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1.通过分析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MS)、血脂紊乱合并MS、高血糖合并MS的组成成分,分析三组人群最常见组分的组合,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2.通过对高血压合并MS、血脂紊乱合并MS、高血糖合并MS人群进行中医体质类型的调查分析,明确高血压合并MS、血脂紊乱合并MS、高血糖合并MS的人群中医体质分布的特点。3.通过对已明确体质类型的高血压合并MS组、血脂紊乱合并MS组、高血糖合并MS组人群进行TDS辅助诊断技术检测,将各组中偏颇体质的经络数据与平和体质的经络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各组人群特异性的经络及其对应的体质类型,从而探讨高血压合并MS、血脂紊乱合并MS、高血糖合并MS中人群体质类型和十二经络病位的相关性。方法:1.通过对医院等医疗机构的就诊病人进行基本信息结合生化检查的方法,选定MS人群,在MS诊断标准(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建议)的指导下,对已明确MS的人群按照高血压合并MS、血脂紊乱合并MS、高血糖合并MS的要求进行分组,并对各组的组分组合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2.利用《中医体质与分类自测表》对上述三组人群进行体质类型问卷调查,进行各组人群中医体质类型描述性统计。3.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高血压合并MS、血脂紊乱合并MS、高血糖合并MS中8种偏颇体质人群十二经络的左右比值均值与平和体质人群十二经络的左右比值均值进行成对样本检验。结果:1.“高血压合并MS”组,30~39岁年龄段,男性以痰湿体质多见,女性以气郁体质多见;40~49岁阶段,男性以痰湿和湿热体质多见,女性以气郁体质多见;50~59岁年龄段,男性以痰湿、湿热和气虚体质多见,女性以痰湿多见;60岁以上年龄段,男性以气虚和阴虚体质多见,女性以阳虚和阴虚体质多见。“高血压合并MS”中阳虚、气郁体质的胃经与平和质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湿体质的脾经与平和质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瘀血体质的心经与平和质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体质的小肠经与平和质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瘀血体质的心包经与平和质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虚体质的三焦经与平和质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脂紊乱合并MS”组,30~39岁年龄段人群较少,男性以痰湿体质居多,女性以痰湿和阳虚体质居多;40~49岁年龄段,男性以气虚体质多见,女性以气郁体质多见;50~59岁年龄段,男性以气虚、痰湿和湿热体质多见,女性以痰湿体质多见;60岁以上年龄段,男性以气虚和阴虚体质多见,女性以阳虚和阴虚体质多见。且“血脂紊乱合并MS”人群中的阳虚、气虚、湿热、气郁体质的心经与平和质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虚、气虚体质的小肠经与平和质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虚、湿热、瘀血体质的心包经与平和质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禀体质的三焦经与平和质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高血糖合并MS”组,30~39岁年龄段,男性以气虚体质多见,女性以气郁和阳虚体质多见;40~49岁年龄段,男性以阳虚和湿热体质多见,女性以气郁体质多见;50-59岁年龄段,男性以湿热体质多见,女性以痰湿多见;60岁以上年龄段,男性以气虚和阴虚体质多见,女性以阳虚和阴虚体质多见,并且比男性更易出现瘀血体质。且“高血糖合并MS”人群中的湿热体质的脾经与平和质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气郁体质的小肠经与平和质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虚、豢血体质的三焦经与平和质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瘀血体质的胆经与平和质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男性MS人群以气虚质和阴虚质为主;女性MS人群以气郁质为主,部分女性还以痰湿质和阳虚质多见。2.“高血压合并MS”人群阳虚体质与胃经、三焦经等病位有相关性;气郁体质与胃经等病位有相关性;痰湿体质与脾经等病位有相关性;气虚体质与心经、小肠经等病位有相关性;瘀血体质与心经、心包经等病位有相关性。3.“血脂紊乱合并MS”人群阳虚体质与心经、心包经、小肠经等病位有相关性;气虚体质与心经、小肠经等病位有相关性;湿热体质与心经、心包经等病位有相关性;气郁体质与心经等病位有相关性;瘀血体质与心包经等病位有相关性。4.“高血糖合并MS”人群湿热体质与脾经等病位有相关性;气虚体质与小肠经等病位有相关性;气郁体质与小肠经等病位有相关性;阳虚体质与三焦经病位有相关性;瘀血体质与三焦经、胆经等病位有相关性。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24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代谢综合征(MS)的现代医学文献研究
1.1 MS的概念与定义
1.2 MS的发病机制
1.3 MS的诊断
1.4 MS的治疗
2 MS的中医文献研究
2.1 MS的病因
2.2 MS的病机
2.3 MS的中医诊治
3 MS的分类研究
3.1 高血压合并MS的研究
