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医学博士论文 >

循环纤维细胞在实验性矽肺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与机制

发布时间:2017-12-25 19:13

  本文关键词:循环纤维细胞在实验性矽肺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与机制 出处:《郑州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矽肺 循环纤维细胞 肺泡巨噬细胞 二氧化硅 转分化


【摘要】:背景和目的矽肺是由于吸入游离二氧化硅(SiO_2)粉尘引起的以肺组织慢性炎症和进展性纤维化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国内外研究发现,矽肺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涉及多种细胞参与、多因子调控的复杂过程。大量研究结果证实活化的成纤维细胞/肌成纤维细胞是分泌胶原蛋白、最终导致肺组织广泛纤维化的主要终端效应细胞。既往矽肺研究中主要关注肺成纤维细胞,近年来研究发现循环纤维细胞(circulating fibrocyte,CF)具有炎症趋化、类干细胞分化的特性,可能是成纤维细胞/肌成纤维细胞的又一主要来源。研究证实CF参与特发性肺纤维化等疾病发病过程,但其是否参与矽肺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尚未见报道。因此,通过建立大鼠矽肺模型,辅以体外实验,采用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电子显微镜观察等实验技术,系统研究循环纤维细胞在矽肺炎症与纤维化形成期动态变化及可能作用与机制,进一步深化对矽肺发病机制的认识,寻找矽肺潜在的生物学标志及可能的关键靶点,为矽肺的预防、早发现及有效干预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材料和方法1.二氧化硅诱导循环纤维细胞转分化的体外研究取SPF级雄性SD大鼠分离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以含20%胎牛血清的DMEM调整细胞浓度2.5×106/ml,接种于6孔板后持续培养12 d,获得CF。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lveolar macrophage,AM)的获取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法。免疫荧光双染法观察不同培养天数CF,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培养天数CF的比例。RT-PCR半定量法检测Collagen I、Collagen III和α-SMA 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TGF-β1细胞因子分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纯化后继续培养至第20 d的CFα-SMA蛋白表达。CCK8法测定不同浓度SiO_2粉尘在不同暴露时间下对AM和CF存活率的影响,确定后续染毒浓度。建立AM和培养6 d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共培养模型探讨SiO_2粉尘暴露对其向CF转分化的影响,染毒24 h、48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CF比例;qRT-PCR和免疫荧光法检测SiO_2粉尘暴露后CF的Collagen I、Collagen III和α-SMA m RNA和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SiO_2暴露后CF培养上清中Collagen I、Collagen III和TGF-β1蛋白分泌水平。建立AM和纯化后培养至20 d的CF共培养模型,染毒48 h,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Fα-SMA蛋白表达。2.实验性矽肺大鼠循环纤维细胞分布规律和趋化行为的动态观察随机将72只SD雄性大鼠分为矽肺组和对照组。非暴露气管滴注染尘法建立大鼠矽肺模型。建模后1、2、3、6、9、12周处死大鼠(矽肺组和对照组各6只),收集外周血、肺泡灌洗液和肺组织。HE和Masson染色观察不同时段大鼠肺组织形态学变化和胶原沉积情况,鉴定大鼠矽肺模型。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外周血、肺组织中CF比例;免疫荧光双染法检测肺组织中CF分布及CF来源Collagen I分泌细胞所占比例及CF来源肌成纤维细胞比例和肺泡II型上皮细胞来源的肌成纤维细胞比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组织中CXCR4表达,ELISA法测定肺组织中CXCR4的配体CXCL12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p-PI3K、p-Ser473-Akt、p-mTOR的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肺泡灌洗液中Th1、Th2细胞数量变化,ELISA测定肺组织中Th1、Th2型细胞因子IFN-γ和IL-4及TGF-β1和IL-1β的表达。另选10只SD雄性大鼠观察CF从外周血向肺内迁移情况,CFSE活细胞荧光染料标记CF,尾静脉注射入大鼠体内,立即对大鼠进行SiO_2染毒处理。1周后处死大鼠,免疫荧光法观察肺组织中是否存在荧光标记的CF及其分布,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组织中CF所占比例。3.统计学分析运用SPSS17.0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结果以c±s表示,两组独立样本间均数比较采用Student’s t检验,多组独立样本间比较采用ANOVA,LSD检验用于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水准α=0.05。结果1.CF原代培养、鉴定及转分化特性的观察体外培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显微镜下可见淋巴样圆形细胞减少,6 d后梭形及不规则样细胞增多并开始增殖,12 d体积明显增大呈典型的成纤维样;随着培养天数增加,CF细胞比例明显升高,12 d后可以达到74.25%。随着体外培养时间的延长,Collagen I、Collagen III的m RNA表达升高,9d和12 d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α-SMA mRNA表达则呈初期高后期低趋势;纯化后的CF培养至第20 d开始表达α-SMA蛋白。2.SiO_2粉尘暴露对CF转分化的观察SiO_2粉尘染毒可以抑制AM和CF的活性。在相同染毒时间下,AM和CF的存活率均随着SiO_2染毒浓度的升高而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染尘组CF比例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升高(与0 h组相比,P0.05);而相同时间段内,染尘组CF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同时段对照组相比,P0.05)。与对照组和0 h组相比,48 h染尘组Collagen I和Collagen III mRNA表达和细胞培养上清中Collagen I和Collagen III分泌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到Collagen I和Collagen III定位于CF细胞质中,未观察到α-SMA蛋白表达。染尘组和对照组细胞培养上清中TGF-β1的表达均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升高,48 h组均达到最高,且染尘组比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纯化后的CF培养至20 d与AM建立共培养体系,染尘组与对照组相比,α-SMA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大鼠肺组织形态学及纤维化程度观察染尘1、2周后肺泡壁明显增宽,小气道周围及肺泡腔出现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染尘3周后可见肺泡腔出现明显的细胞性结节,以炎性细胞聚集为主;6周后可见细胞性结节和纤维性结节形成,并出现结节融合现象;9、12周后可见大量纤维性结节出现,肺泡结构破坏,间隔断裂及融合。矽肺大鼠肺组织胶原沉积面积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且随染尘时间的增加呈升高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大鼠外周血和肺组织中CF比例及其来源的Collagen I分泌细胞比例和分布与对照组相比,染尘2周至12周矽肺大鼠外周血中CF的比例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染尘时段矽肺大鼠肺组织单细胞悬液中CF的比例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染尘时段矽肺大鼠肺组织中CF占Collagen I分泌细胞比例均显著升高(10%~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染尘初期CF主要位于血管和炎细胞聚集处,纤维化期可见CF存在于纤维结节内。5.三种不同来源的肌成纤维细胞权重及变化趋势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染尘时段矽肺大鼠肺组织中CF和II型肺泡上皮细胞来源的肌成纤维细胞均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尘不同时段,CF来源的肌成纤维细胞比例约15%~35%,而II型肺泡上皮细胞来源的肌成纤维细胞约9%~21%,计算肺成纤维细胞来源肌成纤维细胞的比例约为40%~65%。循环纤维细胞和肺泡II型上皮细胞来源肌成纤维细胞在染尘初期(1周、2周、3周)呈升高趋势,染尘后期(6周、9周、12周)呈下降趋势,肺成纤维细胞来源的肌成纤维细胞与上两者趋势相反。6.SiO_2粉尘暴露对CF体内迁移及肺组织中CXCR4、CXCL12和PI3K/AKT/mTOR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染尘1周,CF可以从外周血迁移至肺内,与对照组相比,矽肺组大鼠肺组织中CFSE+CF占肺总细胞比例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并且CF主要分布于血管周围。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染尘时段矽肺大鼠肺组织中CXCR4的表达均明显升高,1周至9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1周最高。与对照组相比,1周、2周和3周矽肺组大鼠肺组织中CXCL12表达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矽肺组大鼠肺组织中p-PI3K、p-Ser473-Akt、p-m TOR的蛋白表达在均在1周和2周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大鼠肺泡灌洗液Th1、Th2细胞数量及肺组织中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随着染尘时间的延长,不同时段矽肺组大鼠肺泡灌洗液中Th1细胞比例呈下降趋势,Th2细胞呈升高趋势,Th1/Th2比值逐渐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Th1细胞比例1、2、3周升高,Th2细胞比例1、2周下降、9周和12周升高,Th1/Th2比值1、2、3周升高,12周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矽肺组大鼠肺组织中INF-γ表达在1周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4表达水平1周降低,12周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矽肺组大鼠肺组织中TGF-β1表达在2周明显升高,而IL-1β表达在染尘1到9周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CF与Th1/Th2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关联性分析染尘1周,CF来源Collagen I分泌细胞比例与Th1/Th2比值和肺内INF-γ的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r=0.879,P=0.021;r=0.942,P=0.005)。结论1.CF具有类干细胞分化特性,SiO_2体外和体内暴露均促进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向CF转分化,并促进CF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2.在实验性矽肺的发生发展过程中,CF可以由外周血迁移至肺部,炎症反应期肺内CF来源的肌成纤维细胞增多最明显,比例最高可达35%,是肌成纤维细胞的重要来源。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13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朝忠;陈文新;;克矽灵治疗家犬实验性矽肺的病理报告[J];职业卫生与病伤;1989年04期

