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CSB-PGBD3、MSH5和FMHR1在卵巢早衰发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CSB-PGBD3、MSH5和FMHR1在卵巢早衰发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卵巢早衰 家系研究 全外显子组测序 CSB-PGBD3 POF DNA损伤修复 CSB-PGBD3 RNApol Ⅱ 转录耦联修复 家族性POF MSH5 减数分裂 同源重组 FMR1 前突变 POF 中国汉族人种
【摘要】:第一章DNA损伤修复因子CSB-PGBD3在卵巢早衰发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第一节中国汉族卵巢早衰家系的全外显子组测序研究目的:目前卵巢早衰的遗传学研究主要依赖于模式动物及散发性POF病例的基因突变筛查,但进展缓慢。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为寻找疾病易感位点和候选基因提供了更高效精准的手段,因此,本研究拟通过高覆盖率的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以POF家系为研究对象,希望发现新的POF致病基因。方法:在中国汉族非近亲婚配家系POF-1中分别选取POF患者、致病基因疑似携带者和非携带者,使用illumina测序平台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所获结果与hg19数据库进行序列对比,并按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进行候选基因筛选,然后在其他成员中通过Sanger测序进行验证,并在432例散发性POF患者和400例正常对照中进行候选基因突变筛查。结果:在POF-1家系的全外显子组测序中,我们发现了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规律的错义突变PGBD3 c.2237GA (p.G746D)。由于转座子基因PGBD3能够插入CSB基因形成CSB-PGBD3融合基因,因此我们在432例散发性POF患者和400例正常对照中对CSB-PGBD3进行了基因突变筛查,继而又发现了杂合错义突变C.3166GA (p.V1056I)和杂合无义突变c.643GT (p.E215X)。结论:首次发现CSB-PGBD3基因突变与家族性和散发性POF密切相关,为POF致病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高通量的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也为POF的遗传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第二节CSB-PGBD3基因突变对DNA损伤修复功能的影响目的:通过对POF-1家系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研究,我们发现了POF候选致病基因CSB-PGBD3。PGBD3是灵长类动物特有的转座子基因,它可以插入CSB基因形成CSB-PGBD3融合基因,并表达CSB-PGBD3融合蛋白。有学者发现CSB-PGBD3融合蛋白参与DNA损伤的转录耦联修复,但该基因在生殖细胞中的作用及其对卵巢功能的影响尚无报道。本课题拟通过研究CSB-PGBD3融合蛋白在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突变对其DNA损伤修复功能的影响,探讨CSB-PGBD3与卵巢早衰的关系及致病机制。方法:利用人和恒河猴的卵巢组织对PGBD3和CSB-PGBD3融合蛋白进行卵巢组织定位。通过clonogenic survival实验检测CSB-PGBD3基因突变对细胞存活的影响。通过laser irradiation和H2O2损伤实验明确CSB-PGBD3的DNA损伤修复功能。通过对比野生型和突变型CSB-PGBD3与RNAPol Ⅱ等DNA损伤修复因子的相互作用,探讨CSB-PGBD3参与DNA损伤修复的具体机制及突变对其功能的影响。结果:通过在卵巢组织中的定位研究,我们发现PGBD3和CSB-PGBD3融合蛋白在灵长类动物各级卵泡的卵母细胞核中特异性表达。通过多种DNA损伤修复实验,我们发现CSB-PGBD3能够通过与RNApol Ⅱ结合,参与DNA损伤的转录耦联修复机制。此外,CSB-PGBD3能够上调XPA、DDB1等DNA损伤修复因子的表达,促进更广泛的DNA修复。我们所发现的3种突变均不同程度地影响了CSB-PGBD3的DNA损伤修复功能。结论:CSB-PGBD3融合蛋白是卵母细胞重要的DNA损伤修复因子,CSB-PGBD3基因突变导致的卵母细胞DNA损伤修复功能障碍可能是POF的致病机制之一。第二章DNA损伤修复因子MSH5在卵巢早衰发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目的:MSH5是重要的减数分裂相关基因,促进同源重组过程中Holliday Junction的形成和稳定,对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联会复合体的形成和配子发生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MSH5基因突变与卵巢早衰的相关性及其致病机制。方法:通过对中国汉族非近亲婚配家系POF-2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并在432例散发性POF患者中进行验证,我们发现了MSH5基因突变。利用RT-PCR和免疫组化在人和恒河猴的卵巢组织中进行MSH5表达定位;通过clonogenic survival实验检测野生型和突变型MSH5蛋白对细胞存活的影响;利用依托泊苷(ETO)诱导细胞发生DNA双链断裂,并通过检测γH2AX水平,分析突变对MSH5的DNA损伤修复功能的影响;同时,结合文献信息和蛋白结构预测模型,分析MSH5基因突变对卵巢功能的影响及其在POF发病中的作用。结果:通过对POF-2家系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研究,我们发现了位于MSH5基因的纯合错义突变c.1459GT(p.D487Y),散发性POF患者中未发现该突变。通过蛋白结构预测模型分析,我们发现突变p.D487Y位于MSH5的DNA结合功能域内,该位点从酵母到人类高度保守,酵母的同源位点突变可严重影响孢子生成。