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医学博士论文 >

不同频率电针背俞穴对CFS大鼠HPA轴及免疫影响与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03 02:08

  本文关键词:不同频率电针背俞穴对CFS大鼠HPA轴及免疫影响与临床研究 出处:《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慢性疲劳综合征 背俞穴 频率 HPA轴 免疫


【摘要】:目的:探讨2Hz、100Hz电针背俞穴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患者的影响。同时,通过动物实验探讨2Hz、100Hz电针背俞穴对慢性疲劳大鼠行为学、HPA轴及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本课题研究分为临床及动物实验两个方面:1.临床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2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其中100Hz组31例,2Hz组30例,常规针刺组31例。100Hz(100Hz,1mA)组取穴:以背俞穴为主,选取肝俞、心俞、脾俞、肺俞、肾俞。2Hz(2Hz,1mA)组取穴同100Hz组。常规针刺组取穴同100Hz组及2Hz组,不加电刺激。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根据各组患者疲劳积分、抑郁积分、焦虑积分、SF-36各维度积分、33个临床症状积分进行评价。其中疲劳、抑郁、焦虑量表积分分三个时间点进行观察(治疗前,治疗1疗程后,治疗2疗程后),SF-36各维度积分、33个临床症状积分分两个时间点进行观察(治疗前,治疗2疗程后)。2.动物实验以SPSS20.0随机数字生成器将60只大鼠分为空白组、100Hz组、2Hz组、常规针刺组、模型组各12只。采用睡眠剥夺+力竭游泳+慢性束缚对100Hz组、2Hz组、常规针刺组、模型组大鼠进行造模刺激。造模结束后进行治疗:100Hz(100Hz,1mA)组治疗取穴:肺俞、心俞、脾俞、肝俞、肾俞;2Hz(2Hz,1mA)组治疗取穴同100Hz组。常规针刺组取穴同100Hz组及2Hz组,不加电刺激。以上组别在进行治疗同时继续同前造模刺激,模型组继续同前造模刺激但不治疗,空白组不做任何干预。各组分别在造模前、造模后与治疗后进行行为学评估,治疗4周后经腹主动脉采血、断头取脑,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其血液中免疫因子水平、ACTH与C0RT水平,以qPCR法检测其下丘脑 5-HT1aRmRNA、CRHmRNA 的表达。结果:1.疲劳积分:治疗1疗程后,2Hz组积分较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Hz组及常规针刺组积分较治疗前相比未见明显降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积分比较,2Hz组低于100Hz组及常规针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Hz组与常规针刺组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疗程后,三组患者的疲劳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2Hz组低于100Hz组,100Hz组低于常规针刺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抑郁积分:治疗1疗程后,2Hz组及100Hz组积分较治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针刺组积分较治疗前相比未见明显降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2Hz组低于常规针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Hz组与100Hz组、100Hz组与常规针刺组相比,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疗程后,三组患者的抑郁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2Hz组低于100Hz组,100Hz组低于常规针刺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焦虑积分:治疗1疗程后,2Hz组积分较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Hz组及常规针刺组积分较治疗前相比未见明显降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组间比较,2Hz组低于常规针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Hz组与100Hz组、100Hz组与常规针刺组相比,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疗程后,三组患者的焦虑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2Hz组低于100Hz组,100Hz组低于常规针刺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SF-36评分:治疗后,三组患者8个维度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①在GH、PF、RP、RE、SF方面:组间积分比较:2Hz组高于100Hz组,100Hz组高于常规针刺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积分差值比较:在GH、RP方面,2Hz组大于100Hz组,100Hz组大于常规针刺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F、RE方面,2Hz组与100Hz组差值相当(P0.05),且均大于常规针刺组(P0.05);在SF方面,2Hz组大于100Hz组与常规针刺组(P0.05),100Hz组与常规针刺组差值相当(P0.05)。②在VT、MH积分与积分差值方面,2Hz组与100Hz组均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2Hz组与100Hz组积分与积分差值相当(P0.05)。③在BP方面,三组积分与积分差值相当,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33个临床症状积分:①100Hz电针治疗具有相对优势的症状包括:健忘、口干、关节疼痛、便溏,其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100Hz组低于2Hz组及常规针刺组(P0.05)。