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医学博士论文 >

《内经》阳气理论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5 21:15

  本文关键词:《内经》阳气理论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内经》 阳气理论 温阳学派


【摘要】:目的对《内经》阳气理论及其对后世温阳理论影响进行全面系统之研究,可以正本清源,纠正目前温阳学派言必称仲景、论必尊钦安而较少推崇《内经》之偏颇,提升对《内经》学术地位的评价。同时,也能弥补对《内经》成书至民国初期之间阳气理论研究不够的缺憾,使阳气理论更加系统化、连贯化。方法本研究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内经》阳气理论的源流研究。通过辨析,本研究首先认为,《内经》阳气理论渊源来自《周易》之“太极、两仪”。第二部分:《内经》中的气与阳气研究。通过文献评析,梳理《内经》162篇中出现的“气”与“阳气”,本研究认为,《内经》中的气有四时之气、六淫之气、阴阳五行之气,有清气、浊气,有疫气、疠气,有元气、水谷之气,有脏腑之气、经络之气、七情之志,有营气、卫气,有正气、邪气等诸多名称,可分为三个层面,即本义之气、哲学之气和万物之气。《内经》中阳气的内涵和层次包括自然概念和人体概念,自然阳气有天气、风邪、药食之气、温热之气的区别;人体阳气有阳经之气、上部之气、肾阳、卫气等区分,阳气的概念是相对的。第三部分:《内经》的阳气理论。首先,阴阳一体是《内经》阳气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内经》强调阳气在阴阳关系中的主导作用,但也不忽视阴气的地位,阴阳之气共同发生的作用和表现的属性,如互依互存的关系、共同的运动形式、自和与平秘的最佳状态等,均可以说明阴气和阳气的一体性。互依互存的关系来看,可从自然之阴阳、人体之阴阳、物性之阴阳、情志之阴阳来理解;阴阳之气不是静态的比对,而是具有盛衰变化周期的节律运动,古人将阴阳的盛衰变化理解为一种周期性的升降出入、开阖枢运动;阴气和阳气之间的最佳状态是“和”。其次,重阳理论的主要内容从以下四个角度来说明:第一点,阳气有“若天与日”的重要作用,阳气的作用,贯穿于人体生命的全过程中,在人体生命过程中,人之生长壮老已、健康与疾病等过程与状态,无不体现阳气的主导作用。阳气在人体主要发挥温养、气化、防御卫外功能。阳气贵在温煦、温通、温化,“温煦”是前提,阳气保持温暖的特性,才能产生温通、温化的作用。正因为阳气在人体生命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因此,《内经》强调要保护阳气,不论在生理、病理、养生过程中,时刻注重阳气的护养。第二点,人与自然之间“阳气通天”。自然界阳气的变化有五运六气和九宫八风规律,五运六气的结合形成了自然界阴阳之气的运行,五运六气的结合推演规律即是自然界阴阳二气的运行规律。八个节气交换的日期以及过宫时的风向是有规律可循的,此规律正说明自然界阳气的变化规律。天人相应,人体内阳气也伴随着自然界阳气的盛衰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具有周年和周日两方面规律。人体阳气与自然界的关系失调,会产生“阳气虚于外”的诸多病变。第三点,人与社会之间“烦劳则张”。“烦劳”病因的解释有两方面:一是过劳;二是烦恼伤神。“烦劳”即可“耗气”,又可“伤阴”,然本一也,实则损伤人体阳气,逼迫阳气扬而炎上,产生“阳气虚于内”的诸如煎厥、薄厥、偏沮、大丁、痤u俊丁⒂妇摇⒕У炔”洹5谒牡,

本文编号:12274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yxlbs/12274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0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