与跟踪[D];武汉大学;2004年
5 杜鹏;可变形物体的三维统计可变形模型构建及其在物体重建和运动识别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6 金刚;三维扫描仪中三维信息获取理论与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2年
7 黄文清;基于单目视觉的非刚体三维运动分析[D];浙江大学;2007年
8 叶焕倬;三维运动目标的数据组织与管理[D];武汉大学;2004年
9 禹明忠;PTV技术和颗粒三维运动规律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2年
10 鲍晓利;三维粒子跟踪测速系统中的三维重构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艳;基于RGB彩色和深度信息的三维运动重建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5年
2 胡畔;基于单一二维照片的三维模型重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3 刘雅琪;基于图像的三维唐代服饰重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D];西安工程大学;2015年
4 史新卓;单目图像的上半身人体三维姿态重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5 高海涛;激光智能识别分拣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6 钟卓;重磁正反演的三维可视化方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高岑;三维全身扫描系统中空间信息获取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杨小冬;三维运动声音在机载告警系统中的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9 刘卉;三维人物动画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中南大学;2012年
10 吕涛;道路交通事故三维再现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498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ixikjs/849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