组间积分差值比较:在口干方面,100Hz组大于常规针刺组(P0.05);100Hz组与2Hz组,2Hz组与常规针刺组相比,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关节疼痛方面,100Hz组大于2Hz组(P0.05);100Hz组与常规针刺组,2Hz组与常规针刺组相比,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便溏方面,100Hz组大于2Hz组及常规针刺组(P0.05);2Hz组与常规针刺组相比,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健忘方面,三组差值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2Hz电针治疗具有相对优势的症状包括:神疲乏力、肌肉痛或酸困不适、精神抑郁、心悸、过敏、颈腋下淋巴结肿大、盗汗、感到肌力下降、头痛、胸胁胀满不适、便秘、食欲不振、思考问题反应迟钝、做事注意力不集中,其积分较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P0.05),且低于100Hz组及常规针刺组(P0.05);组间积分差值比较:在感到肌力下降方面,2Hz组大于100Hz组、100Hz组大于常规针刺组(P0.05);在神疲乏力、头痛、胸胁胀满不适、便秘方面,2Hz组大于100Hz组及常规针刺组(P0.05),100Hz组与常规针刺组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在肌肉痛或酸困不适、心悸、食欲不振、思考问题反应迟钝方面,2Hz组大于常规针刺组(P0.05),2Hz组与100Hz组、100Hz组与常规针刺组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精神抑郁、过敏、颈腋下淋巴结肿大、盗汗、做事注意力不集中方面,三组差值相当,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100Hz组与2Hz组电针治疗效果相当的症状包括:咽喉疼痛、脘腹满闷不适、嗜睡,且100Hz组、2Hz组以上临床症状积分均低于常规针刺组(P0.05),组间积分差值变化与积分变化趋势一致。④三组治疗效果相当的症状包括:急躁易怒、焦躁不安、善太息、失眠、恶心、吞酸,且以上临床症状积分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组间积分差值变化与积分变化趋势一致。⑤与治疗前未见明显差异的症状包括:头晕、暖气或呃逆、自汗、低热、咳嗽、畏光羞明。其组间积分差值变化与积分变化趋势一致。三组患者临床症状总积分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2Hz组低于100Hz组,100Hz组低于常规针刺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积分差值变化趋势与积分变化一致。6.大鼠行为学结果:造模前,五组大鼠各行为学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造模后,模型组、100Hz组、2Hz组、常规针刺组与空白组大鼠比较,体重增长较慢、力竭游泳时间缩短、鼠尾悬挂不动时间延长;旷场试验中,在中央格停留时间延长、水平与垂直运动次数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00Hz组、2Hz组以及常规针刺组与模型组大鼠比较,体重增长较快、力竭游泳时间延长、鼠尾悬挂不动时间缩短、在中央格停留时间缩短、水平与垂直运动次数增多,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大鼠免疫因子水平:治疗后,三个治疗组大鼠血清IL-4水平降低、IFN-γ水平升高、IFN-γ/IL-4比值升高、IL-2水平升高、IL-10水平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Hz组IL-4水平低于100Hz组,100Hz组低于常规针刺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Hz组IFN-丫水平高于100Hz组及常规针刺组(P0.05),而100Hz组与常规针刺组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Hz组IFN-γ/IL-4比值高于100Hz组,100Hz组高于常规针刺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Hz组大鼠血清IL-2水平升高,与100Hz组及常规针刺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Hz组与常规针刺组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治疗组大鼠血清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大鼠血清中ACTH、CORT水平:三个治疗组大鼠血清中ACTH、CORT水平下降,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比较,2Hz组大鼠血清ACTH水平下降,与常规针刺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00Hz组与常规针刺组,100Hz组与2Hz组相比,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Hz组大鼠血清CORT水平下降,低于100Hz组,而100Hz组低于常规针刺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大鼠下丘脑5-HT1aRmRNA、CRHmRNA的表达:三个治疗组大鼠下丘脑5-HT1aRmRNA表达上升,且组间比较:2Hz组高于100Hz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Hz组与常规针刺组水平相当,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治疗组大鼠下丘脑CRHmRNA表达下降,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比较,2Hz组低于100Hz组,100Hz组低于常规针刺组(P0.05)。结论:电针背俞穴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具有明显优势,其中2Hz电针治疗效果更佳。动物实验说明电针背俞穴不仅能使大鼠的体重增长速度加快,行为活动能力增强,还可调节本病大鼠的免疫功能,抑制Th细胞向Th2分化,使IL-2水平升高、IL-10水平降低来帮助维持Th1/Th2的平衡。且电针背俞穴还可使慢性疲劳大鼠血清中ACTH与CORT水平下降,调节下丘脑内5-HT1aRmRNA、CRHmRNA的表达;临床研究说明电针背俞穴能改善患者的疲劳、抑郁、焦虑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活动能力,且2Hz电针效果更优、起效较快且作用较持久,与动物实验结果相符合。
[Abstract]:Objective :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2Hz and 100Hz electroacupuncture on the behavior , HPA axis and immune system of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 CFS ) .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P > 0.05 ) .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acupuncture group ,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P0.05 ) .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24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杨;;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HPA轴及5-HT系统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及中西医治疗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年19期