2 钟秀容,陈文列;实验性矽肺研究的透射电镜样品制备[J];职业医学;1990年06期

3 包锦英;叶敏奇;刘琳;钟有志;王秀云;潘菊珍;谢汝能;;“矽复康”治疗实验性矽肺疗效观察[J];职业与健康;1991年06期

4 汪谋岳;抗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家兔实验性矽肺发生发展的影响[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1995年24期

5 陈雅萍,宋志芳;阿斯匹林预防性治疗实验性矽肺疗效研究[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0年05期

6 陈作兴,黄曙海,韦玉忠,樊建康,梁德新,周少诗;21-氨基类固醇对大鼠实验性矽肺治疗的病理观察[J];中国职业医学;2000年06期

7 孙瑞清,陈淼,朱卫华;亚硒酸钠对实验性矽肺作用的病理研究[J];中国职业医学;2003年01期

8 姚武;张欢;郝长富;张光辉;秦卫东;;实验性矽肺相关基因的表达谱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9年16期

9 ;实验性矽肺中西药治疗研究[J];山西医学院学报;1960年03期

10 王德心,付虬声,莫长庚;几种治疗实验性矽肺药物的介绍[J];卫生研究;197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李争云;曾平;李跃维;袁小婷;粟永波;;中药汤剂(19味中药)对实验性矽肺大鼠的疗效观察[A];湖南省预防医学会劳动卫生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张冬英;吴耀南;;涂福音教授从调养脾胃着手治疗1例腹腔恶性纤维细胞瘤介绍[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四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2年

3 崔磊;;人外周血纤维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A];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会议、中国人民解放军整形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徐刚;张文庚;陈晓禾;袁淑兰;周宏远;;氮氖激光对叙利亚地鼠纤维细胞体外诱发恶性转化的研究[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五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2年

5 王朝钟;谢易修;王雪君;陈t熛,

本文编号:13340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yxlbs/13340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b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