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CRISPR敲除造血干细胞CCR5基因治疗艾滋病新策略
本文关键词:建立CRISPR敲除造血干细胞CCR5基因治疗艾滋病新策略 出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7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艾滋病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目前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这种手段能够有效地控制艾滋病,但不能彻底清除潜伏状态的HIV病毒,并伴有严重的耐药性问题。因此,科学家们不得不寻找新的抗艾策略。2007年,德国医疗小组将CCR5(C-C chemokine receptor type 5)基因缺陷的造血干细胞移植给一名患有白血病的艾滋病患者,经过长达7年的观察与检测未发现HIV病毒及相关症状。这一案例提示我们CCR5可能是艾滋病治疗的理想靶点。另外,由于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HSC)移植在临床上得到成熟的应用,可以治疗多种造血统肿瘤及免疫相关疾病,这一技术为基因治疗提供了优秀的平台。因此,本研究拟建立基于造血干细胞CCR5基因敲除的技术平台,并结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建立功能性治愈艾滋病的新策略。为完成功能性治愈艾滋病的临床前研究,本文将针对多方面的内容进行深入探索。本课题将建立高效特异的CRISPR(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技术平台,对HSC上的HIV辅助受体基因CCR5进行特异性敲除,并利用人源化免疫系统小鼠HIV感染模型初步探索该策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CRISPR系统由两部分组成:介导识别的sgRNA(single guide RNA)和负责切割的Cas9蛋白。CRIPSR具有切割效率高和操作简便的特点,本文需要针对每个位点设计gRNA即可,Cas9蛋白则是通用的。首先在细胞系中筛选出具有高效切割能力、靶向CCR5基因的CRISPR/sgRNA;然后利用免疫缺陷小鼠模型验证该基因编辑体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HIV攻毒实验该策略对HIV病毒感染的抵御能力;最后,针对临床前研究的需求从多方面检测该基因编辑体系的常规安全性。本文将得到经过安全性验证的、具有抵抗HIV感染能力的CCR5基因靶向的CRISPR基因修饰体系,为该疗法进入临床研究和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课题将以CCR5为靶点,联合CRISPR/Cas9技术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方案,建立功能性治愈艾滋病的新策略,以期建立一种更为安全和有效的艾滋病治疗技术。首先,本文中设计和构建多个靶向CCR5基因的gRNA表达载体,建立高度纯化、无内毒素Cas9和gRNA载体,建立导入细胞的技术方法以及靶基因诱变效率检测系统。其次,优化人造血干/祖细胞(Hematopoietic Stem/Progenitor Cells,HSPCs)的分离纯化方案。另外,建立造血干细胞基因敲除及效率检测平台。然后,基于免疫缺陷小鼠优化人源化动物模型,建立具有高度造血系统人源化的小鼠模型以及HIV病毒感染与检测技术体系。接下来,筛选出诱变效率高、特异性好、可赋予细胞HIV-1抗性的CCR5靶向CRISPR。最后,在CCR5诱变造血干细胞移植小鼠模型上检测评估对HIV-1感染的抵抗作用,检测病毒载量、CD4+T细胞计数与对照组的差异,并观察小鼠体内CCR5突变细胞的选择富集效应。本文针对人CCR5基因设计了45个sgRNA。将CRISPR/Cas9体系所需质粒采用核转染的方法转染到K562细胞中,经过2 3天的培养后提取基因组并PCR扩增CCR5基因上的对应修饰片段,用T7E1酶切和测序的方法检测该基因的切割效率。经检测,CRISPR切割效率可以达到50%左右。选取最优的CRISPR进行后续的造血干细胞转染实验。通过对现有CRISPER系统进行优化,将两个gRNA导向Cas9对靶序列进行双链切割,从而提高靶序列的敲除效率。在同一批次的CD34+细胞中,优化后的体系对CCR5序列的切割效率可高达32%。本文开展了CCR5基因修饰后的人HSPCs的初步安全性评价。(1)通过软琼脂培养法检测经过基因编辑处理的细胞是否具有类似于肿瘤细胞和转化细胞系的生长能力,结果表明修饰后的细胞与正常细胞相似,在软琼脂悬浮状态下不能扩增生长。通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癌细胞增殖明显,而CCR5基因修饰的CD34+细胞并未出现增殖迹象,证明其不具有体外致瘤性。(2)在裸鼠体内成瘤性评价实验中未检测到淋巴瘤及其症状。(3)通过染色体核型检测,实验组CCR5基因修饰的CD34+细胞并未检测出核型异常。(4)通过豚鼠过敏试验,实验组CCR5基因修饰的CD34+细胞在动物体内输注并未出现过敏症状,对照组输注BSA的动物体内均出现明显的过敏症症状。CCR5基因修饰后的CD34+细胞能够在免疫缺陷小鼠中重建人的造血细胞并在其中检测到CCR5敲除。修饰后的CD34+HSPCs移植到免疫缺陷小鼠体内,8周后开始检测移植小鼠的外周血中CD45+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分别进行8周,10周,12周及16周的定期检测。人的CD45细胞长期平均重建效率达40%,最高达90%。同时本文在移植后12周的小鼠外周血检测到32.2%的CCR5敲除比例。为了进一步评价CCR5的缺失在具有长期重建能力的HSC中的比例,本文针对移植后30 47周的小鼠和二次移植的小鼠进行外周血取样,分别检测到31.2%和24.7%。另外,本文成功的实现了CCR5嗜性的BaL-1毒株在人源化小鼠的长期、有效的感染。