通过在卵巢组织中的定位研究,我们发现MSH5蛋白不仅在胚胎期的卵巢组织中高表达,而且在发育期卵泡的卵母细胞、颗粒细胞和卵泡膜细胞中表达。野生型MSH5蛋白能够促进ETO诱导的DNA双链损伤的修复,而突变型MSH5的功能丧失。结论:MSH5基因突变与家族性POF密切相关。MSH5广泛表达于卵巢的卵母细胞及其支持细胞中,MSH5基因突变可能通过DNA同源重组修复机制障碍引起卵母细胞及其支持细胞的过度凋亡,卵泡异常闭锁,最终导致卵巢早衰的发生。第三章FMR1基因前突变与中国汉族卵巢早衰的相关性研究目的:卵巢早衰的遗传学病因有很大的地域和种族差异。FMR1基因前突变在高加索散发性POF患者中的发生率为3.3%-6.7%,被认为是POF的重要致病基因。FMR1前突变携带者的后代容易发生FMR1全突变,导致脆性X综合征的发生,因此POF患者被推荐进行FMR1突变筛查。但是,FMR1前突变在中国汉族POF人群中的携带情况尚无报道,FMR1突变筛查的必要性有待探讨。因此,本研究拟通过在中国汉族POF患者中进行FMR1基因突变筛查,明确FMR1前突变与中国汉族POF的相关性,为遗传咨询和生育指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379例中国汉族散发性POF患者和402例正常对照参与实验,以外周血基因组DNA为模版,使用荧光标记引物进行PCR扩增,并通过毛细管电泳检测FMR1 5’UTR的CGG重复次数。同时,分析闭经年龄与FMR1基因CGG重复次数的相关性。结果:FMR1前突变在中国汉族散发性POF患者中的发生率仅为0.5%(2/379),远低于高加索人群。FMR1中间型(CGG重复41-54次)在POF患者中的发生率略高于正常对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9% vs.1.7%,P=0.343)。POF患者的FMR1两等位基因均比正常对照多一个CGG重复(allele-1:29.7 vs. 28.8, P0.001; allele-2:32.6 vs.31.5, P0.001)。携带FMR1纯合突变型的POF患者比正常基因型携带者的闭经年龄提前约4-6年(hom-high/high vs. norm: 20.4±4.8 vs.24.7±6.4, P0.01; hom-low/high vs. norm:18.7±1.7 vs.24.7±6.4, P0.01)。结论:FMR1基因前突变不是中国汉族POF的常见病因,然而,当FMR1两等位基因的CGG重复次数同时超出正常范围(26-34)时,携带者的卵巢功能可能出现过早衰竭。
【关键词】:卵巢早衰 家系研究 全外显子组测序 CSB-PGBD3 POF DNA损伤修复 CSB-PGBD3 RNApol Ⅱ 转录耦联修复 家族性POF MSH5 减数分裂 同源重组 FMR1 前突变 POF 中国汉族人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11.75
【目录】:
- 论文纲要8-10
- 中文摘要10-14
- 英文摘要14-19
- 符号说明19-21
- 第一章 DNA损伤修复因子CSB-PGBD3在卵巢早衰发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21-49
- 第一节 中国汉族卵巢早衰家系的全外显子组测序研究21-29
- 研究背景21-22
- 材料与方法22-27
- 结果27-28
- 讨论28
- 结论28-29
- 第二节 CSB-PGBD3基因突变对DNA损伤修复功能的影响29-49
- 研究背景29-30
- 材料与方法30-43
- 结果43-45
- 讨论45-48
- 结论48-49
- 第二章 DNA损伤修复因子MSH5在卵巢早衰发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49-63
- 研究背景49-50
- 材料与方法50-59
- 结果59-60
- 讨论60-62
- 结论62-63
- 第三章 FMR1基因前突变与中国汉族卵巢早衰的相关性研究63-68
- 研究背景63-64
- 材料与方法64-66
- 结果66
- 讨论66-67
- 结论67-68
- 附录和附图68-88
- 参考文献88-97
- 致谢97-98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98-99
- 外文论文99-126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12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巍峰;于珊珊;陈冠军;李越中;;DNA损伤检验点与损伤修复及基因组稳定性(英文)[J];遗传学报;2006年05期
2 卢景琛;杨力芳;陶永光;孙仑泉;曹亚;;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DNA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机制新进展[J];科学通报;2011年25期
3 何晓波;景亚青;李克秋;赵玉霞;杨彩红;杨巧云;邱兴华;李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暴露人群DNA损伤修复基因表达的研究[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4年01期
4 范忠义;徐小洁;杜楠;叶棋浓;;调控DNA损伤修复基因的微小RNA[J];生物技术通讯;2011年03期
5 赵欣楠;魏敏杰;赵琳;;DNA损伤修复调控因子与肿瘤耐药的研究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13年11期
6 徐广润,张苏明;DNA损伤修复与缺血神经元死亡[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2001年03期
7 朱守民;DNA损伤修复基因与遗传易感性[J];环境与职业医学;2003年01期
8 郑长青;季守平;章扬培;;DNA损伤修复与肿瘤烷化剂化疗[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9年01期
9 沈杰;储冀汝;贾元威;刘晓平;;干扰survivin表达减少肿瘤细胞对紫外线诱导DNA损伤的修复作用[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4年05期
