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肌电图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颅底手术中的应用
本文关键词:术中肌电图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颅底手术中的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术中肌电图监测 动眼神经 外展神经 颅底手术 异常肌肉反应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面肌痉挛 微血管减压术
【摘要】:[目的]:探讨术中动眼神经及外展神经眼外肌肌电图监测技术方法及其在颅底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三病区2016年3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有术中眼动神经监测需求(术者要求)的颅底手术患者,进行术中动眼神经和外展神经监测,分别记录提上睑肌和/或下直肌以及外直肌的针电极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EMG),探讨术中自发肌电反应(spontaneous muscle activity,SMA)及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对术后动眼神经和外展神经功能状态的预测作用。[结果]:1、共有23例颅底手术患者术中进行了动眼神经和/或外展神经监测。其中有19例通过术中记录下直肌和/或提上睑肌EMG进行了动眼神经监测,其中19例患者监测了下直肌EMG,16例患者监测了提上睑肌EMG。术中发现,有14例(73.3%)下直肌出现trains,然而只有7例患者术后出现动眼神经麻痹;7例(43.8%)提上睑肌出现trains,然而术后只有3例患者出现动眼神经麻痹。2、在23例患者中有22例通过术中记录外直肌EMG进行了外展神经监测。22例患者中有6例(27.3%)患者术中出现了外直肌trains EMG,然而,其中仅有1例患者术后出现了短暂外展神经麻痹。在16例术中没有出现trains EMG的患者中,有2例术后出现短暂外展神经麻痹,1例出现永久性外展神经麻痹。3、有11例患者术中进行了动眼神经电刺激,在电流强度为0.5m A时只有8例(72.7%)患者可从下直肌记录到CMAP,而未有一例提上睑肌记录到CMAP。此8例患者中,有2例术后出现动眼神经麻痹,此2例患者CMAP的起始潜伏期较其他患者明显延长。电流强度为0.5m A刺激动眼神经时,有3例患者眼外肌无CMAP引出,其中有2例术后出现永久性动眼神经麻痹,1例出现短暂动眼神经麻痹。4、有4例患者术中进行了外展神经脑池段电刺激,在电流强度为0.1m A时,所有患者均从外直肌记录到了CMAP。有1例术后出现短暂外展神经麻痹,其CMAP波幅较其他患者明显降低。[结论]:1、术中眼外肌EMG监测的可行性:本研究中采用的针电极记录眼外肌EMG的方法,采用普通皮下针电极,操作简单、省时,记录有效,有利于术中眼外肌EMG监测技术的普及。2、术中SMA的意义:术中SMA可用来帮助术者定位动眼神经和外展神经,避免出现医源性损伤。但术中SMA与术后动眼神经和外展神经功能目前暂未发现显著相关性。3、术中CMAP的意义:术中CMAP可用来帮助术者辨认及定位动眼神经和外展神经,其刺激阈值、波幅、潜伏期等能一定程度反映动眼神经和外展神经的功能状态,但暂未发现显著相关性。[目的]:探讨面肌异常肌肉反应(abnormal muscle response,AMR)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在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治疗面肌痉挛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三病区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符合原发性面肌痉挛诊断的患者。根据术中有无AMR及BAEP监测,将病人分为监测组和非监测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分析AMR监测结果与术后治疗效果的关系;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主要是面神经功能和听力变化)的差异,分析BAEP监测结果与听力变化的关系。[结果]:1、共有52例面肌痉挛患者复合要求。监测组和非监测组患者分别有28例和24例患者。监测组与非监测组术后治疗效果及听力变化情况无显著性差异,但监测组的长期治疗效果优于非监测组,并且非监测组的无效率明显高于监测组,监测组的听力下降率明显低于非监测组。2、28例患者均监测到AMR,AMR完全消失16例,AMR未完全消失11例,1例AMR未引出。AMR消失组和AMR未消失组间治疗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但术后AMR消失组在术后24小时和随访时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MR持续未消失组。3、28例患者均监测到BAEP波形。听力下降组与无听力下降组比较,III波Max潜伏期、潜伏期差值(Max-基线)和V波潜伏期差值(Max-基线)有显著性差异。高频听力下降组与无高频听力下降组比较,III波Max潜伏期、缝皮时潜伏期、潜伏期差值(Max-基线)、潜伏期差值(缝皮-基线),III波波幅百分比(缝皮-基线)和V波潜伏期差值(缝皮-基线)有显著性差异。[结论]:1、术后AMR消失代可作为MVD客观评价指标。2、有部分面肌痉挛患者面神经充分减压后AMR仍存在。AMR消失的患者术后即刻及长期预后效果更好。3、术中BAEP监测可降低MVD术后听力损伤发生率。MVD术后听力下降患者III波潜伏期术中显著延长,III可用于对术后病人听力下降情况,尤其是高频听力下降情况进行预测。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651.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卫余,朱飚,吴旭,卢刚,王坚;颅底手术脑牵拉伤的防治[J];浙江医学;2002年06期
2 李源;;开展鼻内镜颅底手术应思考的几个问题[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06年02期
3 邱建华;;影像导航与颅底手术[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09年06期
4 王杰,蒋振华,安惠民,夏力,蔡艳;鼻内镜技术在颅底手术应用中的探讨[J];华西医学;2005年03期
5 欧阳学剑;;上颌骨入路的颅底手术[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7年12期
6 张庆泉;宋西成;王强;张华;孙岩;;影像导航在前中颅底手术中的应用[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09年06期
7 吴逸群,丁美修,王秉玉,毛青,,程华怡,侍行文;三维CT在颅底手术入路设计中的应用[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1996年05期
8 姜平,陈兵;颅面拆装的颅底手术入路与有关的解剖学研究[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1996年02期
9 陈琦;王正敏;;导航系统在鼻和颅底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1998年05期
10 陈琦;术中导航系统在鼻和颅底手术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9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庆泉;宋西成;王强;张华;孙岩;;影像导航技术在鼻颅底手术中的应用919例临床分析[A];第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张剑;罗伍根;余济春;邹安琪;张志远;;鼻内镜鼻颅底手术[A];第十七届中国内镜医师大会论文集[C];2007年
3 关建;;颅底手术术后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及并发症(附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A];华东六省一市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暨2008年浙江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4 周涛;魏少波;孟祥辉;许百男;;神经内镜在颅底手术中的应用[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华清泉;吴展元;廖华;;上颌骨掀翻入路在颅底手术的临床应用研究[A];湖北省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5年
6 张维天;殷善开;于栋桢;苏开明;郭金宝;;经鼻内镜扩大入路颅底手术的体会[A];2010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武平华;内镜扩大经鼻入路颅底手术的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2 李子轶;术中肌电图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颅底手术中的应用[D];首都医科大学;201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瑾瑜;个性化影像学后处理技术在鼻内镜下鼻颅底手术中的应用[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2775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yxlbs/1277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