病毒感染的小鼠的病毒载量达到预期水平,且保持长期稳定。为了检测该策略在体内的抗病毒效果,本文对移植修饰后的CD34+细胞12周左右的小鼠进行Bal-1病毒感染,在感染后2、4、6、8周检测病毒载量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病毒载量在第8周明显下降。同时,攻毒前后CD4+T细胞明显富集,CCR5敲除比例明显升高。总之,本文在体外和体内水平实现了高效的CCR5基因敲除。本文通过在人CD34+细胞中实现CCR5基因高效、特异性敲除。其次,本文将体外修饰的CD34+细胞移植到小鼠体内,能够高效重建出人的造血系统,证明体外修饰策略不会影响到造血干细胞的重建能力。另外,在免疫缺陷小鼠体内重建的人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检测到CCR5基因敲除,实现了在体内评价体系中敲除CCR5基因的目的。此外,本文在体内、体外水平完成了常规性安全实验,初步探索了本策略的安全性。在进行临床试验之前,本文对该治疗策略的安全性方面做初步的评估,提示我们利用CRISPR技术在CD34+细胞上实现CCR5基因敲除是一种安全的基因修饰方案。人源化小鼠攻毒实验结果显示,在小鼠感染R5噬性HIV-1病毒第8周对照组小鼠病毒载量处于较高水平,而CCR5基因修饰的实验组小鼠病毒载量明显下降。该实验结果表明利用CRISPR修饰造血干细胞CCR5基因重建的人源化小鼠具有抵御HIV-1病毒感染的能力。因此,本研究表明基于CCR5基因敲除治疗艾滋病的新策略能够在体内安全、有效的控制HIV病毒的载量,具有转化到临床研究的重要价值。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512.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庞雅琴;漆光紫;吴琪俊;马迎教;李阳;唐琦;;医学生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8年03期
2 马培奇;;造血干细胞动员药普来沙福[J];上海医药;2009年06期
3 ;科学家发现控制造血干细胞分化基因[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年06期
4 ;日本在老鼠体内培育出造血干细胞[J];临床荟萃;2010年15期
5 Lajtha LG ,关德祥;造血干细胞:概念和定义[J];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1980年04期
6 吴祖泽;;我国造血干细胞研究概况[J];医学研究通讯;1982年11期
7 ;韩国开发提高造血干细胞再生能力技术[J];健康必读;2006年07期
8 陈智超;造血干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及其鉴定[J];临床内科杂志;2000年06期
9 孙世梅,张春女;外周造血干细胞的采集及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年09期
10 徐群,武正炎;造血干细胞采集、分离与冻存的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学辉;罗志红;栗玉萍;代敏;;5471份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血液标本相关数据分析[A];中国输血协会第四届输血大会论文集[C];2006年
2 唐佩弦;;从造血干细胞研究历史看过去与未来[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3 刘宗印;肖东杰;;造血干细胞4℃短期储存后细胞活性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李罡灿;宋艳萍;胡凯;杜明珠;王浩;王琦侠;;不同冻存条件对造血干细胞保存效果的临床研究[A];第10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5 孟爱民;李德冠;张恒;;造血干细胞衰老与临床转化研究[A];转化医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立生;孙惠燕;;MicroRNA-486-5p调节造血干细胞红系分化及机制研究[A];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7 何吉;秦斐;朱发明;刘晋辉;陈舒;戴兵;项盈;严力行;;重组人脱氧核糖核酸酶预防冻存复苏后脐血造血干细胞凝集[A];中国输血协会第四届输血大会论文集[C];2006年
8 孟爱民;李德冠;吴红英;王月英;路璐;王彦;常建辉;;造血干细胞衰老机制研究[A];中国毒理学会放射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七次、中国毒理学会免疫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五次、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致突专业委员会第二次、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致畸专业委员会第二次、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致癌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9 孟爱民;李德冠;吴红英;王月英;路璐;王彦;常建辉;;造血干细胞衰老机制的研究[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届年会21分会场论文汇编[C];2008年
10 唐华容;安世民;彭敏源;甄焕英;张帆;谭倩;谭三勤;柳林欣;陈方平;;造血干细胞髓系分化中相关基因组蛋白修饰特征的研究[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马晓燕;全县首批71名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入库[N];嘉兴日报;2007年