2 吴晓晶;胡旭珍;赵红波;马巧玲;马治国;;消疲饮干预脾肾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宁夏医学杂志;2016年10期

3 姚芬;武嫣斐;;循膀胱经弹拨法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疲劳状况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6年21期

4 王颖;李威;张亢亢;王慧;孔立红;;不同频率电针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突触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6年06期

5 陈震益;赖新生;;赖新生教授应用背俞穴临床经验[J];亚太传统医药;2016年11期

6 黄卫玲;谭峰;程南方;;不同频率电针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6年05期

7 宋春华;段霞;冯国湘;;温针灸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观察[J];职业与健康;2016年09期

8 彭磊;杨春静;崔维;;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6年02期

9 田琳;张译丹;顾珈菲;王帅;尹忠正;任春宇;陈奎竹;侯殿东;;沙棘果油对慢性疲劳综合征大鼠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及机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年01期

10 田亮;王金海;雒成林;孙润洁;张星华;袁博;杜小正;;膏肓灸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15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龚利;陈云飞;戴健;张琴明;张晓云;黄品贤;刘鲲鹏;吴哲;李勇;邵盛;;“心俞”按揉对NOS介导“心俞-脊神经节-心脏”通路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第十四次推拿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3年

2 唐纯志;;针刺对慢性复合应激因素致慢性疲劳大鼠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A];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影;不同频率电针对脑梗死大鼠大脑皮层SYP及GAP-43表达影响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朱丹;不同频率TENS刺激督脉配合药物治疗抑郁症疗效差异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王雪;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心脾两虚型)的临床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5年

4 冯秀玉;中缝核特异性敲除5-羟色胺对小鼠抑郁样行为及HPA轴活性的影响[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5 叶双双;龟鹿益神配方颗粒对慢性疲劳大鼠行为和骨骼肌线粒体的影响[D];河南中医学院;2014年

6 王晨;龟鹿益神颗粒对慢性疲劳大鼠行为学和骨骼肌中PGC-1α的影响[D];河南中医学院;2014年

7 刘丰怡;俞募配穴法埋线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8 吴祥俊;电针调节慢性疲劳大鼠海马5-HT1aR、下丘脑CRH的机理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9 刘格宁;沙棘叶粗提物对力竭性游泳大鼠肝脏的影响[D];山西大学;2012年

10 魏丽娜;不同频率电针对山羊痛阈和中枢P物质表达水平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719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yxlbs/13719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5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