10 林莉;刘晓晴;宋三泰;;DNA损伤修复与铂类耐药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思力;赵辉;邹尧;韩忠朝;;DNA损伤修复基因多态性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赖延东;陈丽萍;唐石伏;林育纯;李道传;肖勇梅;王庆;张波;魏青;陈雯;;PP2A调控组蛋白H2AX介导的DNA损伤修复[A];中国毒理学会第五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3 段建明;张宗玉;童坦君;;过氧化氢对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与细胞衰老的诱导作用[A];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4 孙慧;黄东雅;;脑梗死/再灌注后线粒体氧化DNA损伤修复的特点[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5 于宏杰;付朝伟;徐飚;石国政;;DNA损伤修复基因MGMT在肿瘤发生与预后中的作用[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集[C];2010年
6 杜晓刚;华加宁;陈清凤;鲁德强;许正平;曾群力;;工频磁场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DNA损伤修复的影响及噪声磁场干预[A];第二届中国医学细胞生物学学术大会暨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曹流;;DNA损伤修复反应与细胞稳态在肿瘤及衰老发生发展中的作用[A];第二届模式生物与人类健康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2年
8 曹流;陈誉华;邓初夏;;DNA损伤修复反应的阴阳平衡与细胞稳态在衰老及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A];“细胞活动 生命活力”——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全体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二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陈丽萍;赖延东;朱小年;肖勇梅;张波;王庆;陈雯;;PP2A B56亚基调控DNA损伤修复的作用研究[A];全国生化/工业与卫生毒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潘志文;付志璇;曹文明;宋倩;徐笑红;;DNA损伤修复基因XPA、XPC、XPD和ERCC1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A];中国肿瘤内科进展 中国肿瘤医师教育(2014)[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郭婷;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CSB-PGBD3、MSH5和FMHR1在卵巢早衰发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刘晓琳;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MDC1和YAP1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张静;DNA损伤修复基因多态与苯作业工人遗传损伤易感性关系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2年
4 王营营;Ts65Dn小鼠造血干细胞对辐射诱导DNA损伤修复障碍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5 苏洪英;DNA损伤修复基因XPD、XRCC1单核苷酸多态与肝细胞癌遗传易感性关系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6 吴文婷;DNA损伤修复基因多态性与肺癌的遗传易感性及药物基因组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德晓;DNA损伤修复在辐射适应性反应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2 樊龙刚;基于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环境致癌物DNA损伤修复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3 李明娟;DNA损伤修复相关蛋白基因表达与辐射剂量关系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4 秦夏;P53在辐射致DNA损伤反应中的染色质重塑功能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1年
5 王超;氧化应激性DNA损伤精子体外受精后早期胚胎发育以及细胞周期检查点的研究[D];汕头大学;2011年
6 陶佳海;核编码蛋白参与线粒体定位及DNA损伤修复的作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2013年
7 曹丽丽;高、低剂量率γ线照射对哺乳类细胞生长存活及DNA损伤修复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1年
8 邵艳敏;APE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远隔部位DNA损伤修复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3年
9 周献锋;反义hTOP3对AT细胞内源性hTOP3表达、DNA损伤修复和凋亡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10 李田芊;PI3K/AKT通路及DNA损伤修复对XWLC-05与A549肺腺癌细胞放射敏感性影响的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596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yxlbs/1059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