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反式维甲酸在宫腔粘连模型中抗子宫内膜纤维化作用及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全反式维甲酸在宫腔粘连模型中抗子宫内膜纤维化作用及机制研究
【摘要】:研究背景子宫作为女性的内生殖器,是孕育胎儿的重要器官。女性进入育龄期后,子宫内膜的功能层在雌孕激素作用下发生增生、剥脱出血及再生修复,这种生理性的周期性修复过程不会出现宫腔粘连,有学者将这种修复过程称为无瘢痕修复[1]。当基底层子宫内膜受到创伤、感染,出现纤维化改变时即可发生宫腔粘连(IUA)[2-4]。IUA的治疗难点是预防分离术后再粘连的形成[5]。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是最强烈的致纤维化因子[6]。在IUA患者的子宫内膜中检测到TGF-β1的高表达[7]。此外,基质金属蛋白酶9[8,9]、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10]等细胞因子均可能参与了宫腔粘连的形成。全反式维甲酸(ATRA)是维生素A的衍生物,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11-13],近年许多学者还报导发现具有抗纤维化作用[14]。目前有关ATRA在宫腔粘连领域中的研究未见报道。目的本课题基于ATRA抗纤维化作用,通过体外实验探讨其对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的影响,通过体内实验观察ATRA在IUA动物模型上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初步揭示ATRA在IUA领域的抗纤维化价值,为临床应用ATRA提高IUA治疗效果、改善其预后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第一章:ATRA作用于ESCs纤维化模型;RT-PCR检测COL1A1、α-SMA mRNA的水平;WB检测COL1A1、α-SMA蛋白表达情况。第二章:建立宫腔粘连模型,腹腔注射低、中、高浓度ATRA;HE染色进行子宫内膜腺体的计数;Masson染色观察子宫内膜间质胶原的沉积;IHC检测子宫内膜TGF-β1的表达;HE染色光镜下观察心、肝、肾组织结构;RT-PCR检测 TGF-β1、smad4、COL1A1 及 COL1A2mRNA 的表达;WB 检测 TGF-β1、smad4、COLI蛋白的表达。第三章:于建模后7d、14d开始腹腔注射ATRA;HE染色、Masson染色、IHC检测、RT-PCR检测、WB检测内容及方法均同第二章。结果第一章:在TGF-β1的持续刺激下,原代人ESCs呈现出肌成纤维细胞的改变。ATRA 能显著下调 COL1A1、α-SMAmRNA 的表达,下调 COL1A1、α-SMA蛋白的表达。第二章:ATRA预防性实验能显著增加子宫内膜腺体的数量,减少胶原的沉积,下调TGF-β1蛋白的表达。各组心、肝、肾组织结构正常。ATRA能显著下调 TGF-β1、smad4、COL1A1 及 COL1A2mRNA 的表达,下调 TGF-β1、smad4、COLI蛋白的表达。第三章:ATRA早期治疗能增加腺体计数,降低胶原沉积,显著降低TGF-β1、smad4、COL1A1 及 COL1A2mRNA 的表达;下调 TGF-β1、smad4、COL I蛋白的表达。ATRA晚期治疗未能改善子宫内膜纤维化。结论ATRA在体外能抑制子宫内膜基质细胞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降低细胞胶原COL1A1的生成,从而发挥其抗子宫内膜纤维化的作用。ATRA通过下调TGF-β1/smad信号通路,可预防宫腔粘连形成。如在早期应用有治疗IUA作用,晚期应用治疗IUA效果不明显。ATRA对心、肝、肾无病理毒性损害。
【学位授予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711.74;R-33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玉梅;孙艳春;;如何诊断和防治宫腔粘连[J];中国伤残医学;2009年03期
2 王雅琴;杨菁;石华;谢青贞;吴庚香;;经阴道三维超声成像在宫腔粘连中的诊断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1年03期
3 张晓峰;苗杰;;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在宫腔粘连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2年22期
4 秦虹;张军喜;王蕾;徐娜;李娟;;宫腔内超声诊断轻、中度宫腔粘连的价值探讨[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3年05期
5 Schenker JG;肖铸瑗;;宫腔粘连征(Ascherman's syndrome)的最新评价[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1983年05期
6 荣抗美;宫腔粘连的诊断与处理[J];滨州医学院学报;1993年04期
7 王明阳;;宫腔粘连的诊治现状[J];中外医疗;2014年09期
8 刘涟;宫腔粘连的宫腔镜诊断和治疗[J];武汉市职工医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9 何晓宇,黄惠娟,宋健;宫腔镜诊治宫腔粘连合并不孕的评价[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2年S1期
10 汪爱兵,丁小兰,马万增;宫腔镜在宫腔粘连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刊;2004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玉环;夏恩兰;赵玉婷;宋冬梅;周凤琼;;大剂量雌激素改善中重度宫腔粘连预后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妇科内镜会场(妇科内镜学组)论文汇编[C];2012年
