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医学博士论文 >

虎杖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物质的分离及生物学活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1 15:12

  本文关键词:虎杖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物质的分离及生物学活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中药 MRSA PBP2a 虎杖 ET-RPC 大黄素 MIC KD值 细胞壁


【摘要】:背景抗生素的发现与使用使人类在治疗感染性疾病病人时拥有了强大武器。然而,抗生素的过度使用甚至滥用导致院内和院外的抗生素耐药菌日益增多。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phylococcus aureus,MRSA)具有高致病率、高死亡率的特点,治疗非常棘手。因此,研究新的治疗MRSA药物已经迫在眉睫。目前,研发抗MRSA的药物的主要策略有以下两种:一是直接抗菌策略。包括研究新的抗菌药物和对现有抗菌药物进行结构修饰,如利奈唑胺、达托霉素等。二是间接抗菌策略。研究能够增强已有抗菌药物的作用的药物,这类药物可以自身没有抗菌作用,但是能够增强细菌对已经耐药的抗生素的敏感性,即抗菌增敏剂。我们课题组长期开展从传统的中药中分离提取具有抗菌活性物质的工作。因此,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本研究首先以PBP2a为靶点从37种传统的中草药和虎杖叶中筛选出与PBP2a具有高结合力的中草药;其次以体外抗MRSA活性为导向,从与PBP2a具有高结合力的中草药中筛选出具有最佳抗MRSA活性的中药虎杖根;然后以虎杖根为研究对象,进行具有抗MRSA活性物质的分离及其体外生物学活性研究。目的:筛选具有抗MRSA活性的中草药,并发现其活性物质基础,为新的抗MRSA药物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1.以PBP2a为靶点,采用生物传感器技术进行37种传统中草药中具有与PBP2a高结合力的中草药的筛选;2.采用MIC、抑菌环、细菌生长曲线等实验方法进行虎杖根醇提物的乙醚萃取部分(ET-RPC)和其单体化合物体外抗MRSA活性评价;3.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联用技术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ET-RPC中单体化合物进行分离、鉴定;4.采用生物传感器技术对获得的抗MRSA活性单体化合物进行结合PBP2a亲和力的测定。5.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黄素对MRSA252细胞壁形态学的影响结果:1.以PBP2a为靶点,从37种中草药和虎杖叶中筛选出具有与PBP2a较高结合力的8种中药:白头翁、虎杖根、大血藤、地骨皮、桂皮、大黄、赤芍、栀子和虎杖叶;2.对8种中草药和虎杖叶体外抗MRSA活性评价结果显示,虎杖根、地骨皮水提物的抗MRSA作用较强,而虎杖根水提物的抗MRSA作用较地骨皮水提物更强;3.虎杖根醇提物的乙醚萃取部(ET-RPC)对MRSA具有一定的体外直接抗MRSA活性;4.ET-RPC中的7种单体化合物分别是虎杖苷、白藜芦醇-4-O-D-(6'-没食子酰基)-吡喃葡萄糖苷、白藜芦醇、决明松-8-O-葡萄糖苷、大黄素-8-O-葡萄糖苷、6-羟基大黄素、大黄素;5.大黄素具有较强的体外直接抗MRSA活性,是ET-RPC中的主要抗MRSA物质;6.大黄素对MRSA252标准株和临床分离株均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其与PBP2a的亲和力(KD值)为6.78×10-5 M。7.大黄素可影响MRSA252细胞壁的完整性。结论:虎杖根醇提物的乙醚萃取部位(ET-RPC)具有良好的体外抗MRSA标准菌株252和17株临床分离株的活性;通过LC-MS和制备液相色谱技术从ET-RPC中得到7种主要单体化合物分别为:白藜芦醇-4-O-D-(6'-没食子酰基)-吡喃葡萄糖苷,白藜芦醇,决明松-8-O-葡萄糖,大黄素-8-O葡萄糖苷,6-羟基大黄素,大黄素。其中,仅大黄素具有抗菌活性,说明大黄素是虎杖根ET-RPC的主要抗MRSA单体化合物;大黄素不仅对MRSA标准菌株而且大黄素对MRSA临床分离株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可影响MRSA细胞壁的完整性,其与PBP2a的亲和力为6.78×10-5 M。
【关键词】:中药 MRSA PBP2a 虎杖 ET-RPC 大黄素 MIC KD值 细胞壁
【学位授予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285;R284
【目录】:
  • 缩略语表5-7
  • 英文摘要7-10
  • 中文摘要10-12
  • 第一章 前言12-15
  • 1.1 研究意义12
  • 1.2 抗耐药菌药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2-13
  • 1.3 研究内容13-15
  • 第二章 具有抗MRSA活性中草药的初步筛选15-26
  • 2.1 以PBP2a为靶点的抗MRSA中草药的初步筛选15-19
  • 2.2 具有与PBP2a高结合力中草药抗MRSA活性的初步评价19-21
  • 2.3 小结21
  • 2.4 讨论21-26
  • 第三章 虎杖根抗MRSA活性组分的制备与抗MRSA活性的研究26-40
  • 3.1 虎杖根抗MRSA组分的制备与抗MRSA活性的初步研究26-31
  • 3.2 ET-RPC抗MRSA活性的研究31-37
  • 3.3 小结37
  • 3.4 讨论37-40
  • 第四章 ET-RPC中抗MRSA活性物质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活性研究40-63
  • 4.1 ET-RPC中抗MRSA活性物质的鉴定及分离40-46
  • 4.2 7 种单体化合物抗菌活性的研究46-49
  • 4.3 大黄素抗MRSA活性的研究49-57
  • 4.4 大黄素与MRSA耐药蛋白PBP2a亲和力的检测57-59
  • 4.5 大黄素对MRSA252细胞壁形态学的影响59-60
  • 4.6 小结60-61
  • 4.7 讨论61-63
  • 全文结论63-64
  • 参考文献64-70
  • 文献综述 1虎杖研究的新进展和展望70-81
  • 参考文献75-81
  • 文献综述2 抗MRSA药物研究的进展81-102
  • 参考文献93-102
  •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102-103
  • 致谢10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冰;林焕冰;周恒;徐江平;;白藜芦醇苷对PC12细胞氧糖剥夺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2 王春荣;;虎杖现代临床应用举隅[J];光明中医;2008年03期

3 孟兆玲;齐元英;柳仁民;;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应用进展[J];化学分析计量;2006年06期

4 李仝,胡凯文,陈信义,孙颖立,李英林;浙贝母对呼吸系统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逆转作用的临床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5 习利平;宋新波;张丽娟;程慧;徐艳芬;许明;李薇;;比较六种中草药成分的体外抑菌作用[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2年01期

6 张骅;刘琨;;虎杖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2007年01期

7 金亚城;;大黄、虎杖、野荞麦对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1980年06期

8 樊小容;虎杖对致病菌株药敏试验[J];时珍国医国药;2000年02期

9 刘长广,王爱霞;单味虎杖应用于四肢骨折后期的治疗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01年11期

10 李娟;吕晓菊;;利奈唑胺及其耐药机制研究进展[J];西部医学;2009年04期



本文编号:11273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yxlbs/11273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f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