2 秦洋邋通讯员 左彤 侯晓俊;我省首次采集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N];山西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张阁;我州启动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活动[N];楚雄日报(汉);2007年
4 员娟绸;我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已达3.9万余人[N];山西经济日报;2008年
5 秦明;为子弟兵捐献造血干细胞[N];陕西日报;2008年
6 记者孟霞;首府倡议市民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N];伊犁日报(汉);2009年
7 记者 仇逸;上海大学生捐台造血干细胞[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8 本报记者 李春霞;我区4人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N];新疆日报(汉);2009年
9 记者 杨友艺;我市在册 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仅962人[N];芜湖日报;2010年
10 记者 宜秀萍;兰大学子纪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N];甘肃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帆;应用单细胞技术研究小鼠造血干细胞发生[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6年
2 朱恩波;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在慢性压力诱导下对造血干细胞的影响[D];延边大学;2016年
3 丁楠;造血干细胞红系发育的转录组整合分析[D];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2016年
4 李程程;G-CSF对辐射诱导的造血干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对造血系统辐射损伤敏感性的影响[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5 辛春雷;HOXB4、HOXC4转导的造血干细胞扩增分子机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D];青岛大学;2016年
6 高樝;CRISPR/Cas9编辑CD34+造血干细胞BCL11A基因提升HbF表达[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7年
7 徐磊;建立CRISPR敲除造血干细胞CCR5基因治疗艾滋病新策略[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7年
8 李专;小鼠胚胎头部:造血干细胞发育的系统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9 张华玲;造血干细胞转染多药耐药基因和体外扩增支持大剂量化疗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尹健;外周造血干细胞纯化、体外扩增及多药耐药基因转染的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春辉;MiR-126在端粒功能障碍小鼠造血干细胞功能上的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5年
2 夏成祥;造血系统存在内在反馈回路调控造血干细胞的休眠和激活状态[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3 雷欣华;重组灵芝免疫调节蛋白通过动员造血干细胞治疗小鼠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4 车梦婷;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骨髓CD25+造血干细胞数量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6年
5 贺小丹;过表达Tcfec对造血干细胞的影响研究[D];南昌大学;2016年
6 郭静;关于Shh协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进造血干细胞增殖机制的研究[D];西南医科大学;2016年
7 黄远琼;BMP-2协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进造血干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D];西南医科大学;2016年
8 王玲;非血缘造血干细胞联合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观察[D];大连医科大学;2016年
9 杨鹏程;促血管生成素-1与促血管生成素-2对造血干细胞动员效应对比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7年
10 覃育红;IFN-γ对成年肝脏和骨髓造血与分化的影响及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13763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yxlbs/1376338.html