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医学博士论文 >

退变椎间盘终板软骨细胞衰老及调控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5 03:09

  本文关键词:退变椎间盘终板软骨细胞衰老及调控机制研究 出处:《重庆医科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SIRT1 细胞衰老 椎间盘软骨终板 退变


【摘要】:目的:观察退变椎间盘终板软骨细胞衰老的表现以及氧化应激对终板软骨细胞衰老的影响,探讨SIRT1对氧化应激诱导的终板软骨细胞衰老的调控作用以及相关机制,为进一步揭示椎间盘软骨终板的退变机制提供相关实验基础。方法:取因腰椎爆裂骨折(LVF组,退变轻)及椎间盘退变性疾病(DDD组,退变严重),行椎间盘切除术的椎间盘组织分离得到终板软骨组织,进行大体标本观察、组织学检测(常规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不同退变程度终板软骨组织中细胞的外形及SIRT1、p53、p21、p16蛋白表达情况。提取原代终板软骨细胞,进行细胞扩增、培养;并采用致死量以下的H2O2进行氧化应激处理,观察对细胞的影响,构建细胞衰老模型;并采用流式细胞仪、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染色、定量PCR、WB等方法检测细胞的凋亡、周期分布,以及细胞衰老相关信号通路的激活情况。构建高表达SIRT1的腺病毒Ad-SIRT1并验证其表达及功能,以ad-gfp为对照,并应用sirt1基因特异性抑制剂nicotinamide、p53特异性抑制剂pft-α,调控sirt1表达及衰老相关信号通路的活性后,采用流式细胞仪、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染色、免疫荧光、定量pcr、wb等方法检测细胞的周期分布,以及衰老相关基因的表达的定位及定量情况。进而探讨sirt1对氧化应激诱导的终板软骨细胞衰老的调控作用及机制。结果:DDD组椎间盘终板软骨组织较lvf组颜色偏黄,钙化明显,he染色显示其大多细胞相对变扁,而lvf组细胞相对成圆形。免疫组织化学提示ddd组sirt1阳性细胞率较lvf组明显减少(p0.05),而ddd组p53、p21的阳性细胞率较lvf组明显增加(p0.05),而p16的阳性细胞率两组中尚未见明显差异(p0.05),ddd组原代细胞中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细胞率明显高于lvf组(p0.05)。致死量以下H_2O_2进行氧化应激处理终板软骨p2代细胞后,两组(control组、H_2O_2组)细胞凋亡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而细胞周期中g1期细胞的比例H_2O_2组明显高于control组(p0.05),且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细胞率H_2O_2组明显高于control组(p0.05),并且H_2O_2组中ii型胶原的表达明显降低,而mmp13的表达明显增高;p53乙酰化水平及p21的mrna及蛋白水平H_2O_2组都明显高于control组(p0.05),p38磷酸化水平及p16的mrna及蛋白水平H_2O_2组与control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腺病毒过表达sirt1后,H_2O_2+ad-sirt1组较对照组(H_2O_2组)明显抑制p53乙酰化水平及抑制p21的表达(p0.05),同时降低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细胞率(p0.05),并使得细胞周期中g1期细胞的比例明显降低(p0.05);而H_2O_2+nic组抑制sirt1的表达后,较对照组(H_2O_2组)明显增加了p53乙酰化水平及p21的表达(p0.05),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细胞率增高(p0.05),同时细胞周期中g1期细胞的比例明显增高(p0.05)。在氧化应激条件,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提示sirt1定位于细胞核内,而p53出现明显向细胞核内聚集,进一步提示sirt1与p53可能存在相互作用。而H_2O_2+nic+pft-α组在氧化应激下使用nic抑制sirt1,激活p53/p21信号通路后,再使用p53特异性抑制剂pft-α后,p21的表达水平较H_2O_2+nic组明显降低(p0.05),同时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细胞率降低(p0.05),细胞周期中g1期细胞的比例也明显降低(p0.05),同时与单纯氧化应激诱导细胞衰老后直接加入pft-α即H_2O_2+pft-α组比较,p21的表达水平、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细胞率、g1期细胞的比例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进一步提示p53/p21是sirt1调控氧化应激条件下终板软骨细胞衰老的重要信号通路。结论:退变椎间盘终板软骨细胞存在明显衰老表型,而氧化应激条件下p53/p21信号通路在终板软骨细胞衰老调控中有着重要的作用,sirt1可通过p53/p21信号通路缓解氧化应激诱导的细胞衰老,这为进一步探讨椎间盘终板软骨的退变提供相关实验基础。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681.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军峰,童坦君;细胞衰老不能逆转的经典理论遇到了挑战——“返老还童”有望?[J];生理科学进展;2000年04期