2 上官雪军;杨梅丽;张琴芳;;三种方式防止宫腔粘连分离手术后再粘连效果的临床观察[A];第八次全国妇产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3 成九梅;夏恩兰;段华;;转化生长因子β1在宫腔粘连发病机制中的作用[A];第八次全国妇产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4 王慧民;;中西医结合治疗宫腔粘连的系统评价[A];第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术大会论文及摘要集[C];2012年
5 张海霞;朱学平;陈芙庭;马鑫;;经阴道超声三维成像在宫腔粘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A];2012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徐开红;;宫腔粘连的诊治现状[A];2012年浙江省妇产科学及围产医学学术年会暨《妇产科常见疾病规范化治疗新进展》及《围产医学热点追踪》学习班论文集[C];2012年
7 花向东;顾小燕;许锋;张红洋;王素敏;;200例宫腔粘连诊治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妇科内镜会场(妇科内镜学组)论文汇编[C];2012年
8 周凤琼;刘玉环;夏恩兰;宋冬梅;;结核性宫腔粘连的临床诊治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妇科内镜会场(妇科内镜学组)论文汇编[C];2012年
9 董明理;;宫腔粘连的危险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妇科内镜会场(妇科内镜学组)论文汇编[C];2012年
10 王宝金;申爱荣;杨淑玲;王鲁文;白桦;;宫腔粘连316例临床疗效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妇科内镜会场(妇科内镜学组)论文汇编[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程怀孟;人流后当心宫腔粘连[N];大众卫生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孔德胜;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宫腔粘连的疗效评价及机制探讨[D];河北医科大学;2017年
2 周勤;ESR1经SDF-1/CXCR4介导的BMSCs修复子宫内膜与内膜纤维化在宫腔粘连发病及治疗中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3 胡海燕;全反式维甲酸在宫腔粘连模型中抗子宫内膜纤维化作用及机制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7年
4 刘丽文;中药滋肾养膜方对宫腔粘连内膜修复和妊娠结局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5年
5 杨茜;经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戊酸雌二醇应用疗效分析[D];中南大学;2013年
6 林小娜;改善宫腔粘连预后的临床和动物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瑞卿;宫腔粘连的临床分析及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2 张建洁;宫腔粘连分离术对妊娠结局的影响(附76例报道)[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祁鑫;阴道用芬吗通对宫腔粘连的疗效观察[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4 王改;建立机械损伤大鼠宫腔粘连模型及雌激素预防粘连的初步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5 杨芸;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预防的临床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6 马文琴;医用膜联合球囊预防宫腔粘连术后再粘连的疗效观察和机理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7 周艳;补肾祛瘀法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宫腔镜分离术后的临床疗效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8 徐洁;雌激素受体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宫腔粘连中的表达意义[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9 任娟;ER、PR和GHR在宫腔粘连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10 秦琰;子宫球囊支架预防宫腔粘连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D];内蒙古民族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2669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yxlbs/1266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