3.2 血脂紊乱合并MS的研究
3.3 高血糖合并MS的研究
4 中医体质的研究
4.1 中医体质的概念研究
4.2 中医体质的形成因素研究
4.3 中医体质的分类研究
4.4 中医体质的临床研究
5 MS与TDS的研究
5.1 TDS的简介及原理
5.2 TDS的检测指标
5.3 MS与TDS的相关性研究
5.4 TDS的临床应用价值
6 小结
第二部分 高血压合并MS、血脂紊乱合并MS、高血糖合并MS人群与中医体质类型的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内容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MS人群的确立
2.3 高血压合并MS、血脂紊乱合并MS、高血糖合并MS人群的确立
2.4 高血压合并MS、血脂紊乱合并MS、高血糖合并MS人群中医体质类型的确立
3 技术路线
4 研究结果
4.1 基本情况
4.2 “高血压合并MS”组、“血脂紊乱合并MS”组、“高血糖合并MS”组各组分组合的分布情况
4.3 “高血压合并MS”组、“血脂紊乱合并MS”组、“高血糖合并MS”组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
4.4 “高血压合并MS”组、“血脂紊乱合并MS”组、“高血糖合并MS”组不同年龄段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
5 小结
第三部分 不同体质类型高血压合并MS、血质紊乱合并MS、高血糖合并MS人群与TDS经络数据特异性表达的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内容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3 技术路线
4 研究结果
4.1 不同体质类型高血压合并MS人群TDS经络数据表达特异性的研究结果
4.2 不同体质类型血脂紊乱合并MS人群TDS经络数据表达特异性的研究结果
4.3 不同体质类型高血糖合并MS人群TDS经络数据表达特异性的研究结果
5 小结
第四部分 分析讨论
1 高血压合并MS、血脂紊乱合并MS、高血糖合并MS人群与中医体质类型研究的分析讨论
1.1 高血压合并MS人群与中医体质类型研究的分析讨论
1.2 血脂紊乱合并MS人群与中医体质类型研究的分析讨论
1.3 高血糖合并MS人群与中医体质类型研究的分析讨论
2 不同中医体质类型高血压合并MS、血脂紊乱合并MS、高血糖合并MS人群与TDS相关性研究的分析讨论
2.1 不同中医体质类型高血压合并MS人群TDS经络数据表达的特异性
2.2 不同中医体质类型血脂紊乱合并MS人群TDS经络数据表达的特异性
2.3 不同中医体质类型高血糖合并MS人群TDS经络数据表达的特异性
总结
创新与展望
创新
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个人简介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剑;闫小光;刘勇;刘震;李晔;黄飞;李怡;;214例2型糖尿病辨证分型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的探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年04期
2 王琦;朱燕波;;中国一般人群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基于全国9省市21948例流行病学调查数据[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年01期
3 周立红;;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564例报告[J];临床医学;2006年02期
4 向兰汀;李明亮;柳青;;阿托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对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血压的影响[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成杰辉;杨蕾;陈鲜花;刘培中;许坚锋;黄庆仪;吴小秋;;代谢综合征患者中医体质调查研究[J];湖南中医杂志;2014年06期
6 沈敏;方权明;胡艳;;氯沙坦联合松龄血脉康治疗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的疗效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年12期
7 张养生;;中医体质学发展水平状况的分析与再思考[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8 苏言辉;陈秋;;代谢综合征研究进展[J];陕西医学杂志;2010年03期
9 岳松;田凤石;;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和防治研究进展[J];天津医药;2011年08期
10 王琦;倪诚;;辨体用方论(二)[J];天津中医药;2009年02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朱亮;代谢综合征高血压体质类型与TDS辅助诊断的相关性研究(附483例高血压体质的TDS检测分析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董静;痰湿体质基础研究及其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性的探索[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谷鑫;代谢综合征高血糖中医体质类型与TDS辅助诊断技术的相关性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
13476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yxlbs/1347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