2 ;我国学者揭开人类细胞衰老之谜[J];发明与革新;2002年05期

3 ;《干细胞衰老与疾病》已出版[J];解剖科学进展;2009年04期

4 ;细胞衰老的主导基因研究获重要成果[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年04期

5 牟坤,周庚寅;细胞衰老与肿瘤发生及药物治疗[J];生命的化学;2005年04期

6 马杰;章静波;;干细胞衰老[J];医学研究杂志;2007年06期

7 胡兵;安红梅;沈克平;;细胞衰老与肿瘤发生[J];生命科学;2008年03期

8 潘岳;;人为什么会变老[J];农家参谋;2008年08期

9 ;《干细胞衰老与疾病》[J];细胞生物学杂志;2009年05期

10 ;细胞防癌机制新发现[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季宇彬;刘日嘉;高世勇;;细胞衰老及衰老相关信号途径研究进展[A];肿瘤病因学研究与中西医结合肿瘤综合诊疗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曹流;王丽京;陈誉华;;细胞稳态维系机制与疾病的发生发展[A];细胞—生命的基础——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2013年全国学术大会·武汉论文摘要集[C];2013年

3 朱小飞;李电东;何琪杨;;小檗碱抗过氧化氢引起的细胞衰老的机制[A];2009全国抗衰老与老年痴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4 沈陈军;刘晓平;;细胞衰老机制与肿瘤抑制[A];安徽省药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5 王倩;王嵘;苗登顺;;Bmi1通过抑制氧化应激诱导骨细胞衰老而发挥延缓骨骼衰老的重要作用[A];中国解剖学会2013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C];2013年

6 丁国宪;;MicroRNA and Aging[A];第三届江浙沪三地老年医学高峰论坛暨2012年浙江省老年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金军华;张铁梅;韩彩和;张恩毅;张延;张宗玉;童坦君;;低糖培养对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衰老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实验医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8 王元元;陈子兴;岑建农;沈宏杰;何军;梁建英;刘丹丹;姚利;;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与骨髓细胞衰老增加的相关研究[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9 庞建新;程希远;金宏;高杨;吴曙光;;Sp1对PHA激活的T细胞端酶活性粒酶活性的调节作用[A];第七届中国抗炎免疫药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0年

10 张涛;海春旭;;氧化应激在细胞衰老中的作用[A];中国活性氧生物学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勇;北大医学部深入开展细胞衰老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6年

2 ;探寻人类细胞衰老之谜[N];中国医药报;2002年

3 李京华;初步揭开人类细胞衰老之谜[N];中药报;2002年

4 记者 李京华;我国科学家解细胞衰老之谜[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5 赵冬红;细胞衰老秘密[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6 记者 刘霞;美科学家揭示细胞衰老机制[N];科技日报;2009年

7 新字;北大初步阐明人类细胞衰老原因[N];中国医药报;2002年

8 魏衍亮;细胞和生物寿命调控专利技术扫描[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6年

9 付东红;我国科学家追踪P16基因获重要成果[N];光明日报;2002年

10 阿胜;“阴阳失衡”癌细胞自杀[N];医药经济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岳山;P53与细胞衰老、自噬和凋亡[D];武汉大学;2013年

2 韦钊;CUL4B通过抑制p53-ROS正反馈环减缓压力诱导的细胞衰老[D];山东大学;2015年

3 周云;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miR-181a对CD4+T细胞衰老的调节作用及信号传导[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4 何玲;SWI/SNF复合物亚基调控细胞衰老及其相关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5 苗穗兵;SM22α参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衰老和血管老化的机制[D];河北医科大学;2016年

6 高延妍;精氨酸甲基转移酶PRMT1在乳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换和细胞衰老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7 傅寅佳;BRG1在结肠癌细胞衰老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8 张栩锐;重离子辐射诱发细胞早熟性衰老的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2016年

9 张楠楠;SIRT6蛋白调控器官及细胞衰老机制研究[D];清华大学;2016年

10 王涛;自噬在镉致大鼠神经细胞衰老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D];扬州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沙明泉;组蛋白甲基转移酶EZH2在力达霉素等药物诱导人结肠癌细胞衰老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2 张毅;吲哚美辛对白血病细胞增殖和细胞衰老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3 谢曦;硫化氢通过上调SIRT1拮抗同型半胱氨酸诱导HT22细胞衰老[D];南华大学;2015年

4 张清和;复制性细胞衰老的触发动力学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5 宁敏;硫化氢通过上调瘦素信号通路拮抗甲醛诱导的HT22细胞衰老[D];南华大学;2016年

6 侯宏宙;外源过氧化氢抑制拟南芥萌发前期初生根向重力性生长机制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7 蔡磊;香烟烟雾抑制Nrf2诱导人肺动脉内皮细胞衰老在肺血管重塑中的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8 李耕;缓激肽对氧化应激诱导的心肌细胞衰老的影响及其机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张娜娜;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神经细胞衰老的作用及药物干预[D];山东大学;2013年

10 韩腾龙;用慢病毒载体介导癌基因建立细胞衰老的模型[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310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yxlbs/13310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7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